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一窗受理 一次審核 資訊互認

一個視窗受理、一次審核通過、資訊多個部門互認……昨日, 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佈會, 從今年9月1日起我市將推行“多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 其中包括工商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房地產經紀機構備案、海關報關單位註冊登記證書等20證合一。 審批內容將由工商一個部門進行核准, 由工商部門通過資訊傳輸推送至相關部門, 減少營業執照辦理時間, 大幅度提高行政審批效率, 節約行政成本。 與此同時, 市政府還鼓勵各區市先行先試, 繼續機構整合、行政審批制度改革, 在全市實施“20證合一”的基礎上繼續實施“20證+N證合一”。

資料網上行 企業少跑路

記者從新聞發佈會上瞭解到, 為進一步提高行政審批效率, 我市今年3月份起草《青島市推進涉企“多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 徵求了23個部門的意見, 經多方協商確定了證照整合的範圍, 研究“多證合一”改革後資料共用、業務系統升級等相關問題, 確保通過“資料網上行”讓“企業少跑路”。

《實施方案》要求在全面梳理、分類處理涉企證照事項的基礎上, 對資訊採集、記載公示、管理備查類的一般經營專案涉企證照事項, 以及企業登記資訊能夠滿足政府部門管理需要的涉企證照事項, 統一整合到營業執照上, 被整合證照不再單獨發放。

鼓勵各區市先行先試,

將“多證合一”和機構整合、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相結合, 在全市實施“20證合一”的基礎上繼續實施“20證+N證合一”。

改革後被整合證照不再發放

“多證合一”改革實施是在“三證合一”“五證合一”“兩證整合”登記制度改革的基礎上, 將有關涉及市場主體登記、備案等各類證照, 具體來說就是資訊採集、記載公示、管理備查類的一般經營專案涉企證照事項, 以及企業登記資訊能夠滿足政府部門管理需要的涉企證照事項, 進一步整合到營業執照上, 使企業在辦理營業執照後即能達到預定可生產經營狀態, 大幅度縮短企業從籌備開辦到進入市場的時間。 “多證合一”實行範圍較“三證合一”和“五證合一”改革要更廣, 既適用於各類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

也適用于個體工商戶。 外商投資企業、港澳臺投資企業也包括在內。

“多證合一”改革後, 被整合證照不再發放, 載入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一照一碼”營業執照是市場主體全國通用的“身份證”, 企業憑“一照一碼”營業執照可以在政府機關、金融、保險機構等部門證明其主體身份, 辦理相關業務, 原需要憑被整合證照辦理相關事務的, 一律改為使用“多證合一”後的營業執照辦理。 各部門、各單位都要予以認可和應用。 與此同時, “多證合一”實行的登記條件、登記程式、登記申請文書材料規範和營業執照樣式與“五證合一”登記相同。 已經申請換發“三證合一”或“五證合一”營業執照的企業, 不需要再換證, 企業營業執照的換發及統一代碼的賦碼方式仍按“五證合一”改革執行。

只需要工商一個部門核准

新實施的“多證合一”將形成“一窗受理、一次審核、資訊互認”的模式, 企業在申領營業執照時, 只需要工商一個部門進行核准, 由工商部門通過資訊傳輸推送至相關部門, 不會因等待其他部門審核而拖長營業執照的辦理時間。 通過改革, 可以大幅提高行政審批效率, 節省行政成本, 有效降低企業成本, 是激發市場活力的重要舉措。 “多證合一”改革後, 企業只需向“一個視窗”提交“一套材料”, 減少了往返各部門奔波之苦, 可以節省大量時間和精力, 進一步降低市場准入門檻, 為企業鬆綁解困。

“多證合一”改革整合的是證照數量, 精簡的是辦事環節和流程,

改革之後企業登記資訊的即時傳遞能夠使政府各部門的監管職責得到強化, 使企業資訊的採集從多頭向統一轉變, 從分散向統籌轉變, 流程從脫節向銜接轉變, 有利於各部門之間的資訊共用和無障礙充分交換, 有利於監管部門掌握企業資訊, 及時有效地做出監管舉措。 此外, 通過營業執照上載入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 整合企業分散於各個行業、部門的信用記錄, 真正做到將各部門的涉企資訊、服務和監管等編織成網, 有利於推動形成“一處違法、處處受限”的監管格局。

在發佈會上, 市工商工作人員提醒各個企業, 尚未換領載入“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營業執照的企業, 請務必在今年12月31日前, 到工商登記機關辦理換照手續;從2018年1月1日起, 未載入“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營業執照不再有效。

青島早報(微信號:qdzaobao)

未載入“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營業執照不再有效。

青島早報(微信號:qdzaobao)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