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節水灌溉,種植業可持續發展的甘露

整齊排列的噴灌設施

趙衛國檢查滴灌管道 宋維根 攝

張家口新聞網記者宋維根王松

我市屬於嚴重缺水地區, 特別是壩上地區, 一直以來由於地理位置、氣候情況等因素影響, 常年乾旱少雨、地表水蒸發量大。 據統計, 我市農業生產用水占總用水量的70%以上, 其中農田灌溉用水占農業生產用水的90%左右。 面對這種情況, 節水灌溉成為值得推廣的模式, 它將像遍灑雨露一樣, 以不竭的細流,

滋潤著種植業可持續發展的春天。

飄在鄉間的“智慧雲”

對於察北管理區沙溝鎮尹家村張家口菜藍子有限公司負責人趙衛國來說, 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 他種植的200畝圓白菜在當地政府的説明下, 全部採用膜下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 畝均節水50%, 省工80%, 增產10%。

“第一茬已全部銷往北京, 這第二茬再有20多天也該起了。 ”望著長勢喜人的圓白菜, 趙衛國露出了憨厚的笑容。

種菜需要大量的水。 趙衛國算了一筆賬, 土渠漫灌一畝地要80至100立方米的水, 三分之一的水都會被土渠“吃掉”。

“要是漫灌的話, 一畝地澆水撒化肥就要60到70多塊錢, 這還只是人工, 還沒說電費的事兒, 電費一畝地就要200多塊錢。 一共下來要將近300塊錢。 ”

相比漫灌,

滴灌節約了多少成本?趙衛國又算了一筆賬。

“滴灌就划算!這一畝地現在澆水就是10塊錢左右。 一畝地澆一次。 滴灌最少得7到8次。 這一畝地的電費下來就是70到80塊錢, 光電費就省了5萬元。 ”趙衛國邊彎腰檢查著滴灌管道邊說, 以前漫灌, 一次就得花七八個小時。 由於地不平, 還得人工平地, 三口井都不夠澆, 不僅費時費工, 還浪費了不少水, 自從用了這個膜下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 現在省力省水又省錢。

為了讓記者看到效果, 趙衛國讓一旁的技術人員轉動水閥開關, 不一會兒, 滴灌管靠著水壓便鼓了起來, 水肥通過灌溉設施以較小的流量準確地輸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 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其利用效率, 從而避免浪費。

同樣,

在沽源縣西辛營鄉西辛營村, 王文利承包的800畝地裡, 長滿了綠油油的菠菜和香菜, 在其上面, 整齊排列著一個個噴灌設施。 王文利輕觸噴灌開關, 千米外的水噴頭便自動打開, 均勻地澆灌著地裡的菜。

“原來種地靠大水漫灌, 至少需要10多個人, 費工費時費力。 現在800多畝水澆地只需一個人就行。 省水省電省工, 最主要是省錢。 ”王文利說, 自從當地政府幫著安裝了噴灌設施後, 相比以前人工省下了30多萬元, 電費省下了8萬多元, 畝均增產500多斤。 不但產量增高了, 大小還特別均勻, 商家很喜歡。

省水省力省錢, 從這樣的一組資料, 就可以看出壩上農民參與高效節水的積極性。

1/212下一頁尾頁

本文導航

第1頁:節水灌溉, 種植業可持續發展的甘露第2頁:節水灌溉,
種植業可持續發展的甘露(2)

[責任編輯:楊舒帆]

節水灌溉實現多贏

根據市水務局統計資料分析, 自2000年以來, 壩上地區地表水供水量及其占總供水量的比重總體呈下降趨勢, 地下水供水承擔了該地區的主要供水任務。 其中, 農業用水量占總用水量的79.7%, 農業用水主要來源於農田機井抽取的地下水。 鑒於當前我市的水資源狀況, 高效節水灌溉應用在我市顯得尤為迫切。 截至2015年底, 全市灌溉面積417.33萬畝, 節水灌溉面積達283.26萬畝, 高效節水面積達106.98萬畝, 其中壩上高效節水面積80.55萬畝, 壩下高效節水面積26.43萬畝。

北京冀雨智慧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涉足水肥一體化這一領域有兩年時間, 作為本地水肥一體化的龍頭企業, 坐落在沽源縣長梁鄉的冀雨科技智慧農業示範園區5000畝地全部實現了水肥一體化,配兌好的肥液與灌溉水通過專業設備形成滴灌,均勻、定時、定量,浸潤到作物根部。日前,公司還承辦了在沽源縣舉行的京津冀水肥一體化產業創新聯盟成立大會暨現代農業水肥一體化技術培訓會。

“單拿馬鈴薯來說,原先一個生長季一畝地需要澆350方水,應用水肥一體化技術之後,現在一畝只需要200方左右的水就夠了。”冀雨智慧農業總經理趙致鈞說:“水肥一體化可以提高灌溉用水效率,方便靈活準確地控制施肥數量和時間。根據作物需求營養規律進行針對性施肥,做到精准施肥,增產幅度可達30%以上。此外,還將大大節省施肥用工。”

“當前,農業發展面臨的資源環境約束越來越大,大水漫灌的澆地方式已經遠遠不能適應需要,不節水、成本高。積極推廣壩上地區節水灌溉技術應用,是未來農業發展的大趨勢。”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十二五”期間,我市發展節水灌溉面積136.58萬畝。今年6月,市政府辦公室印發的《關於嚴格控制壩上地區新增農業灌溉機井的通知》,對維護壩上地區地下水資源可持續利用、進一步遏制壩上地區地下水超采提出了明確要求。

綜合治理成效顯著2016年以來,為有效解決農業

生產對地下水需求較大的問題,我市加快推進全市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試點工作,編制完成了《張家口市2016年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水肥一體化專案實施方案》,將以膜下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應用推廣為重點,兼顧其它節水灌溉方式的水肥一體化技術應用推廣,全面提高建設區域節水灌溉水肥一體化技術應用推廣面積和水準,力求通過項目建設,實現糧食作物每畝節水60方、蔬菜作物每畝節水200方的目標,全面提高壩上地區節水灌溉水肥一體化技術應用推廣面積和水準,進一步減少壩上地區地下水開採使用量,使壩上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取得明顯成效。

市財政局農業處副處長徐劍男介紹,2016年,我市被列入全省地下水超采治理試點,爭取中央資金1.2億多元,用於發展壩上地區水利建設,專案涉及張北縣、尚義縣、沽源縣、塞北管理區的共33個鄉鎮119個村,全年共發展高效節水灌溉面積9.6萬畝,灌溉水利用係數由現狀的0.70提高到0.85以上,減少地下水開採量827萬m3/年。其中滴灌9.52萬畝,噴灌0.08萬畝。此外,中央投入專項資金1.9億多元,在張北縣、沽源縣、尚義縣、察北管理區、塞北管理區五縣區,實施水肥一體化專案建設13.1萬畝,該專案的實施可進一步擴大馬鈴薯等糧食作物和蔬菜作物的水肥一體化技術推廣面積,同時進一步減少建設區域地下水開採使用量,對壩上地區農業可持續發展、生態環境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截止目前,壩上地區地下水超采試點綜合治理完成既定任務,水利項目建設完成後,項目區灌溉水利用係數由0.7提高至0.85以上,每年可減少地下水開採量827萬方。

如今,通過共同努力,我市壩上地區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專案總體進展順利,如沽源縣石門子村專案區發展高效節水灌溉3200畝,工程網、監測網相輔相成,通過灌溉方式的改變及科學種植,畝均節水80多方,馬鈴薯畝均產量達到3至4.5噸,畝均增收1000多元,取得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雙贏。張北縣黑麻胡村發展膜下滴灌300畝,工程標準高,品質好,項目實施後,年均節水總量3.6萬立方米,蔬菜畝均增產1000公斤,使該村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得到顯著提升。

“好技術還要推廣好,要建立健全基層水利服務體系,為節水技術推廣提供支撐。”在徐劍男看來,農業節水還有較大發展潛力,節水灌溉不僅僅是省下了水,同時,對實現綠色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坐落在沽源縣長梁鄉的冀雨科技智慧農業示範園區5000畝地全部實現了水肥一體化,配兌好的肥液與灌溉水通過專業設備形成滴灌,均勻、定時、定量,浸潤到作物根部。日前,公司還承辦了在沽源縣舉行的京津冀水肥一體化產業創新聯盟成立大會暨現代農業水肥一體化技術培訓會。

“單拿馬鈴薯來說,原先一個生長季一畝地需要澆350方水,應用水肥一體化技術之後,現在一畝只需要200方左右的水就夠了。”冀雨智慧農業總經理趙致鈞說:“水肥一體化可以提高灌溉用水效率,方便靈活準確地控制施肥數量和時間。根據作物需求營養規律進行針對性施肥,做到精准施肥,增產幅度可達30%以上。此外,還將大大節省施肥用工。”

“當前,農業發展面臨的資源環境約束越來越大,大水漫灌的澆地方式已經遠遠不能適應需要,不節水、成本高。積極推廣壩上地區節水灌溉技術應用,是未來農業發展的大趨勢。”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十二五”期間,我市發展節水灌溉面積136.58萬畝。今年6月,市政府辦公室印發的《關於嚴格控制壩上地區新增農業灌溉機井的通知》,對維護壩上地區地下水資源可持續利用、進一步遏制壩上地區地下水超采提出了明確要求。

綜合治理成效顯著2016年以來,為有效解決農業

生產對地下水需求較大的問題,我市加快推進全市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試點工作,編制完成了《張家口市2016年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水肥一體化專案實施方案》,將以膜下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應用推廣為重點,兼顧其它節水灌溉方式的水肥一體化技術應用推廣,全面提高建設區域節水灌溉水肥一體化技術應用推廣面積和水準,力求通過項目建設,實現糧食作物每畝節水60方、蔬菜作物每畝節水200方的目標,全面提高壩上地區節水灌溉水肥一體化技術應用推廣面積和水準,進一步減少壩上地區地下水開採使用量,使壩上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取得明顯成效。

市財政局農業處副處長徐劍男介紹,2016年,我市被列入全省地下水超采治理試點,爭取中央資金1.2億多元,用於發展壩上地區水利建設,專案涉及張北縣、尚義縣、沽源縣、塞北管理區的共33個鄉鎮119個村,全年共發展高效節水灌溉面積9.6萬畝,灌溉水利用係數由現狀的0.70提高到0.85以上,減少地下水開採量827萬m3/年。其中滴灌9.52萬畝,噴灌0.08萬畝。此外,中央投入專項資金1.9億多元,在張北縣、沽源縣、尚義縣、察北管理區、塞北管理區五縣區,實施水肥一體化專案建設13.1萬畝,該專案的實施可進一步擴大馬鈴薯等糧食作物和蔬菜作物的水肥一體化技術推廣面積,同時進一步減少建設區域地下水開採使用量,對壩上地區農業可持續發展、生態環境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截止目前,壩上地區地下水超采試點綜合治理完成既定任務,水利項目建設完成後,項目區灌溉水利用係數由0.7提高至0.85以上,每年可減少地下水開採量827萬方。

如今,通過共同努力,我市壩上地區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專案總體進展順利,如沽源縣石門子村專案區發展高效節水灌溉3200畝,工程網、監測網相輔相成,通過灌溉方式的改變及科學種植,畝均節水80多方,馬鈴薯畝均產量達到3至4.5噸,畝均增收1000多元,取得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雙贏。張北縣黑麻胡村發展膜下滴灌300畝,工程標準高,品質好,項目實施後,年均節水總量3.6萬立方米,蔬菜畝均增產1000公斤,使該村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得到顯著提升。

“好技術還要推廣好,要建立健全基層水利服務體系,為節水技術推廣提供支撐。”在徐劍男看來,農業節水還有較大發展潛力,節水灌溉不僅僅是省下了水,同時,對實現綠色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