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旅遊“啄木鳥”急壞旅行社

遊客臥底式打假, 旅遊不看風景, 只收集旅行社違規證據, 事後向旅遊部門投訴拿賠償。 近期, 瀋陽出現一批“打假遊人”, 有旅行社認為, “打假遊人”以獲利為目的, 涉嫌敲詐。 而一些遊客則點贊, 認為他們形成有效監督。

職業打假成行業“剋星”

5月20日, “打假遊人”武善保參加了瀋陽光輝旅行社的“營口溫泉一日遊”。 一路上, 他與大巴司機和導遊聊天, 詢問大巴車有沒有營運執照、導遊是否有導遊證等等, 並全程拍照。 3天后, 他以旅行社宣傳溫泉治療疾病功效過於誇大、承諾“露天溫泉”實為“室內溫泉”、因年齡超過60歲加收團款20元三條為由,

投訴到旅遊局。 經協商, 瀋陽光輝旅行社賠償其2200元。

瀋陽市旅遊業商會會長於波介紹, 瀋陽市多家旅行社已將33名“打假遊人”納入接待“黑名單”, 實際上, “打假遊人”的人數比這還多。

一些遊客說, “打假遊人”的出現, 就是因為部分旅行社確實有違規行為。 瀋陽市民胡小雨說, “打假遊人”既幫助了遊客維權, 也是對旅行社的警示, 能促進旅行社改進服務品質。

臥底維權是否涉嫌敲詐

有旅行社質疑“打假遊人”的動機。 昆明市旅行社行業協會會長朱伯威說, 有的人同樣一條線路, 一模一樣的名字和身份證一個月來三次, 而且每次都私下“威脅”旅行社要錢。 在昆明從事旅遊業多年的張南(化名)說, 所謂“打假遊人”一旦得手會樂此不疲,

他們通常以團隊形式, 不是真正體驗旅遊, 而是找各種污點, 有專業律師團隊協作, 在行程結束後拿著舉報材料找旅行社要錢。

淨化市場還得部門先行

旅遊投訴集中于旅行社和導遊, 反映出旅遊市場的痼疾。 天津允公律師事務所合夥人易天祥說, 消費者有權對提供的服務進行監督、要求按照約定提供產品和服務、向相關機構進行投訴。

雲南淩雲律師事務所副主任孫文傑說, “以營利為目的”的打假與消費者權益保護無關。 遼寧省社科院研究員張思甯認為, “職業打假”不應該只為自己維權, 而是維權之後, 推進制度建設, 這樣的打假才能起到真正的維權和監督作用。

專家認為, 旅遊市場要健康發展,

監管要走在“啄木鳥”前面。 只有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對行業進行完善的、有力的監管, “啄木鳥”才會淡出視線。

據新華社瀋陽8月24日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