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王文亮:為河流把脈的水文“哨兵”

清晨, 王文亮帶上流速儀、水尺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王文亮正在記錄當天的觀測資料。 趙曉剛攝

王文亮用測速儀探測河水深度。

記者趙曉剛

作為河北省張家口水文水資源勘測局的一名基層水文工作者, 王文亮已經幹了11年。 我市境內的15處水文站中, 有5處都曾留下了他的足跡。 水文站往往建在流域出口的地方, 也往往是人煙稀少、交通不便的地方。 在艱苦的野外環境中生活, 蔬菜供應不上時, 鹹鹽拌蔥、炒大蔥便成了水文人飯桌上的佳餚;沒有水喝, 村民在山澗裡挖的水塘便成了他們取水的地方。

王文亮說, 因為熱愛這份工作, 才讓他淡化了艱苦和寂寞。 如今, 王文亮值守在崇禮縣啕來廟水文站, 作為清水河上游重要的監測點, 他一如既往地關注著河水的變化, 用熱情與責任履行著一名水文“哨兵”的職責。

冰河中採集資料

崇禮縣啕來廟水文站, 位於清水河上游, 由於其地理位置重要, 成為了全市防汛抗旱的“預報員”。

3月的崇禮天氣漸暖, 山上的積雪開始消融。 融化的雪水彙聚到西溝的河道裡, 讓乾涸的河床再次響起流水的聲音。 這樣春意盎然的景色, 對於水文職工來說卻正是忙碌的時候。

駐站的王文亮一早起來, 便穿上了下河的行頭, 厚厚的棉服外套著一件救生衣, 下身穿著一條笨重的黑色雨褲。 帶著流速儀、水尺等儀器,

王文亮走出了水文站, 順著臺階來到河岸邊。 河床上沒被水漫過的地方還露著積雪, 踩在上面的他不敢有半點兒疏忽, 下到河水裡則更需要加倍小心, 因為水下不僅有光滑且不規則的冰面, 還要隨時躲閃從上游飄下來的冰塊。 在河中每走一步, 王文亮都會先用水尺探一下深度。 漸漸地, 冰冷的河水已漫過了他的腰, 水下套著氈襪的那雙腳也已凍得發麻。 憑藉著經驗, 他終於找到了適合觀測的地方, 將流速儀放入河水中。 為了獲得準確的資料, 流速儀浸在水中時, 人也需要儘量保持靜止狀態, 直到這條垂線上的資料全部測量完整。 為收集各項資料, 王文亮往往在冰水中一待就是半個小時, 撤回岸上時,
人已凍得麻木。

水文資料不僅用於防汛決策, 還涉及到環境污染監測、水土保持等各個領域, 因此需要力求嚴謹。 在採集水位、水溫、流速的同時, 水文人還需收集當時的氣溫、風力等氣象資料, 並繪製成過程線圖, 將變化趨勢發報給河北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 一套規定動作完成後, 王文亮才回屋更換了衣服, 之後去煤爐旁烤火。

雖然需要克服寒冷河水的困難, 但相比汛期, 此時的王文亮的心情還是相對輕鬆的。 由於我市屬於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 汛期是從6月至9月, 夏季降水偏多, 且多出現在午後, 匯流正好出現在半夜。 別人進入夢鄉的時候, 卻正是水文人搶測流速, 提取泥沙樣本, 記錄水情走勢的時候。 在汛期,

每一次監測工作都關乎下游人民的生命與財產安全, 因此王文亮和同事從不敢怠慢。 遇到持續降水天氣, 密切觀測水情的他們往往一連幾天都不能合眼……

環境艱苦巧生存

2006年, 畢業于河北工程大學水文水資源專業的王文亮, 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河北省張家口水文水資源勘測局, 同年被分配到位於懷安縣柴溝堡鎮的南洋河水文站工作。 來到那裡後, 滿懷憧憬的王文亮卻感到了迷茫。 野外的工作狀態與他之前想像中坐在辦公室裡做做測算, 到點下班的工作氛圍完全不同。 在水文站上, 除了每天要進行例行的水文觀測外, 設備保養維護、房舍修繕甚至喝水、吃飯這樣的基本需求都需要水文職工自己想辦法。

那一年, 王文亮不僅迅速褪去了學生氣, 還學會了墾荒種地, 打藥除草等生活技能。 至今他還記得, 為了與家人通電話, 不得不爬上梯子, 站到房頂上尋找手機信號的情景。

條件雖艱苦, 但王文亮也收穫了很多。 由於當時技術條件有限, 夜間觀察時視線往往受到限制。 為了方便工作, 當地的“老水文”便自創了一套方法。 他們將浸泡過煤油的棉花綁在浮標上, 然後將其點燃投放到河面上, 以此為參照物計算流速。 類似這些充滿智慧的土辦法, 著實鍛煉了王文亮作為一名水文人的基本功。

工作的第四年, 王文亮被分配到赤城縣三道營水文站。 這個站是同行眼中條件最為艱苦的地方。 它藏匿於大山深處, 雖與北京市延慶縣只隔一道山梁, 但交通極其不便。王文亮早上8點從市區啟程,往往下午四五點才能到達網站。由於人跡罕至,物資缺乏,水文職工便發揚傳統,自食其力。但當地土地貧瘠,只有耐旱的大蔥能夠活下來。於是居民家中用於調味的大蔥,被王文亮和同事們當成了最常吃的蔬菜。鹹鹽拌蔥、炒大蔥……至今,王文亮對這些水文職工獨創的菜品仍記憶猶新。

雖然王文亮所從事的工作與水有關,但在三道營水文站上喝上乾淨水卻不是一件易事。山下村民挖的一個水塘,是水文職工經常取水的地方,每到儲存的水難以滿足生活所需時,他們不得不去河邊挑水,將水澄清後再煮開使用。經常停電、缺水、食物緊缺,生活著實艱苦,但由於水文站位於北京市密雲水庫上游,水文監測工作卻並不輕鬆。面對這些,年輕的王文亮從未抱怨過,而是靠著一股踏實肯幹的勁頭,在豐富了自己工作經驗的同時,也將“老水文”的精神融到了骨髓裡。

敢擔當不負使命

經過歲月的沉澱,王文亮在工作上也越發的成熟。2010年,他被委以重任,來到了崇禮縣啕來廟水文站。作為全市防汛抗旱工作的重要節點,王文亮深知自己肩上的這份責任。

水文站旁的西溝河道兩側,架設了2條跨度約150米,距河面約10米的索道,索道下方懸掛有一部結構簡易的吊箱,王文亮稱它為“鐵籃子”。山洪暴發期間,水文職工可乘坐“鐵籃子”進行資料獲取,及時向上級彙報水情資訊。每年雨季來臨前,水文職工都會對索道進行保養,給兩條鋼纜打上黃油。此時,王文亮總是主動承擔起這項高空作業。上油時,他坐在“鐵籃子”的頂部,一隻手緊緊抓住鋼架,另一隻手慢慢地在足有成人小臂粗細的鋼纜上塗抹黃油。到河道中間時,人隨鋼纜搖擺得更劇烈,往往塗抹一遍下來,他已是筋疲力盡。

長期在野外工作,難免會與危險擦肩。為了準確收集區域內的水文資料,每個水文站所管轄的流域都會布控多個雨量站。所謂的雨量站,就是在山區農戶家中安放一些記錄降水的儀器。

2014年7月的一天,天空佈滿烏雲,一場大雨即將到來。而遠在幾十裡外的一個雨量站儀器卻不能正常顯示,如果不及時修復就會使水文資料出現斷檔或錯誤,造成無法彌補的後果。王文亮趕忙騎上摩托車趕往發生故障的雨量站。修理完畢後,在他返回途中下起了瓢潑大雨。山路崎嶇,眼前白茫茫一片,雖然王文亮已經很小心,但還是沒有發現路前方的一個大水坑,連車帶人一起摔了進去,他的左腿被摩托車重重地壓在了下麵……至今王文亮的左膝蓋的髕骨處還留有一個尖尖的增生體,不敢劇烈活動。

採訪時,一場淅淅瀝瀝的春雨落下,整個啕來廟水文站籠罩在薄紗似的雨霧中。此時,王文亮和他的同事卻無暇欣賞這誘人的春色,隨著降雨的到來,他們再一次繃緊了神經……

【記者手記】

在水文站值守時,由於人跡罕至,王文亮說,他最高興的事就是遇到牧羊人。遞上一支煙,和他聊會兒天,自己才覺得並不孤獨。出於對水文工作的熱愛和責任,多少水文職工像王文亮一樣離開妻兒,長期值守在偏遠的水文站上。日記本是水文人的必備,裡面密密麻麻的文字記錄的並不是他們生活的瑣碎,而是老天爺的“一舉一動”。“易漲易退山溪水”,正是有了這些默默無聞耐得住寂寞的水文“哨兵”,才換來了下游千家萬戶的安寧幸福。

但交通極其不便。王文亮早上8點從市區啟程,往往下午四五點才能到達網站。由於人跡罕至,物資缺乏,水文職工便發揚傳統,自食其力。但當地土地貧瘠,只有耐旱的大蔥能夠活下來。於是居民家中用於調味的大蔥,被王文亮和同事們當成了最常吃的蔬菜。鹹鹽拌蔥、炒大蔥……至今,王文亮對這些水文職工獨創的菜品仍記憶猶新。

雖然王文亮所從事的工作與水有關,但在三道營水文站上喝上乾淨水卻不是一件易事。山下村民挖的一個水塘,是水文職工經常取水的地方,每到儲存的水難以滿足生活所需時,他們不得不去河邊挑水,將水澄清後再煮開使用。經常停電、缺水、食物緊缺,生活著實艱苦,但由於水文站位於北京市密雲水庫上游,水文監測工作卻並不輕鬆。面對這些,年輕的王文亮從未抱怨過,而是靠著一股踏實肯幹的勁頭,在豐富了自己工作經驗的同時,也將“老水文”的精神融到了骨髓裡。

敢擔當不負使命

經過歲月的沉澱,王文亮在工作上也越發的成熟。2010年,他被委以重任,來到了崇禮縣啕來廟水文站。作為全市防汛抗旱工作的重要節點,王文亮深知自己肩上的這份責任。

水文站旁的西溝河道兩側,架設了2條跨度約150米,距河面約10米的索道,索道下方懸掛有一部結構簡易的吊箱,王文亮稱它為“鐵籃子”。山洪暴發期間,水文職工可乘坐“鐵籃子”進行資料獲取,及時向上級彙報水情資訊。每年雨季來臨前,水文職工都會對索道進行保養,給兩條鋼纜打上黃油。此時,王文亮總是主動承擔起這項高空作業。上油時,他坐在“鐵籃子”的頂部,一隻手緊緊抓住鋼架,另一隻手慢慢地在足有成人小臂粗細的鋼纜上塗抹黃油。到河道中間時,人隨鋼纜搖擺得更劇烈,往往塗抹一遍下來,他已是筋疲力盡。

長期在野外工作,難免會與危險擦肩。為了準確收集區域內的水文資料,每個水文站所管轄的流域都會布控多個雨量站。所謂的雨量站,就是在山區農戶家中安放一些記錄降水的儀器。

2014年7月的一天,天空佈滿烏雲,一場大雨即將到來。而遠在幾十裡外的一個雨量站儀器卻不能正常顯示,如果不及時修復就會使水文資料出現斷檔或錯誤,造成無法彌補的後果。王文亮趕忙騎上摩托車趕往發生故障的雨量站。修理完畢後,在他返回途中下起了瓢潑大雨。山路崎嶇,眼前白茫茫一片,雖然王文亮已經很小心,但還是沒有發現路前方的一個大水坑,連車帶人一起摔了進去,他的左腿被摩托車重重地壓在了下麵……至今王文亮的左膝蓋的髕骨處還留有一個尖尖的增生體,不敢劇烈活動。

採訪時,一場淅淅瀝瀝的春雨落下,整個啕來廟水文站籠罩在薄紗似的雨霧中。此時,王文亮和他的同事卻無暇欣賞這誘人的春色,隨著降雨的到來,他們再一次繃緊了神經……

【記者手記】

在水文站值守時,由於人跡罕至,王文亮說,他最高興的事就是遇到牧羊人。遞上一支煙,和他聊會兒天,自己才覺得並不孤獨。出於對水文工作的熱愛和責任,多少水文職工像王文亮一樣離開妻兒,長期值守在偏遠的水文站上。日記本是水文人的必備,裡面密密麻麻的文字記錄的並不是他們生活的瑣碎,而是老天爺的“一舉一動”。“易漲易退山溪水”,正是有了這些默默無聞耐得住寂寞的水文“哨兵”,才換來了下游千家萬戶的安寧幸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