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新藥“比那甫西”顆粒700萬轉讓 為新疆首個地產科技成果轉讓

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訊 24日, 用於治療熱性感冒的維吾爾新藥“比那甫西”顆粒科技成果轉讓簽約儀式舉行。 這是2016年9月自治區出臺“科技九條”之後, 新疆第一個地產科技成果轉讓項目。

據介紹, 維吾爾新藥“比那甫西”顆粒源自於自治區維吾爾醫院, 主要用於治療熱性感冒。 它由自治區藥物研究所、新疆醫科大學等科研團隊歷時三年多共同研發, 以700萬元成功轉讓簽約新疆銀朵蘭維藥股份有限公司。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藥物研究所所長顧政一介紹, 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醫局的領導下, 該科研團隊的3種維藥新藥成果轉讓工作都在進行,

此次“比那甫西”顆粒科技成果轉讓簽約, 其它兩種藥物科技成果也受到本地藥企的青睞。 本次新維藥的科技轉讓, 也是科研單位在推進科研機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作中的一次積極嘗試和有益探索。

“比那甫西”顆粒科技成果轉讓受讓方新疆銀朵蘭維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俊說, 公司預計投入5000萬元, 後續將加快開展“比那甫西”顆粒的臨床試驗, 儘快在三年之內完成臨床試驗並實現產品生產銷售, 最終促成科技成果的產業化。 自治區衛生計生委副主任、中醫民族醫藥管理局局長阿不都熱依木·玉蘇甫說, 近5年來, 自治區先後啟動70個地產新藥品種的研發工作, 其中四項已經拿到了臨床研究批件,

當天轉讓的“比那甫西”顆粒是其中之一, 下一步還將要推動另外三個品種的轉讓、產業化方面的工作, 進一步解決廣大患者的需求。

據瞭解, 去年9月, 自治區出臺《關於激發科研機構和科研人員創新活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若干政策》, 首次從科技成果處置權下放、收益分配權改革、科技成果股權交易等9個方面, 提出了具體改革舉措, 又稱“科技九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