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國國際學校氾濫 背後藏著玄機

中國國際教育網訊:近年來, 民辦教育在我國蓬勃發展, 據2016年全國教育事業統計公報資料顯示, 全國共有各級各類民辦學校17.10萬所, 比2015年增加8253所;招生1640.28萬人, 比2015年增加3.37萬人;各類教育在校生達4825.47萬人, 比2015年增加253.85萬人。 在這樣旺盛的需求之下, 開設國際課程的中國學校數量以及海外學校開設中國分校的數量正在不斷攀升。 儘管學費高昂, 中國學生在國際學校就讀的比例仍在不斷上升。 至2017 年中國國際學校招收學生人數將達到24.46 萬人, 年複合增速達11.3%。 在中國, 這是國際學校發展的一片神奇熱土。

事實上, 我國教育法中並沒有出現“國際學校”一詞。 國際學校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出現在使館區與外籍人士集中區, 原本針對外籍人士。 但現在, 針對外籍人士的“國際學校”、私立的“國際學校”和國內公立名校的“國際學校”, 都在努力搶佔中國的基礎教育市場。

“國際學校”稱呼具有一定泛化,

廣義上的國際學校大致分為三種不同的類型

(1)第一種是指為在華的外籍人士(包括國籍為外籍的華人)子女開辦的國際學校, 這一類是最純正的國際學校, 在校生基本全部為外籍學生, 如德威、威靈頓等學校, 狹義上的國際學校實際上只是指這一類學校。

(2)第二種是公立學校開辦的國際班, 如清華附中國際部、復旦附中國際部等, 這一類實際是公立學校內開辦的班級, 其學生絕大部分為中國學生, 教學大綱以國際化教育為導向, 採取英文或其他外語等進行雙語授課, 學生大部分會選擇在本科階段出國, 但其學生也可參加中國高考。 近年來, 公立學校的國際班在政策上有所收縮, 未來這種類型的班級或將在一定程度上減少。

(3)以出國留學為導向的民辦學校, 廣義上大部分所謂的“國際學校”是這一類學校, 大部分社會資本包括上市公司介入的國際學校主要也是這一類學校, 此類學校以中國學生為主要招生對象, 採取國際化課程體系, 包括 IB、AP、加拿大 BC等課程體系, 但同樣兼顧國內教學體系, 學生大部分會選擇本科階段出國, 但也有學生參加中國高考, 楓葉學校、凱文學校(中泰橋樑旗下)、平和雙語學校等均屬於此類國際學校。 本文論述重點也是此類民辦國際學校。

中國國際學校遍地開花的10年。 70後成為父母群體的主體, 他們普遍整體素質較高, 對於孩子的教育從眼界到想法乃至經濟實力都達到了空前的高度,

同時, 社會對教育的重視增加, 公立學校的教育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 另一方面, 70後父母對於中國應試教育的切身感受使得他們更渴望改變下一代的教育成長路徑, 於是對於國際化教育的需求變得尤為強烈, 公立國際班, 民辦國際學校各種類型的國際學校開始在中國大型城市甚至二三線城市生根發芽。

搶灘中國市場

雲穀學校總投資近13億元。 據瞭解, 雲穀學校是一所15年制(幼稚園到高中)的國際學校, 學校總建築面積20萬平方米, 總投資近13億元。 該校包括幼稚園18個班, 小學60個班, 初中30個班, 高中30個班, 能滿足3000人同時就學。 馬雲稱其為“浙江第一”, “全國唯一”。

華為造“天價”兒童遊樂設備。 華為與清華附中合作舉辦的國際學校——愛為書院。

愛為書院的招生對象為幼稚園至12年級的學生, 學段劃分為:3-5歲混齡幼兒班、學前班, 1-5年級小學, 6-8年級初中, 9-12年級高中。 2017年第一屆, 愛為書院計畫招收3-5歲混齡班、學前班、小學1-5年級班和初中6-7年級班。 學校的收費計畫是18-25萬元。

博實樂(原碧桂園教育)以7874萬元收購加誠博教21%股份。 成為加誠博教股東。 加誠博教是全球領先的國際教育資源和服務提供者, 在美國, 加拿大, 越南, 中國16個城市提供服務。 加誠博教與美國, 加拿大, 澳大利亞, 英國, 紐西蘭, 新加坡, 愛爾蘭等國家3000多所大學和中學建立了直接合作和代理關係, 將海外優質的教育資源引進國內, 為國際教育全產業鏈提供資源和服務。

貝拉國際教育獲千萬元A輪融資。 國際高中教育品牌貝拉國際教育在北京召開發佈會, 宣佈獲得數千萬元A輪融資,估值3億,本輪融資由中文線上文化教育產業基金領投。貝拉國際教育未來三年還將打造三個旗艦學校,形成北京一所,上海兩所,珠三角一所的規模。

皖新傳媒近日與英國德比郡萊普頓國際學校考慮在中國以“萊普頓”的品牌和名義建立雙課程民辦學校。雙方確定選址於十八聯圩(位於合肥東部),擬建立一個K1-13年級的寄宿學校。雙方在簽署正式法律檔後,將使用“萊普頓”作為名稱建立學校共同運營。

大連楓葉教育集團和海南國科園實驗學校日前達成合併協定。目前已完成學校名稱變更,正式成立海南楓葉國際學校。

合肥市國土局獲悉,合肥市包河區或將引進一所國際化的學校。包河區錦繡大道以南、黑龍江路以東119.15畝教育科研用地,規劃建設總建築面積不低於5.5萬平方米的學校,學校建成後全部自持。競得人須在土地成交後1年內引進1所國際學校(含幼稚園、小學、初中、寄宿制高中)入駐本地塊。

蛇口再添一所K 12國際學校,慧昇書院科學高中建校啟動儀式7月2日舉行,今年將從深圳中考生中錄取200人,同時招收少量小一和初一新生,實行漢英雙語全科教學。

合肥上海世界外國語學校規劃圖曝光。規劃用地86742平米,總建面約7.3萬平。擬建設幼稚園、小學、初中及高中教學樓、行政樓、藝術樓等。計畫于2019年9月開學。

新疆華淩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投資17億、可容納6000名學生的華淩國際學校正式開工,計畫2018年9月投入使用。華淩國際學校將是首府教學面積最大、規模最大、涵蓋最廣、投資最大的民營學校,學校的開工建設標誌著華淩正式進軍教育產業。

2017年8月4日下午,“與名師面對面”——知名教育家李烈校長座談會暨金融街巽寮灣教育專案簽約儀式在廣東惠東巽寮灣海公園度假酒店成功召開。該會議透露,繼惠東稔山的十裡銀灘國際學校後,惠州惠東再添2所巽寮灣國際學校。

8月11日,由英國倫敦聖登仕庭學院與浙江信達教育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合作的“登仕廷幼教”龍井幼稚園專案的簽約儀式在浙江杭州舉行。該合作協定的簽署,預示著英國“登仕廷幼教”將落戶杭州。據悉,“登仕廷幼教”龍井幼稚園將引進英國國家早期教育綱要體系(下稱“EYFS”),鼓勵學生學習的同時發掘各自的潛能,希望每個學生能具有足夠的能力去面對未來的生活。

廈門市教育局8月2日發佈消息,廈門市第三所外籍人員子女學校獲准正式設立。“廈門協同(CONCORDIA)外籍人員子女學校”九月份就要開辦。

7月31日上午,由昆明西山區政府和北京市朝陽區芳草地國際學校、北京芳草地教育科學研究院合作開辦的西山區芳草地國際學校正式揭牌

瑞士萊蒙尼亞學院和中國華師大二附中攜手開展課程合作,在瑞士萊蒙尼亞阿爾特多夫校區建立“華師大二附中-萊蒙尼亞國際IB班”。

市場空間

2013年,教育部出臺《高中階段國際專案暫行管理辦法》草案,明確要對各類高中“國際部”和“國際班”,從招生、收費等方面予以規範,對部分不符合規定的“國際班”進行清理或轉制。公辦國際班管制趨嚴,民辦國際學校迎發展良機。2013年教育部出臺《高中階段國際專案暫行管理辦法》後,公辦國際班管制趨嚴,數量同比增速明顯下滑,由12年11.46%下滑到16年0.45%,其在三類學校數量的占比也由2012年的46.8%下降至2016年的30.4%;而民辦國際學校迎來發展良機,同比增速穩步上升,預計未來學校數量增速將不低於10%。

從資料看,2013年教育部明確表示將對各種形式的公辦國際專案進行規範後,公辦學校國際班增速明顯下滑,至2015年已經下滑到 0.45%;而民辦國際學校同比增速穩步上升,2015年增速達到53.13%。

從政策端看,2013年後,各地目前基本上已經停止了合作辦學方式成立的公立學校國際部的審批,老專案的招生人數也在嚴格控制,使得公立學校國際部發展受限。就國際學校來說,目前民辦國際學校還處於供不應求狀態,報名人數遠超招生人數,錄取率較低,相比于國際班,民辦國際學校擁有獨立的校園基礎設施,學校擁有較大的自主權高比例的國際教師資源,也保證了與海外較為接近的教學水準。

公立高中國際班轉型民辦對規範國際教育整個行業發展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一方面,民辦國際學校相對公立學校所受行政束縛更少一些,學校自主權更大,有利於實現模式創新、機制創新;另一方面,公辦學校國際班的剝離和審批限制會極大促進其向民辦轉型,且目前已有部分優質專案成功實踐。

收入越高的家庭越重視子女教育。中國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迅速增長,已由2000 年的6280 元增加到2014 年28843 元,年複合增長率11.5%。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長使得家庭有意願且有能力負擔公立基礎教育之外的教育方式。

中產教育成為國際教育消費的主力軍。在十年前,多數中國人對於國際學校的理解還停留在“貴族學校”的階段,學生家庭多是富裕階層,對於國際學校的學費和開銷承受力較強。而近十年來,中國中產階層的擴大也使得越來越多的家庭將國際學校作為孩子上學的選擇。據瑞士投行瑞信發佈的《2015年全球財富報告》,中國中產階級人數達到1.09億名,位居全球之首。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中產階層群體的擴大推動了國際學校市場的發展,從2005年到2014十年的時間,新增國際學校超過400所,國際學校也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我國傳統應試教育並不注重學生興趣愛好的培養,不太重視藝術與體育等副科的發展,學生缺乏創造力,同時,國內學生基本對自身職業規劃少有考慮,甚至有的在大學畢業之前也不知道自己想要從事什麼職業,對前途較為茫然。國際學校教育觀念都是國際通行教育方式,以開發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啟發學生的創造力和動手能力,針對學生的興趣培養、身心健康以及今後的職業規劃和價值觀形成都大有裨益。

教育國際過大勢所趨。經濟全球化的深入使得世界各國交流日益頻繁,人力資源的跨國流動也成為常態,教育國際化已成為一種全球性趨勢。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充分利用國內與國際教育資源,優化配臵本國人力資源,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國際型人才是世界各國政府教育戰略的重要目標。

出國留學優勢凸顯+一線城市學區房過熱,國際學校滲透率有望進一步提升。低齡化出國留學漸成主流帶來對國際學校的巨大增量需求;家庭收入的提高促進消費進一步升級;國際學校重視素質教育,迎合中產以上家庭教育理念的升級趨勢;一線城市戶口指標收緊且獲取難度加大、學區房過熱;這些因素均促進更多有條件的家庭讓孩子接受國際教育。

關注“中國國際教育網”官方網站(http://www.ieduchina.com/)獲取更多國際學校資訊,各國際學校招生,入讀,考試和國際課程培訓,留學直通車服務,請聯繫:400-900-8516,您可以得到您想知道的一切。

宣佈獲得數千萬元A輪融資,估值3億,本輪融資由中文線上文化教育產業基金領投。貝拉國際教育未來三年還將打造三個旗艦學校,形成北京一所,上海兩所,珠三角一所的規模。

皖新傳媒近日與英國德比郡萊普頓國際學校考慮在中國以“萊普頓”的品牌和名義建立雙課程民辦學校。雙方確定選址於十八聯圩(位於合肥東部),擬建立一個K1-13年級的寄宿學校。雙方在簽署正式法律檔後,將使用“萊普頓”作為名稱建立學校共同運營。

大連楓葉教育集團和海南國科園實驗學校日前達成合併協定。目前已完成學校名稱變更,正式成立海南楓葉國際學校。

合肥市國土局獲悉,合肥市包河區或將引進一所國際化的學校。包河區錦繡大道以南、黑龍江路以東119.15畝教育科研用地,規劃建設總建築面積不低於5.5萬平方米的學校,學校建成後全部自持。競得人須在土地成交後1年內引進1所國際學校(含幼稚園、小學、初中、寄宿制高中)入駐本地塊。

蛇口再添一所K 12國際學校,慧昇書院科學高中建校啟動儀式7月2日舉行,今年將從深圳中考生中錄取200人,同時招收少量小一和初一新生,實行漢英雙語全科教學。

合肥上海世界外國語學校規劃圖曝光。規劃用地86742平米,總建面約7.3萬平。擬建設幼稚園、小學、初中及高中教學樓、行政樓、藝術樓等。計畫于2019年9月開學。

新疆華淩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投資17億、可容納6000名學生的華淩國際學校正式開工,計畫2018年9月投入使用。華淩國際學校將是首府教學面積最大、規模最大、涵蓋最廣、投資最大的民營學校,學校的開工建設標誌著華淩正式進軍教育產業。

2017年8月4日下午,“與名師面對面”——知名教育家李烈校長座談會暨金融街巽寮灣教育專案簽約儀式在廣東惠東巽寮灣海公園度假酒店成功召開。該會議透露,繼惠東稔山的十裡銀灘國際學校後,惠州惠東再添2所巽寮灣國際學校。

8月11日,由英國倫敦聖登仕庭學院與浙江信達教育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合作的“登仕廷幼教”龍井幼稚園專案的簽約儀式在浙江杭州舉行。該合作協定的簽署,預示著英國“登仕廷幼教”將落戶杭州。據悉,“登仕廷幼教”龍井幼稚園將引進英國國家早期教育綱要體系(下稱“EYFS”),鼓勵學生學習的同時發掘各自的潛能,希望每個學生能具有足夠的能力去面對未來的生活。

廈門市教育局8月2日發佈消息,廈門市第三所外籍人員子女學校獲准正式設立。“廈門協同(CONCORDIA)外籍人員子女學校”九月份就要開辦。

7月31日上午,由昆明西山區政府和北京市朝陽區芳草地國際學校、北京芳草地教育科學研究院合作開辦的西山區芳草地國際學校正式揭牌

瑞士萊蒙尼亞學院和中國華師大二附中攜手開展課程合作,在瑞士萊蒙尼亞阿爾特多夫校區建立“華師大二附中-萊蒙尼亞國際IB班”。

市場空間

2013年,教育部出臺《高中階段國際專案暫行管理辦法》草案,明確要對各類高中“國際部”和“國際班”,從招生、收費等方面予以規範,對部分不符合規定的“國際班”進行清理或轉制。公辦國際班管制趨嚴,民辦國際學校迎發展良機。2013年教育部出臺《高中階段國際專案暫行管理辦法》後,公辦國際班管制趨嚴,數量同比增速明顯下滑,由12年11.46%下滑到16年0.45%,其在三類學校數量的占比也由2012年的46.8%下降至2016年的30.4%;而民辦國際學校迎來發展良機,同比增速穩步上升,預計未來學校數量增速將不低於10%。

從資料看,2013年教育部明確表示將對各種形式的公辦國際專案進行規範後,公辦學校國際班增速明顯下滑,至2015年已經下滑到 0.45%;而民辦國際學校同比增速穩步上升,2015年增速達到53.13%。

從政策端看,2013年後,各地目前基本上已經停止了合作辦學方式成立的公立學校國際部的審批,老專案的招生人數也在嚴格控制,使得公立學校國際部發展受限。就國際學校來說,目前民辦國際學校還處於供不應求狀態,報名人數遠超招生人數,錄取率較低,相比于國際班,民辦國際學校擁有獨立的校園基礎設施,學校擁有較大的自主權高比例的國際教師資源,也保證了與海外較為接近的教學水準。

公立高中國際班轉型民辦對規範國際教育整個行業發展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一方面,民辦國際學校相對公立學校所受行政束縛更少一些,學校自主權更大,有利於實現模式創新、機制創新;另一方面,公辦學校國際班的剝離和審批限制會極大促進其向民辦轉型,且目前已有部分優質專案成功實踐。

收入越高的家庭越重視子女教育。中國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迅速增長,已由2000 年的6280 元增加到2014 年28843 元,年複合增長率11.5%。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長使得家庭有意願且有能力負擔公立基礎教育之外的教育方式。

中產教育成為國際教育消費的主力軍。在十年前,多數中國人對於國際學校的理解還停留在“貴族學校”的階段,學生家庭多是富裕階層,對於國際學校的學費和開銷承受力較強。而近十年來,中國中產階層的擴大也使得越來越多的家庭將國際學校作為孩子上學的選擇。據瑞士投行瑞信發佈的《2015年全球財富報告》,中國中產階級人數達到1.09億名,位居全球之首。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中產階層群體的擴大推動了國際學校市場的發展,從2005年到2014十年的時間,新增國際學校超過400所,國際學校也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我國傳統應試教育並不注重學生興趣愛好的培養,不太重視藝術與體育等副科的發展,學生缺乏創造力,同時,國內學生基本對自身職業規劃少有考慮,甚至有的在大學畢業之前也不知道自己想要從事什麼職業,對前途較為茫然。國際學校教育觀念都是國際通行教育方式,以開發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啟發學生的創造力和動手能力,針對學生的興趣培養、身心健康以及今後的職業規劃和價值觀形成都大有裨益。

教育國際過大勢所趨。經濟全球化的深入使得世界各國交流日益頻繁,人力資源的跨國流動也成為常態,教育國際化已成為一種全球性趨勢。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充分利用國內與國際教育資源,優化配臵本國人力資源,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國際型人才是世界各國政府教育戰略的重要目標。

出國留學優勢凸顯+一線城市學區房過熱,國際學校滲透率有望進一步提升。低齡化出國留學漸成主流帶來對國際學校的巨大增量需求;家庭收入的提高促進消費進一步升級;國際學校重視素質教育,迎合中產以上家庭教育理念的升級趨勢;一線城市戶口指標收緊且獲取難度加大、學區房過熱;這些因素均促進更多有條件的家庭讓孩子接受國際教育。

關注“中國國際教育網”官方網站(http://www.ieduchina.com/)獲取更多國際學校資訊,各國際學校招生,入讀,考試和國際課程培訓,留學直通車服務,請聯繫:400-900-8516,您可以得到您想知道的一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