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極致工藝的背後,魅族PRO 7不止是一款回歸初心的產品

每一次成功的背後都有無數次的失敗, 才迎來最後的光明;每一個鮮亮產品的背後, 同樣站著一堆辛苦付出的工程師和設計師們, 甚至還有更多。 這一點對於已經開始發售的魅族PRO7手機尤其如是, 在魅族PRO7背後工程師看來, 完美的PRO7能夠如實呈現畫屏般的美感, 真的是一件奇跡!

我們看到的魅族PRO7最終是採用了前後雙屏的設計, 正面採用了5.2英寸1080P三星AMOLED材質螢幕;除了前面這螢幕, 背部左側還有一塊1.9英寸彩色顯示的AMOLED副屏, 正是這主副雙屏的設計, 使得魅族PRO7有了迥異於主流手機設計的一股全新的風潮, 讓人耳目一新。

然而, 在最初的方案裡面, 魅族PRO7的畫屏原本是由IML 與 OLED 以框貼的方式貼合而成, 金屬背殼上挖一個坑, 嵌入一塊塑膠, 想想就覺得可怕, 不僅不美觀, 兼且可行性也難做到。

思路開放 造就“最美旗艦”

結構部門的思路開拓給了設計師們全新的選擇, 內部蓋板的材質最終確定為玻璃材質, 無論是美觀強度乃至表面的耐磨性, 這都是最好的方案!經歷了3種材質、4種扭力、5種壓接干涉量、歷時8個月, 2.5D玻璃, 業內跨度最大的弧度9mm, 13道業內首創……這才完成了畫屏與後蓋的完美契合。 這些數字的背後, 是魅族對極致精神的追求。

緊湊內部構造 塑造最完美畫屏安裝方案!

材質選定、設計思路確定, 一切應該已經“萬事OK 只欠東風了吧?”。 理想很豐滿, 現實很骨感。 這一點不僅僅是魅族PRO7遭遇了, 曾經iPhone手機以及去年的三星Note 7都曾遭遇, 以至於不斷妥協、不斷犧牲。

魅族PRO7也同樣如此,

畫屏的材質選定後裝配又遭遇大難題!為了讓機身更小又要保證至少3000mAh的電池容量, 還要保證畫屏的正常裝配, 魅族在這一部分增加了30%的成本。 C型主機板的堆疊設計, 在喜歡拆解產品的網站和媒體看來, 魅族PRO7因為這個畫屏使得整機在內部結構上有了長足的進步, 近似於與iPhone的結構設計。

更緊湊、更合理, 再加上與畫屏放置在一起的雙攝像頭設計, 魅族PRO7的設計師最終給這款完美呈現的手機打分超過120, 原因就是這種種困境所造成的了。

首創工藝拉絲 魅族初心未改!

在經歷如此多的困境之後, 設計師們也累了、結構設計師也厭倦了, 似乎大概也許就這樣了把?反正畫屏做得很不錯了、加上魅族一貫以來的嚴格工藝水準, 按道理不難!但這只是想想而已。

魅族PRO7發佈了多個配色, 但很少有人知道, 魅族PRO7其實最終呈現出的是0.09mm的握感改善, 背後其實就是魅族國內首創的拉絲工藝設計, 拉絲工藝的過程包括合金打磨、鏡面拋光、鏡面拉絲、鏡面化拋、陽極氧化、背膜蠟拋..不僅僅是流程聽起來很多, 過程中的要求也很多,包括劃痕控制、絲感均勻等等,而且良品率只有35%,然而,魅族依然去做了。

魅族PRO 7多維化的設計,蘊含著情感化的思考、魅族對結構工藝的極致追求,PRO 7作為高端旗艦機的完美呈現,讓魅友感歎“最美旗艦”來不易。新的專案致使這一代又一代的工程師在背後默默的控制著,不僅僅是手機,生活中的每一件成熟完美的產品背後,都有這麼一群人。

心存感激吧!因為他們讓生活和產品更出色,不是嗎?

過程中的要求也很多,包括劃痕控制、絲感均勻等等,而且良品率只有35%,然而,魅族依然去做了。

魅族PRO 7多維化的設計,蘊含著情感化的思考、魅族對結構工藝的極致追求,PRO 7作為高端旗艦機的完美呈現,讓魅友感歎“最美旗艦”來不易。新的專案致使這一代又一代的工程師在背後默默的控制著,不僅僅是手機,生活中的每一件成熟完美的產品背後,都有這麼一群人。

心存感激吧!因為他們讓生活和產品更出色,不是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