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CNN評選24座世界最美大橋 中國5個上榜

CNN評選了世界上24座最美大橋, 從羅馬帝國的橋樑古跡到新加坡最新的“DNA橋”, 縱貫千年, 遍佈全球。 其中中國以青馬大橋、杭州灣大橋、南浦大橋、盧浦大橋和三江風雨橋共五座獨佔鰲頭, 占到二成多。

CNN是如何評點這五座橋?

青馬大橋

跨海連島, 塔架高啟, 氣勢恢宏。 青馬大橋作為世界最長的行車鐵路雙用懸索式吊橋, 共耗資72億港幣, 於1997年通車。 由於香港經常遭到颱風侵擾, 因此青馬大橋具有極佳的抗風性能。 上層橋面中部與下層橋面路軌兩側均設有通氣空格, 能夠在強風來襲時保證車輛安全通行。 青馬大橋作為“香港機場核心計畫”的一部分,

於1999年榮獲美國建築界“二十世紀十大建築成就獎”。

杭州灣大橋

榜單上第二個“made in China(中國製造)”的橋樑便是“超級工程”杭州灣大橋。 混凝土用量相當於八個國家大劇院, 用鋼量相當於七個“鳥巢”, 長度相當於21座武漢長江大橋,

杭州灣大橋在建成之時輕鬆登上世界最長跨海大橋的寶座。

在橋型上, 設計者採用了西湖蘇堤的形態, 集交通、觀光於一體。 為兼顧杭州灣水文環境特點, “長橋臥波”的設計將大橋平面勾勒成S形曲線, 優美、活潑的橋型讓司機和乘客在行車、坐車時產生愉悅心理。

不僅如此, 大橋的護欄還分為彩虹7色, 每種顏色覆蓋5公里, 自慈溪到嘉興海鹽分別為紅、橙、黃、綠、青、藍、紫。

南浦大橋

歷經三年建設, 於1991年通車的南浦大橋是浦東開發的標誌之一, 工程總投資8.2億元, 橋下可通行5.5萬噸級巨輪。 南浦大橋宛如一條昂首盤旋的巨龍橫臥在黃浦江上, 它使上海人圓了“一橋飛架黃浦江”的夢想。 大橋造型剛勁挺拔、簡潔輕盈, 景色壯麗。 入夜大橋採用中杆照明, 主橋用泛光照明, 在鋼索的根部有投光燈, 將光射到橋塔上, 光彩奪目。

外國媒體對南浦大橋的螺旋引橋尤其欣賞。 當時的設計師為減少占地面積而想出了這樣別具一格的設計方案。 CNN評價道:“如果不能在地上鋪開了建, 那就往高了建吧。 ”

盧浦大橋

盧浦大橋是上海第二座榮登榜單的大橋, 這也使上海與倫敦並列, 成為榜單中有兩座橋樑入圍的城市。 盧浦大橋主拱截面世界最大, 為9米高, 5米寬, 橋下可通過7萬噸級的輪船。 盧浦大橋在設計上融入了斜拉橋、拱橋和懸索橋三種不同類型橋樑設計工藝,

是目前世界上單座橋樑建造中施工工藝最複雜、用鋼量最多的大橋。

橋身呈優美的弧型, 如長虹臥波, 飛架在浦江之上。 除交通運輸功能外, 盧浦大橋還兼具旅遊觀光的功能。 盧浦大橋將觀光平臺安在巨弓般的拱肋頂端, 不但使觀光高度更高,而且需要遊客沿拱肋的“斜坡”走300多級臺階步行觀光,增加了觀光性、趣味性和運動性。由於盧浦大橋位於上海2010年舉辦的世博會會址的中軸線上,因此鑲嵌在盧浦大橋拱肋上的觀光平臺,是鳥瞰世博會址的最佳觀景點。

三江風雨橋

榜單中最後一個出現的中國橋樑是獨樹一幟的三江風雨橋。建於1916年,位於廣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縣,橫跨潯江,總長398米,寬16米,最高18米。因橋上建有廊和亭,既可行人,又可避風雨,故稱風雨橋。

整座橋樑不用一釘一鉚,大小條木,鑿木相吻,以榫銜接,雄偉風姿,結實牢固,猶如長龍橫臥于江面之上,承載著侗族數百年的人文歷史。橋墩以青石砌成,橋面鋪設成排的杉木,上面建有長廊,覆以瓦頂,還建有樓亭五座。樓亭呈方形,多角重簷,共有房檐五層,層層而上,形似寶塔,氣勢宏偉。長廊和樓亭的瓦簷、柱頭都雕花刻畫,秀麗玲瓏,頗為壯觀。

不但使觀光高度更高,而且需要遊客沿拱肋的“斜坡”走300多級臺階步行觀光,增加了觀光性、趣味性和運動性。由於盧浦大橋位於上海2010年舉辦的世博會會址的中軸線上,因此鑲嵌在盧浦大橋拱肋上的觀光平臺,是鳥瞰世博會址的最佳觀景點。

三江風雨橋

榜單中最後一個出現的中國橋樑是獨樹一幟的三江風雨橋。建於1916年,位於廣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縣,橫跨潯江,總長398米,寬16米,最高18米。因橋上建有廊和亭,既可行人,又可避風雨,故稱風雨橋。

整座橋樑不用一釘一鉚,大小條木,鑿木相吻,以榫銜接,雄偉風姿,結實牢固,猶如長龍橫臥于江面之上,承載著侗族數百年的人文歷史。橋墩以青石砌成,橋面鋪設成排的杉木,上面建有長廊,覆以瓦頂,還建有樓亭五座。樓亭呈方形,多角重簷,共有房檐五層,層層而上,形似寶塔,氣勢宏偉。長廊和樓亭的瓦簷、柱頭都雕花刻畫,秀麗玲瓏,頗為壯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