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峽江桐林鄉推行黨員幹部“積分制”管理

數中自有絢麗景

——峽江桐林鄉推行黨員幹部“積分制”管理變化記

鄒清華、李坪華

幹多幹少不一樣, 幹好幹壞差別大。 日前, 筆者翻開峽江縣桐林鄉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積分表”, 不難看到, 最高積分130分, 最低積分87分。

綜合比選、統一亮分。 據悉, 該鄉已有2名黨員因發展產業貢獻較大、加分專案較多而表彰, 有1名黨員因無故缺席黨課、黨員活動日而扣分較多, 被通報批評。

自從分類推行“積分制”管理措施以來, 該鄉不僅強化了管理、激發了幹勁, 還推動了全鄉經濟社會事業快速發展:種植煙葉2232畝、完成貨運物流稅收943.7元、空心村拆除“三房”2.3余萬平方米、化解矛盾糾紛16件。

管理:由“鬆散”向“集約”轉變

重播:8月23日, 該鄉機關站所幹部食堂的顏阿姨拿著用餐記錄介紹:“現在幹部在辦公室呆的少了, 下村裡做事的人多, 這不, 以前晚上用餐有30多人, 現在也就幾個守辦公室的人了……”。 原來, 這種變化緣於鄉里用制度管人, 出臺了積分管理制度, 實現了由“鬆散”向“集約”轉變, 也推動了基層幹部作風大轉變。

連結:桐林鄉共有238名農村黨員、41名機關站所幹部納入“積分制”管理, 設立對應考核組, 實行分類實施。 每名黨員幹部初始積分為100分, 按細則做“加、減”計算, 每個記分週期為12個月(每年1月至12月), 周期滿後, 加減分結果清零。 黨員幹部加分及減分情況定期公示, 接受群眾監督。

目前, 農村黨員涉及參與組織生活、遵紀守法、發揮作用方面有30條細則;鄉機關幹部有12項重點工作納入評分考核, 其中涉及須繳納保證金的有3項、實行積分量化管理的有9項;站所幹部績效考核涉及8項工作內容。

點評:打造精細“度量衡”, 細化量化工作, 是加強黨員幹部管理規範的關鍵點。

黨員:由“弱化”向“強勁”轉變

重播:“我寧可拆房子, 也不想丟分數、丟臉面……, ”廟口村湖江組黨員邱長英在5月份的空心村整治工作中, 相比非黨員村小組長的丈夫王宗根更為積極, 主動與丈夫商量, 帶頭拆除了破舊雜房360㎡, 並做起了周邊親朋好友的思想工作, 拆除破舊雜房780㎡, 不僅推動了村裡的空心村整治工作, 還爭到了不少積分。

連結:桐林鄉把積分作為加強黨員幹部評先評優、管理監督、激勵約束的重要依據,

實行全程紀實, 建立積分台賬, 年中和年終用量化積分來回答是否“優秀、先進”, 為獎優罰劣提供了一本“明白賬”。 同時, 積分前列的黨員幹部作為各級表彰推薦對象, 普通黨員作為村級後備幹部進行重點培養;普通黨員按10%比例評定社保, 按300元/人的標準補助, 不需繳納費用的人員按相應金額進行獎勵;機關站所幹部、村幹部按比例或上浮比例發放績效工資。 通過兌現“積分制”管理獎懲措施, 有效激發了全鄉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的積極性, 實現了由“弱化”向“強勁”轉變, 80%以上的黨員幹部積分超過120分, 為群眾辦實事1200餘件。

點評:設定精確“榮辱榜”, 樹立良好導向,

是推動工作快速趕超的著力點。

工作:由“被動”向“主動”轉變

重播:長田村位元列桐林鄉去年目標考評工作最後一名, 今年4名村委幹部“知恥後勇”, 劃分“責任區”, 積極作為:空心村整治拆舊5830㎡, 完成任務的194%, 是當前全鄉拆舊面積最多的村委;美麗鄉村建設也是走在全鄉前列, 率先啟動路基建設……像這樣從被動到主動, 比進度、超任務的村委還有4個。

連結:桐林鄉推行“積分制”管理以來, 各村組“比、學、趕、超”意識明顯增強, 也帶來了各項社會事業發展的新變化:在空心村整治、清潔工程、兩治理等工作中不積極發揮作用扣分分值40分, 有60名黨員幹部主動帶頭, 空心村拆舊面積2.3萬餘平方米, 水流沿線破舊土坯房基本消除, 圩鎮20間鐵皮棚750平方米全面拆除;帶頭發展產業加10分,

有26名黨員幹部當起了致富帶頭人, 新打造中藥材產業基地240畝, 香芋產業基地種植280畝, 集中成片栽植油茶3萬株;有效化解矛盾糾紛加5-8分, 有5名黨員幹部當好了“調解員”, 化解矛盾糾紛8件。

點評:掛出精准“晴雨錶”, 展現幹部實績, 是激勵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的落腳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