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篇文章帶你細解倉位管理之道

名師觀點:

我對盯盤的理解就像一個人練武功, 練武不練功, 到老一場空, 盯盤是最基本的。 盯盤就像我們在看兩個足球隊的精彩比賽一樣。

如果沒有去現場看, 感受不到強弱的變化。

——馮成毅(《清華大學實戰期貨班》高級講師

投資路上, 除了精選投資標的, 倉位管理也至關重要。 倉位元管理有什麼目的?如何進行倉位管理?倉位控制有哪些原則?倉位管理有哪些要點?

為什麼要控制倉位?

一句話寫在前面:研究倉位管理的前提是有固定的一種或幾種參與市場的模式!否則就失去了倉位管理的意義。 這就好比研究農產品的株距和行距, 不能去年種花生, 今年種大豆, 明年換成玉米, 這麼搞永遠沒結果。

未來的任何時刻, 我們都不可能知道市場價格會是哪個精確的數字, 也沒有任何人能夠知道。

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人站出來指出這句話有錯誤, 我們暫且把它當做公理。

下面研究研究由此公理能得出什麼推論:

推論一:沒有人可以精確知道明天市場的高低點位;沒有人可以知道下午行情上漲還是下跌;沒有人知道現在運行的行情能漲到多少;沒有人能找到一個方法幫你把多單賣在行情上漲的最高點。

以上各點如果有人短期內成功做到了, 他是蒙的。 不要相信任何號稱可以做到以上任何一點的人, 他在忽悠你。

推論二:任何一個人, 任何一種交易模式, 都不能保證你在單次交易中賺錢。 反過來說:任何一種參與市場的模式經過多次的統計都有可能是能盈利的。 所以:請無視任何對未來行情的預測、猜測、設想;但不要輕視所有參與市場的方法。

這是因為一旦有了先入為主的判斷,

就有可能使你陷入一種思維誤區, 比如說:很多人都不喜歡追漲殺跌, 或者壓根兒就覺得這是錯誤的, 但其實經過統計真正從市場賺錢的多數都是追漲殺跌的人。

推論三:關於行情, 不存在必然的上漲或者下跌的邏輯關係。 比如說:非農數據好, 貴金屬不一定就跌。 所以:所有的“因為什麼事件出現, 所以行情上漲或者下跌”的話都是經不住推敲的謊言。

市場的不確定性總是存在且將永遠存在, 任何試圖先搞定市場未來走勢再考慮如何交易的思路都是胡說八道, 對於我們來說:如果市場永遠不確定, 我們應該怎麼交易呢?

下面將通過數學建模的方式來研究下交易中遇到的倉位元管理問題,

就是把交易方法抽象成數學模型, 通過對這個數學模型的分析來試圖解開這個謎題。

不同的交易模式在數學上究竟有什麼區別呢?

個人認為只有以下區別:第一:不同的交易模式會有不同的勝率;第二:會有不同的盈利虧損比例;第三:他們有不同的交易頻率。

但是交易頻率在倉位元管理的討論中幾乎無用, 所以我們只取前兩個參數來建模, 下面通過一個遊戲來跟大夥說下:

玩個簡單的猜硬幣遊戲, 我來拋硬幣, 讀者來猜, 同時下任意金額的賭注, 猜對了, 得到投入資金2倍的回報;猜錯了, 投入資金都歸我, 這遊戲可以不限次數的玩。

這是一個靜態的市場觀測模型, 實際的情況比這個略微複雜, 因為市場是不斷變化的,

行情也是不斷變化的。

也就意味著:他這個賠率和勝率也總是在不斷的變化中, 有可能出現之前給定一個賠率和勝率後, 客戶進場操作, 過段時間, 市場改變了這個賠率和勝率(比如說價格突破了某個阻力位, 很有可能意味著價格上漲的概率比以前更高了), 但是之前的賭注還沒有結果, 這就涉及到了加減倉操作。

所以, 我們可以分析得到:加減倉操作的原因是市場原有的遊戲模式已經改變, 變得更有利或者更不利, 或者說市場的賠率和勝率的改變才是我們加減倉位的主要原因, 其他的看似有道理的加減倉策略都是在忽悠人, 比如說:賺夠了、賺錢的單子成虧損的, 還有什麼所謂的加減倉模型。

這就是我們建立的一個數學模型, 改變以上兩個參數,賠率和勝率就可以得到所有的交易方法。但是本文需要研究的主要問題是在以上兩個參數固定的時候,我們應該如何押注,下面簡單分析下這個模型。

模型分析:

分析一:任何時候你都不知道下次押注能否賺錢。

分析二:任何有限的押注模式都不能保證你賺錢,如果你十分倒楣,你甚至可能從來沒有一次賺錢。

分析三:在數學期望為正的遊戲模式中,如果每次都押同樣的賭注,押注次數越多,你虧錢的概率越低。

分析四:絕對的資金安全是不存在的,但是會有相對的安全(就是虧錢概率很低)。

之所以我們需要控制倉位元,就是由於市場的根本不確定性。可以這麼說:未來的行情唯一確定的事情就是它永遠都不確定。市場的根本不確定性決定了,你必須在倉位控制上有一些原則和目的,我們會在接下來探討這個問題。

倉位元管理的目的和原則

倉位元管理要達到什麼目的呢?簡單說一句話:斬斷虧損,讓盈利奔跑。

那基於此目的需要哪些原則呢,我們大概分析下:

第一:決不能一次性押上所有的資金量,反過來說需要你多押注幾次,原則上講最少30次(統計學的一種規定),這樣才能排除偶然性因素的影響。

第二:偶然性的連續虧損在交易中一定會出現,所以倉位管理一定要使你能在一定概率的連續虧損上存活。

依據上面那個遊戲所說的:如果假定千分之二點五是不可能事件、勝率在50%,那麼經過計算可以得到:連續虧損9次的概率是0.001953,所以我們認為連續虧損9次是不可能的。

大概解釋下上面的數字:你的倉位控制方法必須能夠讓你抗住連續9次的虧損。

第三:在交易完以後,隨著行情的變化,我們進入一個動態的遊戲中,也就是說隨著行情改變你的盈虧比和勝率會變化,這就是為什麼你要加倉或者減倉。

任何時候你願意在一個品種上持有多大的倉位問題,可以轉化成另一個問題:當前市場給出的多空賠率和勝率分別是多少。

如果這個問題有答案,那麼我們就可以通過計算而知道自己現在應該持有哪個方向上多大的倉位。

我們把倉位問題轉化成了一個統計學問題。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個人認為可以用統計學的方式來做。

上述三點原則就是倉位管理的基本原則,下面就在同一個品種裡單策略的倉位元模型簡單做一下探討。

單品單策略如何進行倉位管理?

單品種指的是我們只操作一個品種(比如只做天通銀);單策略指的是我們有一種參與市場的方法。

我們上面已經提到了,變化著的行情相當於一個變化著的數學模型。特別類似於一個人跟你玩猜硬幣,但是在不同的時候給不同的概率和回報,同時他把拋硬幣的時間拉長。

而我們要做的是選擇在何時去押注。下面簡單從模型的角度去思考下:

倉位由什麼決定呢:

第一:由自己的風險偏好(就是那個千分之二點五)。但是強烈不建議風險偏好設置成千分之二點五以上(這是由於多次重複試驗後,小概率的事件也會出現);

第二:單次策略的準確率;

第三:單次策略的風險報酬比。

我們假定風險偏好是a,單次準確率是b,盈利虧損比是c。

首先要滿足的是(b*c)大於(1-b),或者說:策略的數學期望大於零。

其次需要的是:當(1-b)的n次方大於a時,n取最大整數,這時候這個n+1就是理論的最大連續虧損次數,所以要保證這個n+1乘以單次虧損要小於您自己的資金最大回撤線。這個最大回撤線我們定義為30%。

再次,在以上兩個不等式成立的情況下,倉位元越大越好。

以實例來探討:假如風險偏好是0.25%,準確率是40%,風險回報比是2:1,我自己的資金量是20萬。

那麼我們可以知道:我的理論最大連續虧損是:12次;如果我只能忍受最大資金回撤是30%,那麼我單次最大止損只能是本金的2.5%或者以下。

我們知道了這個數字,就可以通過計算得知自己應該開多少倉位。假如我本次策略止損是100個點,那麼我合理的開倉數量是3.33手,也就是3手。

最後,我想強調的是:倉位元管理不能脫離交易系統而存在,交易系統也不能缺乏倉位元管理這一部分,今天我們只討論倉位管理並不是說有科學的倉位管理就可以賺錢了,但是沒有科學的倉位管理一定不能長期賺錢。

改變以上兩個參數,賠率和勝率就可以得到所有的交易方法。但是本文需要研究的主要問題是在以上兩個參數固定的時候,我們應該如何押注,下面簡單分析下這個模型。

模型分析:

分析一:任何時候你都不知道下次押注能否賺錢。

分析二:任何有限的押注模式都不能保證你賺錢,如果你十分倒楣,你甚至可能從來沒有一次賺錢。

分析三:在數學期望為正的遊戲模式中,如果每次都押同樣的賭注,押注次數越多,你虧錢的概率越低。

分析四:絕對的資金安全是不存在的,但是會有相對的安全(就是虧錢概率很低)。

之所以我們需要控制倉位元,就是由於市場的根本不確定性。可以這麼說:未來的行情唯一確定的事情就是它永遠都不確定。市場的根本不確定性決定了,你必須在倉位控制上有一些原則和目的,我們會在接下來探討這個問題。

倉位元管理的目的和原則

倉位元管理要達到什麼目的呢?簡單說一句話:斬斷虧損,讓盈利奔跑。

那基於此目的需要哪些原則呢,我們大概分析下:

第一:決不能一次性押上所有的資金量,反過來說需要你多押注幾次,原則上講最少30次(統計學的一種規定),這樣才能排除偶然性因素的影響。

第二:偶然性的連續虧損在交易中一定會出現,所以倉位管理一定要使你能在一定概率的連續虧損上存活。

依據上面那個遊戲所說的:如果假定千分之二點五是不可能事件、勝率在50%,那麼經過計算可以得到:連續虧損9次的概率是0.001953,所以我們認為連續虧損9次是不可能的。

大概解釋下上面的數字:你的倉位控制方法必須能夠讓你抗住連續9次的虧損。

第三:在交易完以後,隨著行情的變化,我們進入一個動態的遊戲中,也就是說隨著行情改變你的盈虧比和勝率會變化,這就是為什麼你要加倉或者減倉。

任何時候你願意在一個品種上持有多大的倉位問題,可以轉化成另一個問題:當前市場給出的多空賠率和勝率分別是多少。

如果這個問題有答案,那麼我們就可以通過計算而知道自己現在應該持有哪個方向上多大的倉位。

我們把倉位問題轉化成了一個統計學問題。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個人認為可以用統計學的方式來做。

上述三點原則就是倉位管理的基本原則,下面就在同一個品種裡單策略的倉位元模型簡單做一下探討。

單品單策略如何進行倉位管理?

單品種指的是我們只操作一個品種(比如只做天通銀);單策略指的是我們有一種參與市場的方法。

我們上面已經提到了,變化著的行情相當於一個變化著的數學模型。特別類似於一個人跟你玩猜硬幣,但是在不同的時候給不同的概率和回報,同時他把拋硬幣的時間拉長。

而我們要做的是選擇在何時去押注。下面簡單從模型的角度去思考下:

倉位由什麼決定呢:

第一:由自己的風險偏好(就是那個千分之二點五)。但是強烈不建議風險偏好設置成千分之二點五以上(這是由於多次重複試驗後,小概率的事件也會出現);

第二:單次策略的準確率;

第三:單次策略的風險報酬比。

我們假定風險偏好是a,單次準確率是b,盈利虧損比是c。

首先要滿足的是(b*c)大於(1-b),或者說:策略的數學期望大於零。

其次需要的是:當(1-b)的n次方大於a時,n取最大整數,這時候這個n+1就是理論的最大連續虧損次數,所以要保證這個n+1乘以單次虧損要小於您自己的資金最大回撤線。這個最大回撤線我們定義為30%。

再次,在以上兩個不等式成立的情況下,倉位元越大越好。

以實例來探討:假如風險偏好是0.25%,準確率是40%,風險回報比是2:1,我自己的資金量是20萬。

那麼我們可以知道:我的理論最大連續虧損是:12次;如果我只能忍受最大資金回撤是30%,那麼我單次最大止損只能是本金的2.5%或者以下。

我們知道了這個數字,就可以通過計算得知自己應該開多少倉位。假如我本次策略止損是100個點,那麼我合理的開倉數量是3.33手,也就是3手。

最後,我想強調的是:倉位元管理不能脫離交易系統而存在,交易系統也不能缺乏倉位元管理這一部分,今天我們只討論倉位管理並不是說有科學的倉位管理就可以賺錢了,但是沒有科學的倉位管理一定不能長期賺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