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數字越看越無聊?那一定是你的打開方式不對!

多年前, TED講座推出了一個視頻, 讓無數人印象深刻。

一位來自美國西雅圖的攝影大師克裡斯·約旦(Chris Jordan), 執著於將人類日常的生活狀況和切切實實的社會調查統計, 通過直觀的攝影圖片的形式展示出來。

我們可以先看一組資料:

眾所周知, 龐大的資料往往讓人懵圈,

如何揭示這一連串驚人的數字背後的故事?

如何將抽象的統計資料化為具體的圖像, 展現當今社會的頑疾?

約旦選擇了一種特殊的媒介——圖片。

我們來看一看約旦如何將枯燥冗長的資料與圖片融合共生的:

32萬個電燈泡

功率相當於全美每分鐘浪費的電能, 包括無效的電路系統、處於睡眠狀態的電腦等產生的消耗。

240萬塊塑膠垃圾碎片

全世界每小時被傾入大海的數量,

所用的材料都是從太平洋中打撈上來的。

20500條水彩畫金槍魚

每15分鐘全世界被捕用於食物的金槍魚數量。

關於將數位與圖片完美融合,

似乎沒有人比克裡斯•約旦更擅長了。

毋庸贅言, 約旦是個極富社會責任感的藝術家, 他用藝術的方式表達了他的想法。 而他主要的創新在於:

面對數百萬乃至過千億的天文數字, 這樣抽象的統計資料我們憑直覺往往很難理解。 而約旦通過圖片和資料相結合的表達方式, 以更好地説明大家理解這些數字背後的含義, 這既有趣又震撼。

看到這裡, 相信很多當媽媽的都有一個困惑, 自己的孩子剛開始與數字、數數、數學打交道的時候, 都遭遇過不小的挫折。 那些龐大的天文數字、冗長的資料庫和永遠也算不清楚的加減乘除, 常常讓孩子手足無措、過度壓力, 這些負面情緒甚至明顯挫傷了他們的自信心, 喪失了對學習的興趣,形成惡性循環。

其實,沒有對世界缺乏好奇心的孩子,只有不適合孩子的教學方法。

孩子天生的思維方式是形象思維,靠形象的實物和圖片進行。形象這一概念,總是和感受、體驗關聯在一起。

如果有一種方式,也能像Chris Jordan一樣,化生硬的資料為形象化的圖片,讓孩子與嚴謹的數字和知識“相愛”,該有多好?

無獨有偶,一套關於數位和圖片完美結合的童書——《科學資料大揭秘》系列,於今年7月末面世了,它正好也是一個路數:深入淺出講數據,新奇好玩超過癮。

該套書通過一連串的資料與趣圖與孩子分享這個世界的小秘密。整個系列共有6冊,包括地球、雨林、動物、植物、宇宙、人體6大主題,以及所有熱門/冷門/好玩兒的事。它不僅是一本關於資料的科普小百科,更像是一個隨時能給你驚喜的寶藏,吸引任何一個對這世界還葆有好奇心的孩子。

等等,我知道,一提到“數學、數位、資料”,很多熊孩子頓時感到“頭皮發麻,腦殼一緊,媽媽,我不要不要!”

那一定是你打開的方式不對!

《科學資料大揭秘》為你解鎖——

正確的打開方式!

你知道嗎?

達爾文的家中有10000只藤壺;

最小的動物長度僅有0.01毫米;

蟻后一天可產2000枚卵呢;

颶風一天可釋放9×10次方升雨水;

世界上有1510座活火山;

海洋最深處可達11034米深;

動物界有10820種瀕臨滅絕的物種…

光是這些令人咋舌的資料和有趣的知識點,是不是已經好玩得不要不要的了?

還不夠!更有趣的是,這些冗長繁複的資料被繪者一詮釋,竟然輕輕鬆松全部get到了!

舉個例子:雨林中生活著3000萬種不同的昆蟲——《科學資料大揭秘-雨林》

仔細琢磨這張圖,乾貨炒雞滿、值得深挖一個。

1.兩棵大樹間,一張色彩豐富的圖片展現了一幅雨林局部生態圖

2.橫坐標,列出了雨林中的七個昆蟲類群:蜻蜓、蚱蜢和蝗蟲、蚊、蝽、蝴蝶和蛾、蜜蜂和胡蜂、甲蟲

3.縱坐標,我們可以找到這7個類群的昆蟲種數

4.將橫坐標與縱坐標對比著看,能一眼觀察出不同類群的數量多寡、排名、占比……

也許孩子們很難理解“雨林中任何時候都生活著約10000000000000000000 只昆蟲”,因為“1”後面跟了這麼多個“0”實在太過龐大,但是這樣形象生動的圖表,讓這些昆蟲的神秘面紗一一揭開,孩子對雨林的宏觀認知早已了然於胸。

接著舉例:關於行星和太陽——《科學資料大揭秘-宇宙》

在各種科普讀物裡,孩子早已埋下了對廣袤宇宙充滿好奇的種子。可是他們對宇宙的概念可能也僅限於“太陽很大,地球很小”而已。在家長們還未曾去細想怎樣解釋這些問題時,這本書卻嘗試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做出了解答。

一張圖帶你深挖宇宙萬象:

1.地球與太陽的地理位置相距150,000,000 千米。

2.圍繞著太陽運行的有8顆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而地球是距離太陽第三遠的行星。它們的大小、色澤、排列、位置等特徵清晰可見。

3.隨著時間的推移,陸地逐漸分裂和漂移,變成了今天的樣子。

4.從遙遠的晚第三紀到寒武紀,通過對海岸岩石和土壤的研究,地質學家們已經能夠計算出海平面在地球歷史上的變化情況。

宇宙的尺度遠遠超過了我們的壽命,也許我們究其一生也無法解答心中所有的問號。但是看完整本書,才真正感受到人類自身的渺小,以及未來的無限可能。

再舉個例子: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可以分為五大界——《科學資料大揭秘-動物》

這副圖有著美麗的花朵圖案,乍一看你知道它在講什麼嗎?

原來,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可以分為五大界。每一界都由在生活方式上有很多相似之處的生命形態組成。

這張圖層層分解,飽含巨大的信息量:

1.花朵圖片以“五界”為主題,被分成了大小不等的五大塊。

2.這五大塊分別是:動物、植物、真菌、原生生物、原核生物。

3.動物種類的數量幾乎是其他物種總量之和的三倍,它包含地球上最多樣、最複雜的生物體。

4.我們可以引導孩子們思考,動物類和植物類的不同點有哪些呢?比如:它們必須通過進食和呼吸來維持生命,從一隻渺小的跳蚤到一頭巨大的鯨魚,它們大小形態不一,且都可以自由活動。

5.真菌是什麼?原生生物、原核生物又是什麼?

ok,就不劇透啦,耐心往下看,你會發現:哇,原來每一個知識點、每一幅圖的闡釋都是那麼獨一無二。

另外,這套書還用最直觀的方式,層層深挖“數”字之謎,娓娓道來認知之“術”。

滿滿誠意,滿滿乾貨。

生動有趣的圖解,打破“熊孩子”對數字的恐懼

古靈精怪的圖表,將複雜的知識簡單化

耳目一新的清奇畫風,刷新你對科普童書的刻板印象

包羅萬象的地圖,呈現地域奇妙趣聞,培養兒童探索世界的精神

高清一手實圖,真實純粹的攝影,捕捉靈動鮮活的世界百態

清晰明瞭的時間軸,搭建全面的時空認知體系

趣圖講科學,搞怪又深刻,邊玩邊學,放飛孩子想像力

按照兒童的心理特點精心搭配每頁色彩,豐富的細節、絢爛的色彩,讓科學充滿靈性。

關於這個世界的種種,我們所知道的遠遠不夠深遠。

那些“6歲以上孩子必讀的小百科”裡不會提到的知識,同樣可能帶來驚喜。

《科學資料大揭秘》,大腦升級不二之選,你的孩子就是下一個“腦力牛人”!

超in六大主題,更多精彩搶先看

知名國際兒童出版社Hachette年度主打科普套系

《科學資料大揭秘》(全6冊)

新鮮上市!

喪失了對學習的興趣,形成惡性循環。

其實,沒有對世界缺乏好奇心的孩子,只有不適合孩子的教學方法。

孩子天生的思維方式是形象思維,靠形象的實物和圖片進行。形象這一概念,總是和感受、體驗關聯在一起。

如果有一種方式,也能像Chris Jordan一樣,化生硬的資料為形象化的圖片,讓孩子與嚴謹的數字和知識“相愛”,該有多好?

無獨有偶,一套關於數位和圖片完美結合的童書——《科學資料大揭秘》系列,於今年7月末面世了,它正好也是一個路數:深入淺出講數據,新奇好玩超過癮。

該套書通過一連串的資料與趣圖與孩子分享這個世界的小秘密。整個系列共有6冊,包括地球、雨林、動物、植物、宇宙、人體6大主題,以及所有熱門/冷門/好玩兒的事。它不僅是一本關於資料的科普小百科,更像是一個隨時能給你驚喜的寶藏,吸引任何一個對這世界還葆有好奇心的孩子。

等等,我知道,一提到“數學、數位、資料”,很多熊孩子頓時感到“頭皮發麻,腦殼一緊,媽媽,我不要不要!”

那一定是你打開的方式不對!

《科學資料大揭秘》為你解鎖——

正確的打開方式!

你知道嗎?

達爾文的家中有10000只藤壺;

最小的動物長度僅有0.01毫米;

蟻后一天可產2000枚卵呢;

颶風一天可釋放9×10次方升雨水;

世界上有1510座活火山;

海洋最深處可達11034米深;

動物界有10820種瀕臨滅絕的物種…

光是這些令人咋舌的資料和有趣的知識點,是不是已經好玩得不要不要的了?

還不夠!更有趣的是,這些冗長繁複的資料被繪者一詮釋,竟然輕輕鬆松全部get到了!

舉個例子:雨林中生活著3000萬種不同的昆蟲——《科學資料大揭秘-雨林》

仔細琢磨這張圖,乾貨炒雞滿、值得深挖一個。

1.兩棵大樹間,一張色彩豐富的圖片展現了一幅雨林局部生態圖

2.橫坐標,列出了雨林中的七個昆蟲類群:蜻蜓、蚱蜢和蝗蟲、蚊、蝽、蝴蝶和蛾、蜜蜂和胡蜂、甲蟲

3.縱坐標,我們可以找到這7個類群的昆蟲種數

4.將橫坐標與縱坐標對比著看,能一眼觀察出不同類群的數量多寡、排名、占比……

也許孩子們很難理解“雨林中任何時候都生活著約10000000000000000000 只昆蟲”,因為“1”後面跟了這麼多個“0”實在太過龐大,但是這樣形象生動的圖表,讓這些昆蟲的神秘面紗一一揭開,孩子對雨林的宏觀認知早已了然於胸。

接著舉例:關於行星和太陽——《科學資料大揭秘-宇宙》

在各種科普讀物裡,孩子早已埋下了對廣袤宇宙充滿好奇的種子。可是他們對宇宙的概念可能也僅限於“太陽很大,地球很小”而已。在家長們還未曾去細想怎樣解釋這些問題時,這本書卻嘗試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做出了解答。

一張圖帶你深挖宇宙萬象:

1.地球與太陽的地理位置相距150,000,000 千米。

2.圍繞著太陽運行的有8顆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而地球是距離太陽第三遠的行星。它們的大小、色澤、排列、位置等特徵清晰可見。

3.隨著時間的推移,陸地逐漸分裂和漂移,變成了今天的樣子。

4.從遙遠的晚第三紀到寒武紀,通過對海岸岩石和土壤的研究,地質學家們已經能夠計算出海平面在地球歷史上的變化情況。

宇宙的尺度遠遠超過了我們的壽命,也許我們究其一生也無法解答心中所有的問號。但是看完整本書,才真正感受到人類自身的渺小,以及未來的無限可能。

再舉個例子: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可以分為五大界——《科學資料大揭秘-動物》

這副圖有著美麗的花朵圖案,乍一看你知道它在講什麼嗎?

原來,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可以分為五大界。每一界都由在生活方式上有很多相似之處的生命形態組成。

這張圖層層分解,飽含巨大的信息量:

1.花朵圖片以“五界”為主題,被分成了大小不等的五大塊。

2.這五大塊分別是:動物、植物、真菌、原生生物、原核生物。

3.動物種類的數量幾乎是其他物種總量之和的三倍,它包含地球上最多樣、最複雜的生物體。

4.我們可以引導孩子們思考,動物類和植物類的不同點有哪些呢?比如:它們必須通過進食和呼吸來維持生命,從一隻渺小的跳蚤到一頭巨大的鯨魚,它們大小形態不一,且都可以自由活動。

5.真菌是什麼?原生生物、原核生物又是什麼?

ok,就不劇透啦,耐心往下看,你會發現:哇,原來每一個知識點、每一幅圖的闡釋都是那麼獨一無二。

另外,這套書還用最直觀的方式,層層深挖“數”字之謎,娓娓道來認知之“術”。

滿滿誠意,滿滿乾貨。

生動有趣的圖解,打破“熊孩子”對數字的恐懼

古靈精怪的圖表,將複雜的知識簡單化

耳目一新的清奇畫風,刷新你對科普童書的刻板印象

包羅萬象的地圖,呈現地域奇妙趣聞,培養兒童探索世界的精神

高清一手實圖,真實純粹的攝影,捕捉靈動鮮活的世界百態

清晰明瞭的時間軸,搭建全面的時空認知體系

趣圖講科學,搞怪又深刻,邊玩邊學,放飛孩子想像力

按照兒童的心理特點精心搭配每頁色彩,豐富的細節、絢爛的色彩,讓科學充滿靈性。

關於這個世界的種種,我們所知道的遠遠不夠深遠。

那些“6歲以上孩子必讀的小百科”裡不會提到的知識,同樣可能帶來驚喜。

《科學資料大揭秘》,大腦升級不二之選,你的孩子就是下一個“腦力牛人”!

超in六大主題,更多精彩搶先看

知名國際兒童出版社Hachette年度主打科普套系

《科學資料大揭秘》(全6冊)

新鮮上市!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