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古代帝王偏愛泡溫泉,根本原因在此

中醫養生歷史悠久, 溫泉養生是其中比較獨特的中醫外治養生方法, 自古至今都是非常受歡迎的。 古代溫泉養生還沒有完全普及到民間, 更多的是在皇親貴族之中流行。

秦始皇為治療瘡傷而建“驪山湯”, 由此開中國溫泉養生之先河。 漢朝皇帝喜歡將西域進貢的香料煮成香水倒入溫泉池中, 以沐香湯。 隋唐皇家大興土木, 擴建華清池, 還設有溫泉監一職, 專門負責皇家沐湯事務。

北魏元茛在《溫泉頌》碑文中記載了溫泉養生的盛況:“溫泉乃自然之經方, 天地之元醫, 出於河渭之南, 泄於驪山之下, 淵華玉澈, 心清萬仞, 於是左湯谷, 右蒙記, 南九江, 北瀚海, 千城萬國之民, 懷疾沉屙之客, 莫不宿糧而來賓, 療苦於斯水。 ”

北魏晚期的酈道元所著的中國地理名著《水經注》中記載的溫泉共有31個, 其中12個明確記載可以用於養生。 書中還對各個溫泉的特點、礦物質、生物等情況進行了比較詳細的敘述, 如有的溫泉有硫磺氣, 有的有鹽氣, 有的有魚等。 《水經注》多次提到溫泉可以治百病, 如魯山皇女湯, 可以熟米, 飲之愈百病, 道士清身沐浴, 一日三次, 四十日後, 身中百病癒。 ”真實記載了溫泉的保健養生作用。

唐代是帝王將相、皇親國戚等溫泉養生的高峰時期, 那時對溫泉養生已十分講究, 溫泉養生的器物用品大多採用玉器、桃木等辟邪之物, 唐皇沐浴前後的飲食都由隨行太醫特別調備, 並有詳細記錄在案, 甚至連入浴的時間都有要求。

到唐太宗時, 御駕東征經過遼寧鞍山湯崗子溫泉, 唐太宗親率士兵泡溫泉, 展開“浴戰活動”, 以練兵和歡娛身心。 唐太宗晚年寫了一篇《湯泉賦》, 表達自己想溫泉治風疾的願望。 唐貞觀十八年, 他命閻立德在驪山營建宮殿, 名為“湯泉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