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玉米上市在即,專家分析今年行情!擇機售糧是良策!

玉米收儲制度改革已一年有餘, 今年玉米去庫存效果明顯、好於預期。 3月份以來, 國內玉米價格連續5個月反彈。 7月中旬之後, 受臨儲玉米出庫、市場供給增加影響, 玉米價格回落。

眼下, 東北地區農戶手中的餘糧見底, 南方地區新季玉米即將上市, 玉米市場將有怎樣的變化, 糧農有著怎樣的預期, 該做何打算?今天小編為您帶來吉林省種糧大戶的答案以及業內專家的分析預測。

簽訂單促加工 就地轉化去庫存

今年, 吉林省農民能在玉米價格低迷中提前將糧食賣出, 主要得益於吉林省出臺的政策和辦法,

這些政策和辦法最大限度減少了農民的損失。 今年, 吉林省糧食局承擔了“銷售和加工轉化糧食500億斤以上”的工作任務和目標。

近年來, 吉林省立足加工優勢, 擴大玉米省內就地轉化能力。 當地多元化引導農民和種糧大戶、合作社順應玉米收儲制度改革形勢, 積極落實國家玉米深加工和飼料加工企業獎補政策, 發揮本省深加工產能優勢, 擴大就地轉化數量, 並對全省玉米深加工企業和飼料企業給予相應補貼。

科學儲存外運外銷價格回歸理性

新糧上市伊始, 玉米價格會出現一小波上漲, 為了幫助農民及時賣出玉米、保證收購期玉米的外運外銷, 吉林省糧食局積極引導社會多元主體入市經營, 與瀋陽鐵路局建立鐵路運輸保障協調機制。

同時, 吉林省還設立了糧食公路運輸快速通道, 實行玉米外銷整車運輸免收高速公路通行費政策, 有效降低運輸成本。 此外, 吉林省糧食局還跟蹤落實產銷區簽訂的合作協定, 鼓勵企業快購快銷、見利就走, 擴大市場糧經營。

據瞭解, 吉林省玉米運至廣東銷區價格在0.80~0.86元/斤, 與美國進口玉米到港價格基本持平, 玉米價格回歸到相對合理水準, 進口玉米價格優勢不再, 有效緩解了國外玉米及替代品進口對國內市場的衝擊。

調結構搶先機種糧戶期待行情好轉

從吉林省糧食局瞭解到, 按照目前玉米市場價格每斤0.7~0.75元計算, 種植玉米投入產出基本持平或略有盈餘, 優勢主產區盈餘較多些, 收益主要體現為玉米生產者補貼。

“今年合作社種植的大部分玉米還是要走市場。 ”在被問及今年的銷售計畫時, 薛耀輝說出了自己的打算, “照去年的情況看, 剛開始上市的時候賣價能好一些, 所以我們今年要搶一搶這個時間段的市場。 ”

“我們合作社今年買了6架無人機,

主要是對玉米進行防病、防蟲、矮化、營養作業。 ”侯玉成說, “我們松嫩平原是玉米之鄉, 我對種植玉米始終抱有希望。 ”

專家分析

玉米價格穩中趨弱下跌空間不大

科學存儲擇機售糧增加收益

新玉米上市後, 市場供應將進一步增加,

價格將面臨季節性下行壓力。 但與往年不同的是, 今年新玉米上市後市場價格不會出現斷崖式下跌, 總體價格可能略高於去年。

形成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

一是玉米市場機制已經確立, 類似去年取消臨時收儲那樣的重大利空因素不會再現, 市場主體入市收購心態和積極性將明顯好於往年。

二是當前價格已處於歷史低位, 不存在大幅下跌的空間。

三是今年年度產需有望實現基本平衡, 階段性供大於求的矛盾有望緩解。 一方面, 玉米麵積繼續調減, 預計產量也將隨之下降。 另一方面, 消費需求明顯上升。 今年玉米深加工企業開工率明顯上升, 生豬養殖恢復增長, 畜禽等其他養殖業持續發展, 飼料消費也呈增長態勢。 產量下降,消費增長,將使供大於求的局面得到改觀,對價格有一定支撐作用。

四是新玉米上市季節國家將暫停臨儲玉米拍賣。為保護農民利益,國家明確臨儲玉米拍賣的原則是在收購季節不打壓市場。因此,臨儲玉米拍賣一般是在玉米收購季節結束後啟動,新玉米大量上市前結束。比如,2016年臨儲玉米拍賣5月底開始,10月中旬結束。今年臨儲拍賣5月初開始,預計10月中旬以前將停止拋售。

五是為應對市場價格過度下跌以及“賣糧難”,國家有較成熟的應對預案。當出現價格過度下跌或“賣糧難”時,國家會啟動儲備玉米輪換,並加強金融服務,確保新糧收購資金充足並落實到位,甚至還可能對加工企業出臺補貼等扶持政策,支援市場主體入市收購。但鑒於國家龐大的玉米庫存壓力,今年新玉米上市價格也不大可能大幅上漲,對玉米價格的預期不宜過高。

擇機售糧保障種植收益

新玉米上市後,為增加收益,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建議農民朋友根據自身條件擇機售糧。

一是錯峰售糧。新玉米集中上市期間,價格一般較低,收購商壓級壓價現象較多,東北產區通常在元旦至春節前集中上市,應儘量避免在這段時間售糧。

二是根據不同條件選擇售糧策略。不易保存或沒有存儲條件的玉米應適時出售;有倉儲條件的農戶,可以根據市場行情靈活把握銷售策略。一般在收購季節結束後市場價格會出現一波上漲行情,有條件的農戶可以存儲到來年4月份以後出售。

三是訂單售糧。農戶可與用糧企業、合作社等提前簽訂收購合同,企業、合作社一般會提供從種子到生產技術和收購的“一條龍”服務,不僅產量有保障,價格一般也較高。

四是改善存儲條件。目前,農戶存糧設施普遍較差,東北地區許多農戶還是“地趴糧”,黴變鼠害不僅造成產後損失,也往往迫使農民在上市高峰低價銷售,市場風險較大。建議農民朋友多建“玉米樓子”,國家實施農戶科學儲糧工程,對農戶建設規範的“玉米樓子”有一定補貼,農戶可積極申請。暫時無法建“玉米樓子”的農戶也應儘量合理存放,採取措施避免雨雪滲入,保持通風條件,降低黴變風險。種糧大戶、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還可申請扶持政策,興建倉儲、烘乾等設施設備。

產量下降,消費增長,將使供大於求的局面得到改觀,對價格有一定支撐作用。

四是新玉米上市季節國家將暫停臨儲玉米拍賣。為保護農民利益,國家明確臨儲玉米拍賣的原則是在收購季節不打壓市場。因此,臨儲玉米拍賣一般是在玉米收購季節結束後啟動,新玉米大量上市前結束。比如,2016年臨儲玉米拍賣5月底開始,10月中旬結束。今年臨儲拍賣5月初開始,預計10月中旬以前將停止拋售。

五是為應對市場價格過度下跌以及“賣糧難”,國家有較成熟的應對預案。當出現價格過度下跌或“賣糧難”時,國家會啟動儲備玉米輪換,並加強金融服務,確保新糧收購資金充足並落實到位,甚至還可能對加工企業出臺補貼等扶持政策,支援市場主體入市收購。但鑒於國家龐大的玉米庫存壓力,今年新玉米上市價格也不大可能大幅上漲,對玉米價格的預期不宜過高。

擇機售糧保障種植收益

新玉米上市後,為增加收益,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建議農民朋友根據自身條件擇機售糧。

一是錯峰售糧。新玉米集中上市期間,價格一般較低,收購商壓級壓價現象較多,東北產區通常在元旦至春節前集中上市,應儘量避免在這段時間售糧。

二是根據不同條件選擇售糧策略。不易保存或沒有存儲條件的玉米應適時出售;有倉儲條件的農戶,可以根據市場行情靈活把握銷售策略。一般在收購季節結束後市場價格會出現一波上漲行情,有條件的農戶可以存儲到來年4月份以後出售。

三是訂單售糧。農戶可與用糧企業、合作社等提前簽訂收購合同,企業、合作社一般會提供從種子到生產技術和收購的“一條龍”服務,不僅產量有保障,價格一般也較高。

四是改善存儲條件。目前,農戶存糧設施普遍較差,東北地區許多農戶還是“地趴糧”,黴變鼠害不僅造成產後損失,也往往迫使農民在上市高峰低價銷售,市場風險較大。建議農民朋友多建“玉米樓子”,國家實施農戶科學儲糧工程,對農戶建設規範的“玉米樓子”有一定補貼,農戶可積極申請。暫時無法建“玉米樓子”的農戶也應儘量合理存放,採取措施避免雨雪滲入,保持通風條件,降低黴變風險。種糧大戶、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還可申請扶持政策,興建倉儲、烘乾等設施設備。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