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重磅!扶貧幫扶雲南今後將不再直接給錢給物

距離完成全年100萬貧困人口減貧、1100個貧困村出列和國家下達的摘帽縣任務只有120多天, 脫貧攻堅戰役進入衝刺階段的重要節點。 22日下午, 全省扶貧系統視訊會議在昆召開, 會議傳達學習陳豪書記到省扶貧辦專題調研的重要講話, 並安排部署下一步扶貧工作。 會議明確要改進扶貧資金使用方式, 轉變直接給錢給物或無條件送股份紅的幫扶方式, 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家庭, 實行“按勞取酬、優先優酬”的幫扶方式。

會議要求, 全省各地要繼續完善資料資訊, 確保真實性、準確性, 解決好政策把握不准,

資料不真不准的問題, 避免以偏概全“一刀切”的問題, 全面完成貧困物件動態管理的任務。 動態管理不僅僅是解決物件精准問題, 必須同時做到“六清”, 即貧困物件情況清、致貧原因准而清、幫扶措施清、幫扶責任清、投入產出目標清、退出規劃計畫時序清。 要充分運用動態管理工作成果, 從村級開始, 逐級匯總, 形成省州縣鄉村“一本賬”“一口清”。

其中, 要把貧困物件的情況摸得清清楚楚, 就要求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進行立體多重屬性分析, 包括性別、年齡段、學歷、產業、就業、主要生產資料、勞動力、住房等情況。 致貧原因則要弄清楚屬於“11類致貧原因”的哪一種或者幾種, 比如家庭貧困是因病還是因殘, 是因學還是缺技術?清楚了致貧原因,

就要在幫扶措施上有的放矢, 不能文不對題, 牛頭不對馬嘴。 例如納入易地扶貧搬遷的對象應該對應缺土地、缺水、交通不便等致貧原因, 除了享受住房建設政策, 還有產業、就業、就學、健康等幫扶措施。 以此類推, 住房、教育的幫扶措施情況都要做到該有都有, 清清楚楚。 幫扶責任則要根據貧困戶的情況, 梳理清楚產業就業、易地搬遷、教育健康、危房改造、金融等縱向橫向工作責任清單, 成為 “掛包幫”單位和駐村工作隊員幫扶責任清單, 各級各部門按照責任清單完成目標任務。

值得注意的是, 接下來全省扶貧系統還將推動扶貧資金的精准使用。 圍繞“自強、誠信、感恩”主題實踐活動, 改進扶貧資金使用方式, 轉變直接給錢給物或無條件送股份紅的幫扶方式,

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家庭, 實行“按勞取酬、優先優酬”的幫扶方式, 把幫扶資金轉化為產業投入、勞動報酬、公益崗位補貼, 促進貧困人口由“等脫貧”轉化為自力更生脫貧, 提升非建檔立卡人口和社會對扶貧方式的認可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