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每週都有下體散發惡臭的女患者就診,這位杭州援外醫生決定這樣做

今年52歲的陸秀娥是一名剛援非回來的醫生, 最近入選了2017年全國“最美援外醫生”二十強。 說起援非的這兩年, 陸秀娥用了很多個“從沒見過”:從沒見過這樣髒亂的環境, 從沒見過病情這麼複雜嚴重的患者, 從沒見過如此頻繁的停電……

年過五旬從頭學法語

2014年12月初, 浙江省國合處開始選撥第24批援馬里醫療隊員, 當時正是西非埃博拉肆虐的時候, 落後的經濟、醫療, 高發的傳染病, 頻發的恐怖襲擊, 讓很多人望而卻步。

就在此時,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生殖內分泌科門診部主任、主任醫師陸秀娥主動請纓,

決定去援非。

“非洲對我來說, 是陌生而神秘的, 援非僅從報導中或者別人口中瞭解過, 也想著自己能夠參與下, 可能這也是一種‘援非’情結吧。 ”陸秀娥告訴記者, 她從1989年進醫院, 就知道有這麼一個援非的活動, 但自己一直沒能真正下定決心。

陸秀娥在做宮頸脫落細胞學檢查

“最近父母身體還健康, 孩子也大了, 牽掛少了些。 ”於是, 陸秀娥成了第一個報名的醫生。

當時的她已近五旬了, 早已過了學法語的年齡, 但是依然沒有放棄, 在國合處培訓期間, 認真學習法語、幫巴拉語, 並取得了雙優的成績。 她坦言:“第一開始知道要學法語, 心裡還是有點怕的, 畢竟法語被稱為最難學的語言, 但是學了之後, 也還好。 它和英語有一定想通的地方, 特別是很多醫學上的單詞。 ”

出發前, 陸秀娥還把法語書上常用的語句和婦產科相關的單詞記在了小本子上, 有空就記記背背, 這樣一到馬里, 她就能交流無障礙地開展工作。 同時, 她一有空就繼續學習, 還向馬里婦科醫生借了法語版的專業書,

整理出了一些常用的句子, 從而更好地與助手交流、交代病情。 最後, 這本寶貴的筆記被留在了馬里, 供以後的隊員學習。

為當地婦女免費進行早期宮頸癌篩查

2015年7月21日, 陸秀娥到了馬里。 儘管早在出國前就對馬里進行了瞭解, 但是真正到了那裡, 她還是被震驚了, 那是一個她從沒見過的髒亂環境。

“我已經做好準備, 面對一個貧窮落後的馬里, 但沒想到那邊基礎建設、衛生狀況那麼差, 到處都是蒼蠅。 作為醫務工作者, 第一個想法便是, 如果爆發了流行病, 將會很難控制。 ”更令陸秀娥感到擔心的是當地的醫療衛生以及居民的健康意識。

“我從沒見過子宮肌瘤長那麼多那麼大的患者, 有個患者長了20多個子宮肌瘤,

大的比拳頭還大, 最小的也比雞蛋大, 肚子都像懷孕五六個月了, 才來就診。 ”陸秀娥在馬里坐診了3個月後, 發現過來看病的婦女, 往往要把病拖到晚期才到醫院, 已經失去了最佳的治療時間。

陸秀娥在進行查房

“每週我都會遇到一兩個宮頸癌晚期的患者,

下體流血、肚子痛, 老遠就能聞到一股特殊的惡臭味。 ”陸秀娥說, “幾乎沒有早期的宮頸癌患者來就診。 ”

她看在眼裡, 急在心裡, 最後, 聯合病理科主任傅亞軍免費開展宮頸脫落細胞學檢查, 為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宮頸癌做自己的一點貢獻, 除了門診時來就診的每一位患者, 她還動員醫院的女職工和親朋好友進行檢查。

“到我離開, 總共篩查了300多人, 查出10多個早期的早期宮頸癌患者, 一些患者已經進行了免費手術。 ”陸秀娥說, “我們給這些患者做了宮頸錐切手術, 這在馬里還是首次開展。 ”

填補馬里醫院輔助生育技術空白

“馬里婦女普遍都早婚早育。 ”陸秀娥告訴記者, 她曾遇到過一個年僅18歲的患者, 因為子宮脫垂就診。

“患者進來的走路姿勢很奇怪,後來發現,她整個子宮都掉在外面,甚至表面還被內褲磨破了。”陸秀娥一問才知道,患者10歲結婚,11歲生了第一個孩子,現在18歲,已經有3個孩子,最小的孩子也兩三歲了。

“患者子宮脫垂的原因,就是因為過早生育孩子,加上產後不注意保養,最後考慮到她還年輕,給她進行了保守治療。”陸秀娥表示,在國內,這麼年輕就出現子宮脫垂的很少見,一般都是生育過多胎加上年紀大了的人會這樣。

除了過早生育,馬里婦女中也有不少存在不孕不育的情況,但治療手段缺乏,陸秀娥在出發前就瞭解到了相關情況,於是在在自己醫院申請了一些器械和藥物,不遠萬裡帶到馬里及時提供為馬里婦女治療。

陸秀娥在進行腹腔鏡手術

她開展了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切除術,這也是馬里醫院首次開展的新專案,同時言傳身教,使當地醫院的婦科醫生和護士基本熟悉了腔鏡器械的使用和安裝;她還帶領婦科團隊在條件極其簡陋的條件下,開展了促排路治療及人工授精技術,填補了馬里醫院輔助生育技術上的空白;還從常見藥物的使用規範、超聲卵泡、內膜監測到精液洗滌、人工授精的操作,都手把手地教給了馬方醫師。

兩年時間,她共做了200多台手術,同時,經過兩年的卵泡監測、促排卵治療,有10多名患者成功妊娠。“我回國之前,有不少患者挺著大肚子來看我。”陸秀娥說。

患者促排卵治療後妊娠試驗陽性

每次探親回馬裡帶上衣物文具

馬里的經濟水準低,有些患者貧窮得連掛號費都付不起,但又希望得到中國醫生的診療,於是,陸秀娥就給他們免費諮詢、治療。

陸秀娥捐衣物給當地村民

最令陸秀娥頭疼的是三天兩頭的停電。“由於停電,一些要冷凍保存的藥品試劑化了又凍,凍了又壞,沒多久就不能用了。”陸秀娥說,“非緊急狀況下,手術室備用電源沒開啟,手機打著光開刀,也做了三五次。”

陸秀娥告訴記者,她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4月,馬里最高溫度達到43℃,那次停電足足停了2天,半夜的時候,還來了個急診病人,幸好情況並不是很嚴重。

陸秀娥每次探親回到馬里,行李箱裡一半是衣物、文具用品,都是自己網購,或動員自己科室的同事捐衣捐物,從而帶給當地的孩子和貧窮的家庭。

陸秀娥捐文具用品給當地孩子

2017年8月6日,陸秀娥回到了杭州,結束了她的援非之行。她說:“人生中有這麼個經歷還是值得的,儘管不能改變馬里整個婦女的生殖狀況和健康,但盡自己所能,改變一小部分也是好的。”

“患者進來的走路姿勢很奇怪,後來發現,她整個子宮都掉在外面,甚至表面還被內褲磨破了。”陸秀娥一問才知道,患者10歲結婚,11歲生了第一個孩子,現在18歲,已經有3個孩子,最小的孩子也兩三歲了。

“患者子宮脫垂的原因,就是因為過早生育孩子,加上產後不注意保養,最後考慮到她還年輕,給她進行了保守治療。”陸秀娥表示,在國內,這麼年輕就出現子宮脫垂的很少見,一般都是生育過多胎加上年紀大了的人會這樣。

除了過早生育,馬里婦女中也有不少存在不孕不育的情況,但治療手段缺乏,陸秀娥在出發前就瞭解到了相關情況,於是在在自己醫院申請了一些器械和藥物,不遠萬裡帶到馬里及時提供為馬里婦女治療。

陸秀娥在進行腹腔鏡手術

她開展了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切除術,這也是馬里醫院首次開展的新專案,同時言傳身教,使當地醫院的婦科醫生和護士基本熟悉了腔鏡器械的使用和安裝;她還帶領婦科團隊在條件極其簡陋的條件下,開展了促排路治療及人工授精技術,填補了馬里醫院輔助生育技術上的空白;還從常見藥物的使用規範、超聲卵泡、內膜監測到精液洗滌、人工授精的操作,都手把手地教給了馬方醫師。

兩年時間,她共做了200多台手術,同時,經過兩年的卵泡監測、促排卵治療,有10多名患者成功妊娠。“我回國之前,有不少患者挺著大肚子來看我。”陸秀娥說。

患者促排卵治療後妊娠試驗陽性

每次探親回馬裡帶上衣物文具

馬里的經濟水準低,有些患者貧窮得連掛號費都付不起,但又希望得到中國醫生的診療,於是,陸秀娥就給他們免費諮詢、治療。

陸秀娥捐衣物給當地村民

最令陸秀娥頭疼的是三天兩頭的停電。“由於停電,一些要冷凍保存的藥品試劑化了又凍,凍了又壞,沒多久就不能用了。”陸秀娥說,“非緊急狀況下,手術室備用電源沒開啟,手機打著光開刀,也做了三五次。”

陸秀娥告訴記者,她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4月,馬里最高溫度達到43℃,那次停電足足停了2天,半夜的時候,還來了個急診病人,幸好情況並不是很嚴重。

陸秀娥每次探親回到馬里,行李箱裡一半是衣物、文具用品,都是自己網購,或動員自己科室的同事捐衣捐物,從而帶給當地的孩子和貧窮的家庭。

陸秀娥捐文具用品給當地孩子

2017年8月6日,陸秀娥回到了杭州,結束了她的援非之行。她說:“人生中有這麼個經歷還是值得的,儘管不能改變馬里整個婦女的生殖狀況和健康,但盡自己所能,改變一小部分也是好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