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通化市實施環境綜合“七整治”

近日, 通化市委市政府出臺《進一步加強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的實施意見》, 緊緊抓住中央環保督察重大契機, 邊督邊改, 舉一反三, 圍繞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環境問題, 集中開展環境衛生、市容市貌、城區溝河清淤、交通秩序、衛生防護、違法建築以及環境污染等七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 切實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開展環境衛生整治。 以市區街面、居民社區、城中村、城鄉接合部、周邊周山及鐵路公路沿線為重點, 開展精細化、全覆蓋環境衛生整治行動。 採取科學作業模式, 加大對街道、公廁、城市出入口和污水圍堰的清理整治力度,

集中整治居民社區髒、亂、差問題, 完善環衛設施, 淨化市區環境。

開展市容市貌整治。 重點整治嚴重影響市容、破壞環境的違規行為, 清理、拆除存在安全隱患的牌匾、戶外看板560餘塊, 拆除市區內破損自行車停放架48處, 設置人力車停車點40餘處, 規範管理各類露天市場及早市12個, 清除視覺垃圾污染, 提升城市形象。

開展城區溝河清淤整治。 重點對主城區內河進行綜合清淤、雜草治理、拓寬河道整治, 疏通玉帶河、柳條溝、光復河兩側截汙幹管2900延長米, 河底新建截汙幹管約8.5km, 清淘暗渠、明渠等1252.4立方米, 清淘截洪溝河2827立方米, 拆除玉帶河硬質河底, 設置4座沉砂池, 確保河床見底、河內無淤積物、溝河護堤完好、無建築垃圾和生活垃圾,

營造“岸綠、流暢、水清”的水生態環境。

開展交通秩序整治。 結合國家交通管理模範城市創建, 加大對機動車行車秩序和停車規範整治力度, 加強橋樑、隧道等危險路段的巡查和隱患整改, 確保交通安全順暢。 加大黃標車淘汰力度, 建立黃標車報廢、拆解、補貼、註銷聯合管理機制, 實現黃標車淘汰資訊共用, 全市已淘汰黃標車1847輛。

開展衛生防護整治。 建立市場環境衛生管理長效機制, 加強對農貿市場食品安全與周邊環境的監督管理。 對全市各級學校和托幼機構開展疫情防控培訓和宣傳。 加強傳染病防控, 健全完善病媒生物防治設施, 保持人口密集場所衛生清潔, 集中清理整治“四害”滋生地,

有效切斷“四害”傳播途徑, 營造良好的人居環境。

開展違法建築整治。 緊緊圍繞接受配合中央環保督察工作主線, 依法對影響居住環境和存在火災隱患的非法建築進行集中清理拆除。 截至8月19日, 共拆除違法建築103處, 總面積達23004平方米, 嚴厲打擊違法違章建築行為, 實現“新增違建零增長, 存量違建負增長”。

開展環境污染整治。 加強對城市揚塵、渣土運輸、市區祭祀燒紙等方面的污染防治, 不斷加大對餐飲服務業油煙污染的整治力度, 城市建成區餐飲業累計已有515家商戶完成安裝油煙淨化設施的整改工作。 開展無害化垃圾處理場集中改造行動, 發現3處排洪溝漏點並全部封堵, 規範垃圾滲濾液處理行為, 切實改善城市環境品質。

作者:記者 欒哲

編輯:吳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