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中國航太人徐立平:在導彈和火箭上雕刻火藥的"大國工匠"

國際線上報導:說到中國的武器裝備發展, 大家可能會想到新一代預警機、艦載機、戰略核導彈等一批國產武器裝備。 它們不僅是捍衛國家安全和民族尊嚴的利器, 更是中國工業製造實力的象徵。 而在這些國之重器的背後, 是一群默默無聞的軍工匠人, 他們膽量超人, 甘於寂寞, 堅守在偏僻的軍工廠, 只為心中的報國夢。 今天, 我們帶您認識一位元在導彈和火箭上雕刻火藥的人——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廠高級技師徐立平。

固體燃料發動機是戰略戰術導彈裝備的心臟, 也是發射載人飛船火箭的關鍵部件,

它的製造有上千道工序, 要求最高的工序之一就是發動機固體燃料的微整形。 雕刻固體燃料, 其主要成分就是火藥, 極其危險, 稍有不慎蹭出火花, 就會引起燃燒, 甚至爆炸。 而徐立平就是這樣天天與火藥打交道的人。 說到這份工作的危險性, 徐立平說:“因為我們接觸這個火藥, 它一旦發生燃燒的時候, 它會產生兩三千度的高溫, 而且它燃燒的速度會非常快, 現場雖然我們也有各種逃逸通道, 但操作人員逃逸的機會還是比較渺茫的。 ”

徐立平是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廠高級技師, 他的職業是微整形。 不過, 他雕刻的不是工藝品, 而是難度更大的導彈發動機的固體燃料火藥。 燃料藥面精度是否貼合設計形狀和尺寸,

直接決定導彈能否在預定軌道達到精准射程。 中國很多戰略戰術導彈、固體火箭發動機的火藥微整形都出自徐立平這樣的技師之手。 固體發動機燃料藥面精度的最大誤差僅有0.5毫米, 而徐立平雕刻的精度不超過0.2毫米, 還沒有兩張A4紙厚, 堪稱完美。

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廠高級技師徐立平

目前, 給固體燃料火藥整形無法完全用機械來代替手工操作, 尤其在導彈和火箭上, 這在世界上都是一個難題。 火藥的威力不允許整形師出現任何紕漏, 藥面平不平, 一刀下去切多少, 都要依靠徐立平這樣的技師們自己的判斷。 徐立平說, 雕刻火藥需要掌握一個度:“多修整了以後,

那麼它的形狀和尺寸可能就不是原來設計的形狀和尺寸了, 那麼它在工作過程中, 燃燒就會不平穩, 不平穩的話就會影響發射的精度。 再嚴重一點的話, 比如內部出現了一點刀痕, 或者把火藥的表面損傷了, 那麼在燃燒過程中它這種高溫高壓的氣體壓進去以後, 它會瞬間擴大燃量, 甚至就會引起爆炸。 ”

長年一個姿勢雕刻火藥, 再加上之前的火藥中毒後遺症, 徐立平的身體變得向一側傾斜, 雙腿也一粗一細, 頭髮也掉了很多。 徐立平的妻子梁遠珍心疼丈夫, 曾建議他換個不危險的工作:“我說你這麼辛苦, 為了我和你兒子, 也把自己放到安全點的地方去, 對不對。 他好像不太捨得這裡的東西。 他每次都是說, 等我把這塊的活兒幹完再說吧。

從1987年開始從事這個行業, 30年來, 徐立平嚴格要求自己, 兢兢業業, 與最危險的火藥為伴。 在徐立平看來, 再危險的崗位都要有人去幹。 每一次看到神舟系列飛船、月球探測器嫦娥系列衛星上天, 以及新式武器走過天安門廣場, 他心中就充滿自豪感。 從一名普通技工學校畢業生成長為航太特技技師, 徐立平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大國工匠”的堅守。 徐立平說:“我覺得這代表一種精神、一種態度, 精神就是咱們對工作這種細心細緻, 對工作認真、一絲不苟, 這種精神是作為工匠的一種表現。 另外就是態度, 我認為作為我們這種基層的技術工人來說, 對待任何事情都應該對自己有個高標準嚴要求的態度, 我想任何人都可以稱之為大國工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