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攝影師靈魂在哪裡,它就在那裡!

最初認識藝術家湯瑪斯·魯夫(Thomas Ruff)緣於LENS的一篇推文《現在的年輕人太天真了……》, 驚歎大神作品的光怪陸離, 也敬佩他充滿革命意味的獨立人生, 不禁感歎攝影作品竟然還有這種操作。

魯夫大神於1958年降生於一個德國小鎮, 16歲那年, 他買了人生第一台相機, 從此開始了自己的攝影之路。

對普羅大眾來說, 攝影的意義在於把相機當作眼鼻嘴耳, 找到更好的角度去客觀記錄或美或異的瞬間, 魯夫大神他認為攝影並不能夠反映人類皮膚以內的任何東西, "複製性"才是攝影的根本。

儘管在別人眼中, 魯夫大神的攝影理念偏執而怪異, 但他對圖像後期的製作卻相當靈活創新。 他既關注相機的鏡之所現, 也關注相機或其它攝影媒體材料以及技術, 善於利用各種或傳統或新興圖像媒體技術, 創新編制圖像, 加強圖像的客觀性存在感。 作為攝影界最早使用數位圖像技術和網路的攝影師, 可以說, 他的作品便是一部世界圖像技術和媒介的發展史。

1989-1992年, 《群星》, 260cmx188cm

1992年, 魯夫使用夜視紅外攝像頭拍下了一組綠色的圖像

2001年, 多圖層虛擬影像《網底》

2004年, 利用圖元與圖元的壓縮, 拍出“JPEG”系列

我覺得魯夫大神的作品中最經典的當屬這一組給NASA官網上黑白圖片上色的圖片。

魯夫並不在乎NASA彩色太空圖顏色的真實性,因為人眼對顏色辨認能力本來就非常有限,他說“在NASA官網第一次看到這些黑白照片時候,我就對其構圖一見傾心。當時我腦海裡的想法就是給它們加上顏色。”

儘管人眼對顏色的辨認能力是有限的,但是人對色彩的敏感度還是讓“人之所以為人”。事實上,僅對描述色彩的詞語進行字句組裝,便能讓人感受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的春意黯然,“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的豪情壯志。

在一次採訪中,魯夫大神談到“什麼是現實主義”這個問題時,回答說:“現實主義就是讓機器做它所能做的作品,如果事情就是它本來的樣子,我為什麼要讓它們看起來不同?”

這其實就是在說攝影“複製性”的根本,但有一個問題,往往相機拍出來的東西跟展示出來的會出現差異,那麼有一台專業的顯示器來對照片進行後期調整那是再好不過了!

俗話說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最近在罎子裡瞎逛的時候看上了一款性價比還不錯的顯示器,覺著還挺適合咱們攝影人群的。據說採用的是量子點技術,不會畫質顆粒感、偏色這些顯示問題,在增強畫面的敏感對比和清晰度方面也較為出色,不比蘋果、戴爾差。如果你預算有限,又想要攝影作品有更好的表現,可以去瞭解一下HKC T7000鑽石版。

魯夫並不在乎NASA彩色太空圖顏色的真實性,因為人眼對顏色辨認能力本來就非常有限,他說“在NASA官網第一次看到這些黑白照片時候,我就對其構圖一見傾心。當時我腦海裡的想法就是給它們加上顏色。”

儘管人眼對顏色的辨認能力是有限的,但是人對色彩的敏感度還是讓“人之所以為人”。事實上,僅對描述色彩的詞語進行字句組裝,便能讓人感受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的春意黯然,“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的豪情壯志。

在一次採訪中,魯夫大神談到“什麼是現實主義”這個問題時,回答說:“現實主義就是讓機器做它所能做的作品,如果事情就是它本來的樣子,我為什麼要讓它們看起來不同?”

這其實就是在說攝影“複製性”的根本,但有一個問題,往往相機拍出來的東西跟展示出來的會出現差異,那麼有一台專業的顯示器來對照片進行後期調整那是再好不過了!

俗話說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最近在罎子裡瞎逛的時候看上了一款性價比還不錯的顯示器,覺著還挺適合咱們攝影人群的。據說採用的是量子點技術,不會畫質顆粒感、偏色這些顯示問題,在增強畫面的敏感對比和清晰度方面也較為出色,不比蘋果、戴爾差。如果你預算有限,又想要攝影作品有更好的表現,可以去瞭解一下HKC T7000鑽石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