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美麗官溪,不只是培養出了十八位博士(王剛)

作者主題詞:江西 上饒 玉山 仙岩鎮 官溪社區 胡氏宗祠 十八位博士

心裡一直惦記著到官溪去走一走, 看一看的, 但是美中不足的是, 當我們到達官溪村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五點左右了, 天色也已經漸漸的暗了下來, 又趕上了“毛毛雨”, 所以在官溪能見到什麼拍到什麼, 我心裡一點兒底也沒有……

但當我踏入村中的時候, 我就被這裡的美所驚呆……

光線不好和時間又緊可能拍不到好片所帶來的慌張, 瞬間被釋然……這次是來的晚了點兒, 也急了點兒, 但看到這麼美麗的官溪, 我想我必須要再來……

可能大家看完這篇文章,

一定會感覺到, 我在文章裡並沒有用太多的文字來描述官溪的美, 因為我認為, 美的東西在每個人的心裡的感受是不一樣的。 或者說, 官溪的美, 你只能親自來感受, 那才是最真切的美……

在官溪, 我有幸見到了我去年到雲南普洱的旅行夥伴、樂途旅遊網專欄作家、攝影家劉樹幀老師, 他是專程從玉山縣城趕過來看我的, 只為了和我能見見面, “敘敘舊情”, 然後晚上能陪我喝上一杯……

另外, 因為劉老師又是玉山縣攝影家協會的秘書長, 官溪又是他常來拍攝的地方, 所以提起官溪, 他總是有說不完的話。 這不, “《中國攝影報》聯誼第九屆贛浙閩皖百名攝影家春攝玉山攝影擂臺賽采風活動”, 在官溪還專設了一個拍攝區,

可見官溪在以劉老師為代表的攝影人心目中的位置有多麼高……

劉老師告訴我, 官溪的美不是一句話、兩句話就能說清楚的。 我從劉老師的話語中, 感受到了官溪不只美在外, 還美在內, 美在官溪家風文化傳承……

官溪是一個神奇的寶地, 讓我驚詫的是, 就是這麼一個美麗的小山村, 竟然走出了十八位年輕的博士(還有好多博士生導師的故事喲), 我想這一定是與官溪至今還傳承著幾百年來著名的胡氏家訓是分不開的……

難怪我們一行二十多人在官溪一下車, 就被領到了這個地方——官溪胡氏宗祠, 可見這裡一定是官溪人心中最重要的地方。

我想我好像找到了這裡為什麼會出現當代“十八博士”的原因, 是不是因為官溪胡氏宗祠的存在,

以及其融入官溪人血液裡, 根植於官溪人靈魂深處的“胡氏家訓”的影響, 幾百年來造就了官溪人才倍出的優秀的育人文化呢?

我想“十八博士”的出現只是反應官溪的一個側面, 因為我們所到之處, 都能感受到這裡人們的真誠、熱情和友善, 並能真切的感受到他們以家鄉為美, 以家鄉為自豪的愉悅心態, 在我看來, 這一點比博士的數量更加難能可貴……

我在路邊拍照時, 一位路過我身邊的老大姐竟然跟我說:“謝謝你來官溪!”, 而我當時竟一時語塞, 不知怎麼來回答, 只好報以略顯尷尬的微笑……

這就是官溪人的一種美, 一種知恩感恩的美, 一種善良友好的美, 一種讓外來人放心和信任的美, 而這種美也正是目前國內一些地方嚴重匱乏的……

很顯然, “官溪是我家、榮辱你我他”式的一體化使命感, 在這位極為普通的大姐身上表現的淋漓盡致……

我突然悟出了某種靈感:教育, 最根本性的東西不只是簡單的傳授知識技能和經驗, 更重要的是要依託于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所凝煉的優良家風, 對!教育的根本就是優良家風傳承, 優良家風的傳承, 才是教育成敗的關鍵!而官溪人根植於其歷史傳承的家風教育, 無異於是最成功的。

我們常說, 沒有國就沒有家, 而一個國家的長治久安, 生態祥和, 肯定離不開優良家風的傳承, 可以說:家風好, 則國風好, 國風好, 則國家強。 官溪家風傳承, 給我們樹立了一個學習的典範。

關於家風, 這肯定是值得我們這些為人父母、為人夫妻、為人兒女、為人師生、為人朋友、為人相鄰、為人同事、為人夥伴等等一切人人需要用心思考的一個大問題。

晚上的農家宴是熱鬧的, 我喜歡這樣的農家味道, 飯菜沒有任何奢華, 都是樸實但又不失美味、不失江南農家特色的。

官溪人的熱情, 濃郁的鄉味, 再加上與老友團聚, 於是我就醉了……

【作者簡介】

王剛

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

樂途旅遊網靈感旅行家

途牛大玩兒家

秒拍簽約旅行達人

《旅遊縱覽》雜誌簽約攝影師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