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養老服務要升級,怎麼參與?

看《央視財經評論》, 多一些財經新視野!

根據民政部公佈的2016年《社會發展服務公報》的統計公報來顯示, 截至2016年的年底, 我國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經達到了2.3億人, 占到了全國總人口的16.7%。 可以說進入到老齡化社會之後, 我們怎麼來養老, 拿什麼來養老, 已經成為大家越來越關注的一個話題, 那顯然僅靠我們個人和政府的財政支出, 是無法滿足越來越龐大的需求的。

如今財政部公佈了關於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 支援養老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 鼓勵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 運用也就是PPP的模式,

來參與養老機構, 社區養老體系建設, 宜養建融合發展, 構建多層次、多管道、多樣化的養老服務市場, 那這樣一份檔的出臺, 對於養老產業會帶來哪些影響和改變。

1

文件的出臺, 能解決哪些現實問題?

在《央視財經評論》的演播室裡,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 鄭秉文表示, 我覺得這個檔給我們釋放了三個非常明確並且非常重要的信號, 第一個信號, 它重新捋順了國家和市場的關係, 它的表述是, 國家引導, 市場推動。 它還有一句話, 讓市場在養老服務業當中發揮決定性作用, 這個信號是非常明確的, 可以說這個信號是決定私人, 能否進入這個市場的一個重要的決定性因素, 告訴我們, 市場的門檻放低了。

第二個信號, 它又明確告訴資金方, 政府可以成立產業基金, 成立引導基金, 成立PPP基金, 這樣的話就可以使我們用政府的基金, 財政的資金, 來引導和帶動民間和社會資本, 撬動更多的資金。 第三個信號, 它又明確告訴我們, 社區的服務應該打包, 讓社會資本方來經營,

也就是說在資金流方面, 在資金端和服務端方面, 這個檔都給我們指出了非常明確的方向。

王冠:舉是“放管服”改革的具體體現

財經評論員 王冠表示, 我覺得從整個宏觀架構來說, 這是“放管服”改革的一個具體的舉措和落地。 這回其實我們可以看到簡政放權流出來的空間是非常大的, 檔中明確談到了, 像過去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的幹休所、療養院、度假村, 都可以進行這種市場化改制, 培訓中心, 那麼怎麼來進行改, 交給誰改呢?是境內外的擁有合法資質的法人單位, 是一個全球化, 而且特別檔的原文叫打破本土主義和山頭主義, 就是不要只是局限於你的一畝三分地, 而是要向境內外, 向全球來進行開放,

在這個過程中要引入競爭, 這就是簡政放權。

與此同時, “放管服”這個“管”要放管結合, 在這種情況下, 不是說都扔給市場了, 像廣州正在向全市來徵求推進社區居家養老的意見, 那麼這個具體的舉措意見到9月15號結束, 其中規定的很細, 讓廣大的市民來參與,

比如我們老齡化相應的社區服務中心, 這個活動面積應該有多大, 這個配送, 怎麼配送合理等等等等, 廣大的市民全都可以參與其中。 那麼我們再來說, 剛才特別要跟大家強調的, 這個優化服務, 優化服務其實是我們這兩年明確在進行“放管服”改革的一個重點, 這回的檔原文特別指出, 要把以往用在生產要素上的, 要用在消費終端, 更多的進行這種貨幣化的服務。 今天《人民日報》還大篇幅的介紹了, 咱們福建的一個養老的經驗, 改革, 福建在去年, 拿出了9400萬用於相應的, 針對養老的政府採購服務補貼, 這樣的錢實際上用於這種貨幣化改革, 它的覆蓋面是更大, 同時也更有針對性。

2

是否會成為我們未來養老產業的一個主流模式?

鄭秉文:滿足多層次的市場需求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 鄭秉文表示,可以說這是唯一的一個正確模式,因為我們不可能走政府和國家大包大攬的這樣一個路,這是走不通的一條路,也走不起,況且這條路即使走的話,也不可能滿足多層次的市場需求,因為老百姓的這種生活水準是多層次的,多樣化的,有的人生活條件好一些,他也許追求的這種養老方式能夠更靈活一些,並且這個檔中也說了,我們作為PPP主要關注的重點,一個是保障型的服務業,一個是改善型的服務業,什麼叫改善型的服務業?改善型的服務業,就是對那些消費能力稍微增強一點的那個群體,為他們提供多層次、多樣化的需求。所以我們的市場,中國的養老服務業市場,是層次非常豐富,非常多樣化的,光靠國家來包辦,這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

保障型的養老服務業裡面,重要的有這麼一條,就是政府要對一些特殊群體要進行兜底,這個特殊群體,在2013年國務院發佈的關於促進養老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第35號文當中做了明確的定義,那麼就是三無人員,那麼就是沒有收入、沒有生活、能力沒有生活來源的這三個群體,對這三個群體,它是保障型的,政府的功能,就是要發揮它的這種父愛主義精神,發揮社會主義的這種精神,把這三個特殊的群體底兜起來,社會政策兜底。這也是供給側改革的一個重要的內容,這就是政府的兩個功能,一個是引導,一個是兜底,那麼引導的同時,要發揮市場的作用,引導之後市場如果進不來,也是失敗的,那麼引導了以後,對特殊群體你不兜底,那麼這社會也是不穩定的。

財經評論員 王冠表示,我覺得政府在這個過程中,實際上要從過去計劃經濟時的,那種半社會的,包辦型的政府職能,到現在變成了一個平臺的建設者。

在這個過程中有兩點非常重要,一個是標準,相應的標準建設,比如我們引入資本的標準,比如整個的服務產品的標準,另外一方面就是門檻,在PPP的過程中,政府還是第一位的,政府在這個過程中,搭建平臺之後,引入了社會資本、社會資源,請注意,是以政府信用作為抵押的。我們相應的產品和市場盈利率是可以試錯,但是信用是不能試錯的,所以說這樣的門檻和核實,實際上對於政府自身的要求又上一個臺階。

3

政策能否調動社會資本的積極性?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 鄭秉文表示,這個檔在最後那一條,已經講到了這個問題,就是一定要營造一個非常良好的PPP的環境,這樣能夠引導社會資本的進入,在這方面有三個要點,我覺得我們應該強調,第一就是說我們應該有一些財稅方面的優惠措施,來引導社會資本,民間資本的進入,要在一定程度上,讓民間資本要有錢可賺,至少要有微利,這是可持續發展的一個根本問題。

第二條,我覺得我們應該有一個非常好的社會環境和教育環境,生有所信,老有所依,老有所托,這是我們建設構建一個信託社會的重要的一個環境,人人都要變老,從小就應該教育我們的下一代,我覺得這個環境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這是第二條。第三條我覺得在企業責任方面,我們應該強調,我們的企業責任。這也是跟國際接軌的一個重要的一個方面,講究企業責任,企業的社會責任。

4

中國的養老產業有哪些困難和挑戰,如何應對?

王冠:農村老人不該成為空白地帶

財經評論員 王冠表示,我想稍微延伸一下我們的視野,我覺得在我們方興未艾的整個養老產業化的過程中,我們的農村老人不該成為被忽視的一個空白地帶,因為我們現在保守估計有超過5000萬的農村留守老人,其中20%左右子女和配偶都不在身邊,他們很可能還要承擔著對於留守兒童的照顧任務,整個的公共設施又不像城市這麼發達和完善,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兜底,怎麼兜底,這並不僅僅是產業政策問題,可能也關乎我們當下中國的一個倫理建設問題。

鄭秉文表示,我覺得有這麼兩條,第一條應該是立法先行,立法先行我們現在目前做得已經非常好了,在過去的一年裡面,先後發了四五個檔,當然要使它的這種強制性,那種權威性更高一些的話,還應該由檔變成政策,由政策應該變成立法,這是第一條。第二條,我們應該鼓勵養老服務業的這種品牌化、連鎖化、規模化、專業化,這條對我們也是非常重要的。

國外的這養老服務業,服務提供者,多種多樣,各種層次的都有,而且都有幾十年的歷史,有的已經有七八十年的歷史,品牌非常好,到了我們國家也有這麼幾個品牌了,但是目前來看,發展的都不是太好,所以要多借鑒成功經驗。

小夥伴們,央評的粉絲群已經開始建立啦!想和全國的小夥伴交流對經濟生活方面的看法嗎?想和最權威的專家交流自己的觀點嗎?快來添加小編的微信號:“pinglun2017”,加好友之後拉您加入“央視財經評論粉絲群”!快來加入!等你呦!

看了本文的人還在看

C919國產大飛機首飛成功!背後的秘密你也要瞭解...

絲綢之路經濟帶,帶來了什麼?

製片人:趙悅

編輯:張倩玉 王若辰 (實習)

鄭秉文:滿足多層次的市場需求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 鄭秉文表示,可以說這是唯一的一個正確模式,因為我們不可能走政府和國家大包大攬的這樣一個路,這是走不通的一條路,也走不起,況且這條路即使走的話,也不可能滿足多層次的市場需求,因為老百姓的這種生活水準是多層次的,多樣化的,有的人生活條件好一些,他也許追求的這種養老方式能夠更靈活一些,並且這個檔中也說了,我們作為PPP主要關注的重點,一個是保障型的服務業,一個是改善型的服務業,什麼叫改善型的服務業?改善型的服務業,就是對那些消費能力稍微增強一點的那個群體,為他們提供多層次、多樣化的需求。所以我們的市場,中國的養老服務業市場,是層次非常豐富,非常多樣化的,光靠國家來包辦,這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

保障型的養老服務業裡面,重要的有這麼一條,就是政府要對一些特殊群體要進行兜底,這個特殊群體,在2013年國務院發佈的關於促進養老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第35號文當中做了明確的定義,那麼就是三無人員,那麼就是沒有收入、沒有生活、能力沒有生活來源的這三個群體,對這三個群體,它是保障型的,政府的功能,就是要發揮它的這種父愛主義精神,發揮社會主義的這種精神,把這三個特殊的群體底兜起來,社會政策兜底。這也是供給側改革的一個重要的內容,這就是政府的兩個功能,一個是引導,一個是兜底,那麼引導的同時,要發揮市場的作用,引導之後市場如果進不來,也是失敗的,那麼引導了以後,對特殊群體你不兜底,那麼這社會也是不穩定的。

財經評論員 王冠表示,我覺得政府在這個過程中,實際上要從過去計劃經濟時的,那種半社會的,包辦型的政府職能,到現在變成了一個平臺的建設者。

在這個過程中有兩點非常重要,一個是標準,相應的標準建設,比如我們引入資本的標準,比如整個的服務產品的標準,另外一方面就是門檻,在PPP的過程中,政府還是第一位的,政府在這個過程中,搭建平臺之後,引入了社會資本、社會資源,請注意,是以政府信用作為抵押的。我們相應的產品和市場盈利率是可以試錯,但是信用是不能試錯的,所以說這樣的門檻和核實,實際上對於政府自身的要求又上一個臺階。

3

政策能否調動社會資本的積極性?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 鄭秉文表示,這個檔在最後那一條,已經講到了這個問題,就是一定要營造一個非常良好的PPP的環境,這樣能夠引導社會資本的進入,在這方面有三個要點,我覺得我們應該強調,第一就是說我們應該有一些財稅方面的優惠措施,來引導社會資本,民間資本的進入,要在一定程度上,讓民間資本要有錢可賺,至少要有微利,這是可持續發展的一個根本問題。

第二條,我覺得我們應該有一個非常好的社會環境和教育環境,生有所信,老有所依,老有所托,這是我們建設構建一個信託社會的重要的一個環境,人人都要變老,從小就應該教育我們的下一代,我覺得這個環境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這是第二條。第三條我覺得在企業責任方面,我們應該強調,我們的企業責任。這也是跟國際接軌的一個重要的一個方面,講究企業責任,企業的社會責任。

4

中國的養老產業有哪些困難和挑戰,如何應對?

王冠:農村老人不該成為空白地帶

財經評論員 王冠表示,我想稍微延伸一下我們的視野,我覺得在我們方興未艾的整個養老產業化的過程中,我們的農村老人不該成為被忽視的一個空白地帶,因為我們現在保守估計有超過5000萬的農村留守老人,其中20%左右子女和配偶都不在身邊,他們很可能還要承擔著對於留守兒童的照顧任務,整個的公共設施又不像城市這麼發達和完善,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兜底,怎麼兜底,這並不僅僅是產業政策問題,可能也關乎我們當下中國的一個倫理建設問題。

鄭秉文表示,我覺得有這麼兩條,第一條應該是立法先行,立法先行我們現在目前做得已經非常好了,在過去的一年裡面,先後發了四五個檔,當然要使它的這種強制性,那種權威性更高一些的話,還應該由檔變成政策,由政策應該變成立法,這是第一條。第二條,我們應該鼓勵養老服務業的這種品牌化、連鎖化、規模化、專業化,這條對我們也是非常重要的。

國外的這養老服務業,服務提供者,多種多樣,各種層次的都有,而且都有幾十年的歷史,有的已經有七八十年的歷史,品牌非常好,到了我們國家也有這麼幾個品牌了,但是目前來看,發展的都不是太好,所以要多借鑒成功經驗。

小夥伴們,央評的粉絲群已經開始建立啦!想和全國的小夥伴交流對經濟生活方面的看法嗎?想和最權威的專家交流自己的觀點嗎?快來添加小編的微信號:“pinglun2017”,加好友之後拉您加入“央視財經評論粉絲群”!快來加入!等你呦!

看了本文的人還在看

C919國產大飛機首飛成功!背後的秘密你也要瞭解...

絲綢之路經濟帶,帶來了什麼?

製片人:趙悅

編輯:張倩玉 王若辰 (實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