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上港變招造四球大勝,恒大潰敗緣無腰之殤

4-0, 廣州恒大遭遇了自2012年首次征戰亞冠聯賽以來的最慘痛失利, 同時也刷新了自己從2011賽季登陸中超賽場後在各項賽事中的最大分差落敗記錄。

作為中國乃至亞洲足壇的王者之師, 廣州恒大為中國球迷留下過太多盪氣迴腸的經典戰役:4-1客勝萊赫維亞、5-1狂掃全北現代、4-0大破柏太陽神, 從西亞到東亞, 恒大蕩平亞洲無敵手, 只不過這一次, 在與另一支中超豪門上海上港的中國德比中, 廣州恒大史無前例地遭遇了一次徹頭徹尾的潰敗。

恒大緣何四球慘負?內因外因密不可分, 保利尼奧轉會、主力球員傷缺, 陣容不整的廣州恒大在出征上海前便已是強弩之末, 此為內因;博阿斯主動求變, 絞殺中路、快速反擊的戰術打法最大化激發了鋒線球員的進攻火力, 此為外因。 內外交困, 一場本應勢均力敵的巔峰對決最終以一邊倒的結果偃旗息鼓, 4-0的比分不僅基本殺死了上港與恒大之間的晉級懸念, 更是一次中國足球版圖的強烈地震。

排兵佈陣:雙雄爭霸皆留後手, 傷上加傷無計可施 

不同於中超賽場的U23政策與外援限制, 亞冠賽場“3+1”的外援政策本可最大化發揮球隊的戰鬥力, 但頗為巧合的是, 博阿斯與斯柯拉裡在賽前的排兵佈陣中均有所保留,

埃爾克森和穆裡奇的替補待命令人頗感意外, 皆留後手的雙雄對決也更具變數。

上海上港方面, 除了呂文君出任首發中鋒之外, 博阿斯祭出了球隊的最強陣容。 在55分鐘的出場時間裡, 呂文君的表現可圈可點, 雖然沒能收穫進球或助攻, 但上港11號在球隊第一落點的爭搶與中前場的銜接方面均發揮了一定作用, 隨著埃爾克森下半時替補登場, 全主力出擊的上海上港最終一鼓作氣, 憑藉武磊的兩次反擊破門收穫大勝。

上海上港首發陣容

廣州恒大方面, 鄭龍的首發登場成為斯柯拉裡的奇招, 然而闊別賽場一個多月的鄭龍並沒有達到最佳的競技狀態, 表現平平的他也在下半場伊始便被穆裡奇換下。 隨著保利尼奧轉會和黃博文受傷, 中場位置是目前廣州恒大陣容中最薄弱的一環, 鄭智與廖力生搭檔的雙後腰也在此役受到了上港的強烈衝擊。 後防線上, 梅方缺陣、馮瀟霆半場因傷離場均對恒大的後場造成重大打擊。

傷上加傷, 中後場陣容殘缺,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斯柯拉裡無力在上海體育場阻止球隊的潰敗。

廣州恒大首發陣容

放棄控球絞殺中路, 博阿斯變招收奇效

在亞冠1/4決賽打響之前, 本賽季上海上港與廣州恒大已在中超聯賽與足協杯中有三次交手, 三場比賽雙方分別取得1勝1平1負,平分秋色。

從這三場比賽的場均技術統計對比來看,上海上港與廣州恒大在場均控球率(49%-51%)、場均傳球次數(309-324)與場均傳球成功率(75%-76%)方面基本平分秋色,而在經歷三番過招後,雙方將士早已知根知底,此役亞冠再戰,博阿斯主動求變——放棄原有的高位逼搶戰術,將更多的控球權交給恒大,屯兵中後場,在中路對恒大進行絞殺與壓迫,並在由守轉攻環節第一時間將球交給鋒線球員,並利用鋒線球員強大的個人能力通過快速反擊製造殺傷。結合比賽進程與結果來看,博阿斯因勢利導的主動求變收穫了巨大成效。

全場比賽,上海上港控球率僅38%,落後廣州恒大24個百分點;傳球242次,不足恒大的一半(504次)。從本場比賽雙方各時段(每15分鐘)控球率變化來看,廣州恒大在全場各時段始終保持著控球率的優勢,且領先優勢在下半場尤甚。然而傳控環節的優勢並未給恒大帶來更多的得分良機,全場比賽上港射門17次、射正7次、打入4球,而恒大射門15次、射正6次卻顆粒無收,雖射門資料相當並佔據控球優勢,但進攻難造威脅且防守漏洞百出,這正是廣州恒大此役表現的縮影。 

本場比賽,保利尼奧離隊對廣州恒大中場造成的損失被無限放大,缺少“B2B”中場的廣州恒大在中路推進方面受到極大限制,只能多次依靠高拉特回撤來組織進攻。而在上港的中路絞殺和高強度的防守壓迫下,郜林和高拉特分別受到了7次和5次侵犯(全場第一和第二),中路疲軟的廣州恒大只能無奈將球向兩側邊路傳導,但無論是阿蘭還是久疏戰陣的鄭龍,均未能在邊路製造足夠威脅,替補登場的穆裡奇和於漢超也未能使局面有所改觀。此役,廣州恒大共完成22次活球傳中,其中左路12次全部失敗,右路10次僅成功3次,極低的傳中成功率正是恒大全場比賽進攻乏術、難覓良機的最好寫照。

反擊犀利招招致命,“腰傷”恒大一敗塗地 

少了“暴力鳥”,廣州恒大不僅在進攻端少了最穩定的“助推器”,防守端更失去了一道最穩固的屏障,由於黃博文受傷,恒大陣中幾乎無人能與老隊長鄭智完美搭檔後腰位置,廖力生的臨時客串更將恒大中場硬度不足的缺陷放大,而這一弱點也在本場比賽中被上港攻擊群多次利用,中場失勢的廣州恒大在下半場連續兩次被上港利用反擊機會破門得分。

上海上港中場球員傳球路線圖(藍色為成功,紅色為失敗)

廣州恒大中場球員傳球路線圖(藍色為成功,紅色為失敗)

中場角力是影響本場比賽勝負走勢的關鍵之一,“奧斯卡+艾哈邁多夫+蔡慧康”VS“高拉特+鄭智+廖力生”,分工明確、攻防俱佳的上港中場組合顯然在這次對決中佔據上風。對比上海上港與廣州恒大中場球員此役傳球路線圖可以看到,雙方中場球員的傳球選擇正是此役兩支球隊戰術打法的鮮明寫照。

全場比賽,奧斯卡、艾哈邁多夫、蔡慧康三名球員共完成84次傳球,傳球成功率達到78.6%;高拉特、鄭智、廖力生三名球員共完成171次傳球,傳球成功率達到84.2%。雖然恒大中場組合的傳球次數與傳球成功率佔據上風,但恒大三中場的傳球主要為中圈附近的短距離橫向傳遞以及前場向兩側的邊路傳導,數量多但威脅低;上港三中場的傳球則多有中、長距離的向前轉移,數量少但威脅高,而這正是上港簡潔明快的反擊打法所決定的。防守方面,上港中場的優勢更加明顯,奧斯卡、艾哈邁多夫、蔡慧康三人此役共完成16次成功的高空球和地面球拼搶,恒大的中場組合則僅有9次,防守資料的差異充分體現出上海上港在中場硬度的優勢,正是憑藉更多的中場搶斷,上港獲得大量快速反擊機會,並由此一擊破敵。

快速反擊是上海上港此役大獲全勝所貫徹始終的戰術打法,利用前場攻擊群強大的個人能力,上港屢次利用反擊機會製造殺機,武磊下半場3分鐘內的2粒進球便是傑出代表。全場比賽,武磊的表現異常活躍,特別是在下半場第63分鐘攻入了本隊第4粒進球,徹底殺死了比賽懸念,下面我們一同來回顧一下這粒進球。 

比賽第63分鐘,廣州恒大前場右側獲得角球機會,於漢超將球罰向球門區,上港外援埃爾克森頭球解圍出罰球區,此時廣州恒大因角球進攻而人員整體壓上,使得罰球區外僅有1名防守球員盯防胡爾克。胡爾克面對解圍球沒有第一時間停球,而是選擇將球讓一下再做接球調整,正是這一讓,使得防守他的廖力生出現冒頂失誤,胡爾克拿球後快速向前場推進。

此時廣州恒大後場僅有1名後衛球員金英權,胡爾克拿球快速突破,身後武磊也在進行無球狀態下的高速前插,並與胡爾克形成前場2打1的局面。

當二人進攻推進至罰球區前時,胡爾克拿球假裝向外側變向,防守球員的重心被帶走去往反方向後,胡爾克將球傳至武磊前插的身前空當位置,從而形成單刀機會。 

武磊接球後突入罰球區,面對出擊的門將曾誠,選擇右腳推射遠角,皮球滑過曾誠後滾入網窩,場上比分被改寫為4-0。

從體能數據來看,胡爾克從本方罰球區外接球一直到前場傳球時,共衝刺跑52米,最高時速達到32.7km/h,而武磊更是從本方罰球區內一直無球高速跑動至前場對手罰球區內,共衝刺跑86米,最高時速達到34.3km/h,從胡爾克接球發動反擊到完成射門,上港僅用時8秒,風馳電掣般的反擊一氣呵成,徹底將恒大擊潰。

全場比賽,武磊表現異常活躍,4次射門、2次射正完成梅開二度,高強度跑(速度大於21km/h)距離達到933米,衝刺跑(速度大於24km/h)距離達到557米,兩項資料均位元列全場球員之首,此外還製造了一粒點球。正是憑藉不惜體力的奔跑,武磊多次覓得破門良機,獨中兩元的“武球王”也成為上港此役大獲全勝的重要功臣。

除了表現出色的武磊,上港鋒線核心胡爾克此役依然延續了高光狀態,“綠巨人”上半場點球破門首開紀錄,並在半場結束前助攻王燊超頭球破網擴大比分,胡爾克用一傳一射的表現幫助球隊半場就取得兩球優勢。下半場,胡爾克利用反擊機會助攻武磊破門得分,此外還有一次技驚四座的單騎闖關險些破門,貢獻一射兩傳的胡爾克又一次扮演了上港的關鍵先生。

胡爾克全場活動熱區圖(進攻方向從右向左)

從胡爾克本場比賽的活動熱區圖來看,司職右翼的巴西人多次回撤至中後場負責組織推進,所謂“趁你病、要你命”,胡爾克憑藉極其出色的身體素質將本就單薄的恒大中後場沖得人仰馬翻。此役戰罷,胡爾克在本賽季的8場亞冠比賽中已貢獻7粒進球與7次助攻,“天神下凡”的“綠巨人”也將率領上港向亞冠冠軍繼續發起衝擊。

結語

回顧此役上海上港與廣州恒大在亞冠賽場的中國德比,拋開場外因素,無論是教練員在賽前針對性的戰術佈置,還是球員在比賽中的精神面貌與執行力,上海上港都是更為占優的一方,正如斯柯拉裡在賽後新聞發佈會上所言,上港的確配得上本場比賽的勝利。9月12日,上港與恒大在亞冠1/4決賽次回合的較量將移至天河體育場,上海上港能否延續首回合的高光表現值得期待。

勝敗乃兵家常事,競技體育的世界裡沒有永遠的常勝將軍,對於遭遇四球大敗的廣州恒大來說,亞冠的晉級希望已十分渺茫,慘痛的失利已成為過去,恒大亟需解決的難題是如何改善保利尼奧離隊後球隊在攻守兩端的疲軟表現,而如何通過戰術層面的變革更為有效地整合與配置現有人員,在保證衛冕中超的同時期待足協杯的逆轉,則是斯柯拉裡在剩餘賽季裡將面對的重要課題。

三場比賽雙方分別取得1勝1平1負,平分秋色。

從這三場比賽的場均技術統計對比來看,上海上港與廣州恒大在場均控球率(49%-51%)、場均傳球次數(309-324)與場均傳球成功率(75%-76%)方面基本平分秋色,而在經歷三番過招後,雙方將士早已知根知底,此役亞冠再戰,博阿斯主動求變——放棄原有的高位逼搶戰術,將更多的控球權交給恒大,屯兵中後場,在中路對恒大進行絞殺與壓迫,並在由守轉攻環節第一時間將球交給鋒線球員,並利用鋒線球員強大的個人能力通過快速反擊製造殺傷。結合比賽進程與結果來看,博阿斯因勢利導的主動求變收穫了巨大成效。

全場比賽,上海上港控球率僅38%,落後廣州恒大24個百分點;傳球242次,不足恒大的一半(504次)。從本場比賽雙方各時段(每15分鐘)控球率變化來看,廣州恒大在全場各時段始終保持著控球率的優勢,且領先優勢在下半場尤甚。然而傳控環節的優勢並未給恒大帶來更多的得分良機,全場比賽上港射門17次、射正7次、打入4球,而恒大射門15次、射正6次卻顆粒無收,雖射門資料相當並佔據控球優勢,但進攻難造威脅且防守漏洞百出,這正是廣州恒大此役表現的縮影。 

本場比賽,保利尼奧離隊對廣州恒大中場造成的損失被無限放大,缺少“B2B”中場的廣州恒大在中路推進方面受到極大限制,只能多次依靠高拉特回撤來組織進攻。而在上港的中路絞殺和高強度的防守壓迫下,郜林和高拉特分別受到了7次和5次侵犯(全場第一和第二),中路疲軟的廣州恒大只能無奈將球向兩側邊路傳導,但無論是阿蘭還是久疏戰陣的鄭龍,均未能在邊路製造足夠威脅,替補登場的穆裡奇和於漢超也未能使局面有所改觀。此役,廣州恒大共完成22次活球傳中,其中左路12次全部失敗,右路10次僅成功3次,極低的傳中成功率正是恒大全場比賽進攻乏術、難覓良機的最好寫照。

反擊犀利招招致命,“腰傷”恒大一敗塗地 

少了“暴力鳥”,廣州恒大不僅在進攻端少了最穩定的“助推器”,防守端更失去了一道最穩固的屏障,由於黃博文受傷,恒大陣中幾乎無人能與老隊長鄭智完美搭檔後腰位置,廖力生的臨時客串更將恒大中場硬度不足的缺陷放大,而這一弱點也在本場比賽中被上港攻擊群多次利用,中場失勢的廣州恒大在下半場連續兩次被上港利用反擊機會破門得分。

上海上港中場球員傳球路線圖(藍色為成功,紅色為失敗)

廣州恒大中場球員傳球路線圖(藍色為成功,紅色為失敗)

中場角力是影響本場比賽勝負走勢的關鍵之一,“奧斯卡+艾哈邁多夫+蔡慧康”VS“高拉特+鄭智+廖力生”,分工明確、攻防俱佳的上港中場組合顯然在這次對決中佔據上風。對比上海上港與廣州恒大中場球員此役傳球路線圖可以看到,雙方中場球員的傳球選擇正是此役兩支球隊戰術打法的鮮明寫照。

全場比賽,奧斯卡、艾哈邁多夫、蔡慧康三名球員共完成84次傳球,傳球成功率達到78.6%;高拉特、鄭智、廖力生三名球員共完成171次傳球,傳球成功率達到84.2%。雖然恒大中場組合的傳球次數與傳球成功率佔據上風,但恒大三中場的傳球主要為中圈附近的短距離橫向傳遞以及前場向兩側的邊路傳導,數量多但威脅低;上港三中場的傳球則多有中、長距離的向前轉移,數量少但威脅高,而這正是上港簡潔明快的反擊打法所決定的。防守方面,上港中場的優勢更加明顯,奧斯卡、艾哈邁多夫、蔡慧康三人此役共完成16次成功的高空球和地面球拼搶,恒大的中場組合則僅有9次,防守資料的差異充分體現出上海上港在中場硬度的優勢,正是憑藉更多的中場搶斷,上港獲得大量快速反擊機會,並由此一擊破敵。

快速反擊是上海上港此役大獲全勝所貫徹始終的戰術打法,利用前場攻擊群強大的個人能力,上港屢次利用反擊機會製造殺機,武磊下半場3分鐘內的2粒進球便是傑出代表。全場比賽,武磊的表現異常活躍,特別是在下半場第63分鐘攻入了本隊第4粒進球,徹底殺死了比賽懸念,下面我們一同來回顧一下這粒進球。 

比賽第63分鐘,廣州恒大前場右側獲得角球機會,於漢超將球罰向球門區,上港外援埃爾克森頭球解圍出罰球區,此時廣州恒大因角球進攻而人員整體壓上,使得罰球區外僅有1名防守球員盯防胡爾克。胡爾克面對解圍球沒有第一時間停球,而是選擇將球讓一下再做接球調整,正是這一讓,使得防守他的廖力生出現冒頂失誤,胡爾克拿球後快速向前場推進。

此時廣州恒大後場僅有1名後衛球員金英權,胡爾克拿球快速突破,身後武磊也在進行無球狀態下的高速前插,並與胡爾克形成前場2打1的局面。

當二人進攻推進至罰球區前時,胡爾克拿球假裝向外側變向,防守球員的重心被帶走去往反方向後,胡爾克將球傳至武磊前插的身前空當位置,從而形成單刀機會。 

武磊接球後突入罰球區,面對出擊的門將曾誠,選擇右腳推射遠角,皮球滑過曾誠後滾入網窩,場上比分被改寫為4-0。

從體能數據來看,胡爾克從本方罰球區外接球一直到前場傳球時,共衝刺跑52米,最高時速達到32.7km/h,而武磊更是從本方罰球區內一直無球高速跑動至前場對手罰球區內,共衝刺跑86米,最高時速達到34.3km/h,從胡爾克接球發動反擊到完成射門,上港僅用時8秒,風馳電掣般的反擊一氣呵成,徹底將恒大擊潰。

全場比賽,武磊表現異常活躍,4次射門、2次射正完成梅開二度,高強度跑(速度大於21km/h)距離達到933米,衝刺跑(速度大於24km/h)距離達到557米,兩項資料均位元列全場球員之首,此外還製造了一粒點球。正是憑藉不惜體力的奔跑,武磊多次覓得破門良機,獨中兩元的“武球王”也成為上港此役大獲全勝的重要功臣。

除了表現出色的武磊,上港鋒線核心胡爾克此役依然延續了高光狀態,“綠巨人”上半場點球破門首開紀錄,並在半場結束前助攻王燊超頭球破網擴大比分,胡爾克用一傳一射的表現幫助球隊半場就取得兩球優勢。下半場,胡爾克利用反擊機會助攻武磊破門得分,此外還有一次技驚四座的單騎闖關險些破門,貢獻一射兩傳的胡爾克又一次扮演了上港的關鍵先生。

胡爾克全場活動熱區圖(進攻方向從右向左)

從胡爾克本場比賽的活動熱區圖來看,司職右翼的巴西人多次回撤至中後場負責組織推進,所謂“趁你病、要你命”,胡爾克憑藉極其出色的身體素質將本就單薄的恒大中後場沖得人仰馬翻。此役戰罷,胡爾克在本賽季的8場亞冠比賽中已貢獻7粒進球與7次助攻,“天神下凡”的“綠巨人”也將率領上港向亞冠冠軍繼續發起衝擊。

結語

回顧此役上海上港與廣州恒大在亞冠賽場的中國德比,拋開場外因素,無論是教練員在賽前針對性的戰術佈置,還是球員在比賽中的精神面貌與執行力,上海上港都是更為占優的一方,正如斯柯拉裡在賽後新聞發佈會上所言,上港的確配得上本場比賽的勝利。9月12日,上港與恒大在亞冠1/4決賽次回合的較量將移至天河體育場,上海上港能否延續首回合的高光表現值得期待。

勝敗乃兵家常事,競技體育的世界裡沒有永遠的常勝將軍,對於遭遇四球大敗的廣州恒大來說,亞冠的晉級希望已十分渺茫,慘痛的失利已成為過去,恒大亟需解決的難題是如何改善保利尼奧離隊後球隊在攻守兩端的疲軟表現,而如何通過戰術層面的變革更為有效地整合與配置現有人員,在保證衛冕中超的同時期待足協杯的逆轉,則是斯柯拉裡在剩餘賽季裡將面對的重要課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