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螢光海灘是海水富營養化的先兆

“螢光海灘”又稱“火星潮”, 由發光浮游生物形成, 這一現象是在馬爾地夫蜜月旅行的Will Ho意外在海邊發現的。

螢光海實際上是一種生物發光現象。

所謂生物發光現象, 是指生物通過體內的一定化學反應, 將化學能轉化為光能而釋放的過程。 螢火蟲的發光就是最為人所知的一種生物發光現象。

海水中能夠發光的生物種類相當多樣, 從單細胞的甲藻類, 到腔腸動物諸如發光水母、環節動物如海生多毛類、軟體動物如各種發光頭足類、以至於節肢動物的磷蝦和海螢等。

從大連這次“螢光海灘”現象來看, 可以排除體型較大水母和頭足類, 而海螢等節肢動物無法產生如此強烈的螢光, 因此最有可能的是甲藻類單細胞生物繁殖所致。

這是海水富營養化的先兆之一。 如果進一步發展, 有可能造成甲藻的爆發性增長, 從而形成赤潮。 甲藻類是我國近海赤潮最主要的藻類組成。 其大量的繁殖、死亡和分解, 會大量消耗水體中的氧氣, 造成其他海洋生物窒息死亡, 嚴重威脅海水養殖產業。 同時, 甲藻等在生長過程中會合成多種毒素如短裸甲藻毒素(BTX)等, 這些毒素可通過富集作用累積在貝類等海產體內, 造成食品安全風險增加。

全世界有七個地方出現螢光海灘, 三個在波多黎各, 兩個在澳大利亞, 一個在馬爾地夫, 一個在中國河北秦皇島, 最著名的就是波多黎各Vieque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