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愛的教育:佛山援疆幹部助南疆學子圓夢

佛山新聞網訊 記者韓林瑩報導:再過半個月, 伽師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阿曼古麗就要到烏魯木齊職業大學的學前教育專業就讀, 開始新的人生征途。 “如果沒有胡伯伯, 我可能早已因為家庭困難輟學去打工了。 ”

阿曼古麗口中的“胡伯伯”就是近日被評為“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先進個人”的佛山援疆幹部胡大強。 2013年, 年過半百的他放下佛山市華材職業技術學校黨委書記的職務, 離開親人, 義無反顧地選擇到伽師工作, 擔任伽師縣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校長, 沒想到這一來就是4年, 成為了佛山為數不多的二次援疆幹部。

在伽師, 過去由於就業門路窄, 普遍貧困家庭的家長都認為孩子讀書無用, 還不如棄學打零工幫補家用, 導致大量的適齡孩子早早走出社會, 因為這一情況, 伽師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學生的流失率高達50%-60%。

幸運的是, 在胡大強的帶領下,

伽師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學生的流失率已經控制在了10%以內, 像阿曼古麗一樣實現夢想的學生越來越多。

點擊視頻, 胡校長帶你瞭解伽師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自掏腰包, 資助貧困學生

“胡校長在一次教學例行巡查的時候發現了我, 當他瞭解到我家庭負擔重, 準備申請退學時, 主動提出要幫助我, 我很感動, 如果不是胡校長, 可能我現在已經在外面打工了。 ”阿曼古麗說。

胡大強回憶起當時的情景, 不禁感歎, 阿曼古麗是一個特別優秀的學生, 漢語講得好, 手藝也非常精湛, 如果退學就太可惜了, 作為校長的他主動找到了阿曼古麗的班主任, 瞭解她的情況, 當得知她為了減輕家裡經濟負擔, 毅然放棄了上內高班的大好機會,

留在伽師職校, 還多次想要退學打工掙錢供弟弟讀書後, 胡大強決定要幫這個善良的孩子, 自掏腰包資助她上學, 直到大學畢業。

阿曼古麗在學習

“困難總是暫時的, 辦法也總會比困難多, 決不能讓家庭貧困的優秀中職生流失。 ”這是胡大強校長來到伽師縣援疆長久以來的信念。

事後, 胡大強認真思考了教育扶貧工作, 發揮專業優勢, 開展創業、勤工儉學。 “像阿曼古麗這樣漢語好的同學, 如果組織起來, 他們就利用晚自習時間教同學漢語, 一方面可解決學校漢語老師少、水準低的問題, 另一方面, 也可以為漢語學得好的同學提供展示平臺與工作機會。 ”

執行力強的胡大強馬上安排了漢語組長從全校挑選漢語好的同學組建漢語社團, 而阿曼古麗成了漢語社團骨幹, 擔任學習漢語的小老師, 晚上教同學們學漢語。 學校給漢語社團的小老師每月發放教學補助300元左右。 她通過自己的專長和勤奮也為家庭創造了一點收入。 阿曼古麗說:“我可以繼續上學, 還能為家裡增加一點收入,

也不用擔心弟弟的上學問題, 我真的太開心了。 ”

胡大強在巡課堂

其實, 阿曼古麗只是胡大強資助眾多學生中的一個, 像阿曼古麗一樣因為家庭原因被逼放棄學業打工謀生的情況, 在伽師十分普遍。 據不完全統計, 從2013年至今, 胡大強通過資助、捐贈、探病等各種形式的捐款超過1萬元。

阿曼古麗這件事也讓胡大強更深刻的認識到,單一的物質只能解決他們眼前的生活問題,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貧困問題。要打贏精准脫貧攻堅戰,必須把既扶“智”,又扶“志”作為職業教育切入點,讓更多青少年接受職業教育。不讓中職生因家庭貧困而流失,就更應該讓他們學有所成、擁有技能後,更好地為家庭脫貧出力。

探索前行,尋找適合伽師職校的路子

4年來,胡大強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不停地慢慢摸索和調整方案,堅信教育改變貧困,尋找出了一條適合伽師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路子。

為了改變教師隊伍水準低的情況,他提出並推行“二主軸,多模組”的課程體系,實行“送老師出去”“請老師進來”的制度。

伽師職校學生在進行專業技能學習

為進一步提升全校專業技能水準,在佛山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佛伽攜手創建“結對+團隊”幫扶模式,佛山市教育局挑選了八所佛山職業院校與伽師職校結成對子,一校幫扶一個專業,把佛山優質教育資源全部嫁接到伽師。

為了不讓學生流失,他提出建立“五長”(縣長、鄉長、村長、校長、家長)負責制,各鄉鎮都安排專人負責學生管理。

如今,伽師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從當初的不足500人猛增到3353人,成為新疆喀什

地區在校生最多的縣級職校;學生就業率達到了92.6%,成為南疆培養技能型產業工人的重要基地;學校的各項工作得到了社會的廣泛好評,在南疆職業學校中起到了示範引領作用。

來伽師之前,胡大強是一個夢想家,帶著滿腔熱情和設想,希望能為伽師的職業教育帶來改變;到了伽師之後,他是一個實幹家,不斷摸索,調整方向,用他的魄力,耐心與專業,一點點改變伽師職校的面貌。

“在接下來的援疆時間裡,要重點抓國家通用語言教學,要讓大部分學生都能聽能說國語;抓就業,讓學生能優質就業穩定就業;抓規範管理,從教學規範、行為規範入手,確保學校穩定可持續發展。”胡大強說,援疆與年齡無關,與心態有關。三年之後他就58歲了,如果這裡還需要他,他會繼續留下來。

阿曼古麗這件事也讓胡大強更深刻的認識到,單一的物質只能解決他們眼前的生活問題,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貧困問題。要打贏精准脫貧攻堅戰,必須把既扶“智”,又扶“志”作為職業教育切入點,讓更多青少年接受職業教育。不讓中職生因家庭貧困而流失,就更應該讓他們學有所成、擁有技能後,更好地為家庭脫貧出力。

探索前行,尋找適合伽師職校的路子

4年來,胡大強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不停地慢慢摸索和調整方案,堅信教育改變貧困,尋找出了一條適合伽師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路子。

為了改變教師隊伍水準低的情況,他提出並推行“二主軸,多模組”的課程體系,實行“送老師出去”“請老師進來”的制度。

伽師職校學生在進行專業技能學習

為進一步提升全校專業技能水準,在佛山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佛伽攜手創建“結對+團隊”幫扶模式,佛山市教育局挑選了八所佛山職業院校與伽師職校結成對子,一校幫扶一個專業,把佛山優質教育資源全部嫁接到伽師。

為了不讓學生流失,他提出建立“五長”(縣長、鄉長、村長、校長、家長)負責制,各鄉鎮都安排專人負責學生管理。

如今,伽師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從當初的不足500人猛增到3353人,成為新疆喀什

地區在校生最多的縣級職校;學生就業率達到了92.6%,成為南疆培養技能型產業工人的重要基地;學校的各項工作得到了社會的廣泛好評,在南疆職業學校中起到了示範引領作用。

來伽師之前,胡大強是一個夢想家,帶著滿腔熱情和設想,希望能為伽師的職業教育帶來改變;到了伽師之後,他是一個實幹家,不斷摸索,調整方向,用他的魄力,耐心與專業,一點點改變伽師職校的面貌。

“在接下來的援疆時間裡,要重點抓國家通用語言教學,要讓大部分學生都能聽能說國語;抓就業,讓學生能優質就業穩定就業;抓規範管理,從教學規範、行為規範入手,確保學校穩定可持續發展。”胡大強說,援疆與年齡無關,與心態有關。三年之後他就58歲了,如果這裡還需要他,他會繼續留下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