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驚險」少年服毒昏迷,生死線上佛中醫急診科力挽狂瀾保康復

7月20日, 一名年輕男子服大量農藥中毒, 倒地昏迷, 命懸一線, 佛山市中醫院急診科接報後快速出車接回救治。 經急診科連日奮力搶救、數破險境,

並在多科的通力協作下, 最終男子轉危為安, 預後良好, 並于日前康復出院。

佛山市中醫院急診科醫護人員與患者及其家屬合影

昏迷不醒, 危在旦夕

7月20日上午8時左右, 我院急診科院前出診接回一名18歲昏迷男性, 接診見患者暈倒在地,

神志不清, 身旁見一“敵敵畏”空瓶, 患者口腔可聞到濃厚的大蒜味, 結合現有臨床資料高度懷疑“敵敵畏”中毒。 急診科緊急開通綠色通道, 院前院內無縫對接, 當班醫療組長馮錦昉副主任醫師立即對患者實行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呼吸, 同時為患者進行洗胃, 並應用特效解毒劑阿托品等搶救措施。 急診科主任李曠怡迅速到場指揮搶救, 指示將患者收入急診EICU, 同時通知血液灌流小組相關成員第一時間到位, 儘早對患者進行血液灌流以清除體內毒素。

中毒量大, 倒懸之急

據資料顯示, “敵敵畏”又名DDVP, 屬於一種高毒類有機磷殺蟲劑, 主要是通過抑制體內膽鹼酯酶活性, 令後者失去分解乙醯膽鹼能力, 引起體內生理效應部位的乙醯膽鹼大量蓄積,

使膽鹼能神經持續過度興奮, 導致先興奮後衰竭的一系列毒蕈堿樣、煙鹼樣和中樞神經系統等中毒症狀和體征, 嚴重中毒者, 常死於呼吸衰竭。 有機磷農藥中毒一般口服中毒在10分鐘~2小時內即出現症狀, 典型的症狀表現為流涎、大汗、針尖樣瞳孔和肌肉顫動, 一旦中毒症狀出現後, 病情發展迅速。 該患者服用的敵敵畏量接近250g, 遠遠大於致死量, 儘管已及時給予呼吸機輔助呼吸支持, 應用血液灌流及特效解毒劑清除體內毒素, 但由於患者中毒量大, 入院後一直處於昏迷狀態, 並持續高熱, 病情極其危重, 隨時有性命之危。 整個救治過程步履維艱, 困難重重。 李曠怡主任親自監督指揮全域, 指導管床醫生彭嘉健醫師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同時密切留意患者病情變化, 積極與患者家屬溝通, 告知患者病情, 爭取醫患合作。

佛山市中醫院急診科主任李曠怡(左二)指導治療

治療有機磷中毒的藥物主要是阿托品, 根據病情, 需早期、足量、重複應用, 使患者“阿托品化”。

然而, 搶救困難接踵而至, 6-8小時後患者出現阿托品反應低下現象, 即使加大阿托品劑量, 患者“阿托品化”仍不理想。 李曠怡主任立刻提出使用長托寧藥品, 並及時與藥務科聯繫。 藥務科副科長雷凱君瞭解病情後, 優先為患者申請採購。 2小時後, 藥物到達我院急診科住院病房醫護人員手中。

跌宕起伏, 終迎轉機

7月24日終於傳來令人欣喜的消息, 合計四次血液灌流的救治後, 患者神志由昏迷轉為嗜睡。 李曠怡主任指出, 神志是判斷患者病情變化的一個重要的體征, 患者恢復意識, 是病情趨向好轉的關鍵性轉折。

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接踵而來的各項併發症再次讓患者陷入危境, 患者入院後反復高熱, 出現肺部感染, 並陸續發生口腔、鼻腔、消化道大量出血及肝功能損害,多臟器功能受損令治療更是舉步維艱。李曠怡主任於是組織科內醫護人員調整治療方案,運用多聯抗生素抗感染,請來血液科、耳鼻喉科及肝科會診協助治療,並與患者家屬積極溝通,告知患者病情仍屬危重,需要密切留意病情變化,積極救治。

功夫不負有心人,8月2日患者贏得關鍵性的一“戰”——順利脫離呼吸機,這是患者轉危為安的又一重大突破。經過將近兩周的積極救治,患者終於拔除氣管導管,面罩吸氧下呼吸平順,儘管仍有內出血的表現,但經過止血、輸血等治療已較前大大好轉,體溫也基本下降至正常,肺部炎症得以控制,肝功能得以恢復,生命體征趨於平穩。

佛山市中醫院急診科主任李曠怡等醫護人員為患者查房

身心並治,康復順利

患者神志恢復以來,時常發脾氣,對治療不配合,且由於插管時間較長,暫未能發音,情緒較差。因擔心其再次輕生,急診科醫護人員在治療的同時也反復對其進行心理疏導,並請心理科會診,進行專業的心理指導,防止患者再次自傷自殺。同時,在急診科護士長周建儀和曾奕雲的帶領下,護理團隊從身心康復、基礎生活等多方面為患者進行了專業護理。可喜的是,患者病情逐漸穩定,可自行下地行走,生活基本自理,並且能與人正常交流。8月14日,在家屬的陪伴下,患者康復出院,回歸家庭。在離院之際,患者及家屬再次向急診科團隊表達謝意。

團隊協作,著手成春

李曠怡主任表示,急性有機磷中毒是急診科常見的急危重症,最快速直接的治療方法是立即將中毒者移離染毒環境,徹底清除未被機體吸收進入血液的毒物,經口中毒者儘早洗胃,並同時應用膽鹼酯酶重活化劑和抗膽鹼藥治療。用藥的原則是根據病情早期、足量、聯合和重複應用解毒藥,並且選用合理用藥途徑及擇期停藥。

此次患者服用的毒物明確,快速洗胃、儘早應用解毒藥及血液灌流清除毒素是解毒治療的關鍵。儘管包括肺部感染等多個併發症在內的整個搶救過程艱難曲折,但醫務人員的團結協助、對生命不拋棄不放棄的大愛精神以及主管醫師的認真負責,各種困難最終冰解凍釋,這體現了佛中醫急診科成熟、高水準的綜合救治能力,同時也體現了院內強大的跨學科協作團隊力量。

(彭嘉健、駱志均/文 馮燦等/攝影)

李曠怡

急診科主任,急診醫學主任醫師,教授。廣東省醫學會急診醫學分會常委(第五、第六屆),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災害醫學專業委員會第二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佛山市醫學會急診醫學分會主任委員(第一、第二屆),佛山市醫學會第八屆、第九屆理事會理事,佛山市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屆、第十一屆委員會委員。

熟練掌握急診醫學、重症醫學急危重症診治,在急診心肺腦復蘇有較深的研究和造詣,尤其對呼吸機急診應用有較深的研究和造詣。熟練掌握急診各種搶救技術和技能,對急診心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尤其對重症肺炎、支氣管哮喘嚴重發作、支氣管擴張出血、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急慢性呼吸衰竭、肺源性心臟病救治有較深研究和豐富臨床經驗)、急性中毒救治、急診創傷外科急救有較深的研究,積累了大量豐富的臨床經驗,創建佛山市一醫院急診醫學新模式,集院前—院內搶救—急診手術室—急診病房及EICU一體化管理,開展急診床邊血液灌流搶救各種嚴重中毒、床邊纖支鏡急診應用、床邊心內起搏術急診應用、急診腦復蘇策略等多項省市科委立項課題研究,並推廣急診臨床應用,取得良好臨床療效,開拓多項急診搶救新技術。在國家級和省級醫學雜誌核心期刊發表論文論著20多篇。對急診醫師培訓,如何充分對急診疾病病情綜合評價,培養優秀急診醫師做出重大貢獻。主持佛山市醫學會急診醫學分會年度學術活動,推動佛山市急救事業不斷發展。

開診時間:周3上午

開診地點:1號樓2樓肺病科門診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 推進廣東佛山再創新局”:點擊“閱讀原文”有相關精彩H5。

並陸續發生口腔、鼻腔、消化道大量出血及肝功能損害,多臟器功能受損令治療更是舉步維艱。李曠怡主任於是組織科內醫護人員調整治療方案,運用多聯抗生素抗感染,請來血液科、耳鼻喉科及肝科會診協助治療,並與患者家屬積極溝通,告知患者病情仍屬危重,需要密切留意病情變化,積極救治。

功夫不負有心人,8月2日患者贏得關鍵性的一“戰”——順利脫離呼吸機,這是患者轉危為安的又一重大突破。經過將近兩周的積極救治,患者終於拔除氣管導管,面罩吸氧下呼吸平順,儘管仍有內出血的表現,但經過止血、輸血等治療已較前大大好轉,體溫也基本下降至正常,肺部炎症得以控制,肝功能得以恢復,生命體征趨於平穩。

佛山市中醫院急診科主任李曠怡等醫護人員為患者查房

身心並治,康復順利

患者神志恢復以來,時常發脾氣,對治療不配合,且由於插管時間較長,暫未能發音,情緒較差。因擔心其再次輕生,急診科醫護人員在治療的同時也反復對其進行心理疏導,並請心理科會診,進行專業的心理指導,防止患者再次自傷自殺。同時,在急診科護士長周建儀和曾奕雲的帶領下,護理團隊從身心康復、基礎生活等多方面為患者進行了專業護理。可喜的是,患者病情逐漸穩定,可自行下地行走,生活基本自理,並且能與人正常交流。8月14日,在家屬的陪伴下,患者康復出院,回歸家庭。在離院之際,患者及家屬再次向急診科團隊表達謝意。

團隊協作,著手成春

李曠怡主任表示,急性有機磷中毒是急診科常見的急危重症,最快速直接的治療方法是立即將中毒者移離染毒環境,徹底清除未被機體吸收進入血液的毒物,經口中毒者儘早洗胃,並同時應用膽鹼酯酶重活化劑和抗膽鹼藥治療。用藥的原則是根據病情早期、足量、聯合和重複應用解毒藥,並且選用合理用藥途徑及擇期停藥。

此次患者服用的毒物明確,快速洗胃、儘早應用解毒藥及血液灌流清除毒素是解毒治療的關鍵。儘管包括肺部感染等多個併發症在內的整個搶救過程艱難曲折,但醫務人員的團結協助、對生命不拋棄不放棄的大愛精神以及主管醫師的認真負責,各種困難最終冰解凍釋,這體現了佛中醫急診科成熟、高水準的綜合救治能力,同時也體現了院內強大的跨學科協作團隊力量。

(彭嘉健、駱志均/文 馮燦等/攝影)

李曠怡

急診科主任,急診醫學主任醫師,教授。廣東省醫學會急診醫學分會常委(第五、第六屆),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災害醫學專業委員會第二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佛山市醫學會急診醫學分會主任委員(第一、第二屆),佛山市醫學會第八屆、第九屆理事會理事,佛山市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屆、第十一屆委員會委員。

熟練掌握急診醫學、重症醫學急危重症診治,在急診心肺腦復蘇有較深的研究和造詣,尤其對呼吸機急診應用有較深的研究和造詣。熟練掌握急診各種搶救技術和技能,對急診心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尤其對重症肺炎、支氣管哮喘嚴重發作、支氣管擴張出血、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急慢性呼吸衰竭、肺源性心臟病救治有較深研究和豐富臨床經驗)、急性中毒救治、急診創傷外科急救有較深的研究,積累了大量豐富的臨床經驗,創建佛山市一醫院急診醫學新模式,集院前—院內搶救—急診手術室—急診病房及EICU一體化管理,開展急診床邊血液灌流搶救各種嚴重中毒、床邊纖支鏡急診應用、床邊心內起搏術急診應用、急診腦復蘇策略等多項省市科委立項課題研究,並推廣急診臨床應用,取得良好臨床療效,開拓多項急診搶救新技術。在國家級和省級醫學雜誌核心期刊發表論文論著20多篇。對急診醫師培訓,如何充分對急診疾病病情綜合評價,培養優秀急診醫師做出重大貢獻。主持佛山市醫學會急診醫學分會年度學術活動,推動佛山市急救事業不斷發展。

開診時間:周3上午

開診地點:1號樓2樓肺病科門診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 推進廣東佛山再創新局”:點擊“閱讀原文”有相關精彩H5。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