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四川巴中南江一教師倒在去課堂的路上 再也沒醒來

師生送別廖老師。

3月27日上午9點30, 四川巴中南江縣殯儀館內, 哀樂低徊, 數百人一早趕到這裡, 向一位三天前逝去的中學老師作最後告別。

逝者廖遠金, 今年41歲, 生前在南江縣長赤中學從事高中物理教學。 3月25日清晨, 在前往課堂途中突發心肌梗塞, 倒在那條他走了8年的路上。

長赤中學校園一角, 美麗的櫻花已經凋零。 這位曾培養出多位縣、市高考第一名, 作為長赤中學核心競爭力的“核武器”, 永遠也無法抵達他鍾愛的課堂。 但那洪亮的聲音、溫暖的笑臉和一瘸一拐卻堅定的背影, 成為師生們永遠無法忘卻的記憶。

永久遲到

再也無法抵達課堂

從長赤中學教室宿舍樓到高二(7)班教室, 只有不到500米距離。 25日早晨6點, 廖遠金準時起床, 妻兒還在熟睡。 洗漱完畢, 他輕輕關上門, 下樓。 6點50分, 其妻馬小梅接到電話, 說廖老師昏迷了。 馬小梅立即下樓, 看到丈夫倒在地上, 雙眼緊閉, 任她怎麼喊都沒有反應。 幾位過路的學生和老師忙著打120。

7點10分, 早自習的鈴聲響起, 以往這個時候, 廖遠金會準時出現在教室門口。 高二(7班)的同學們有些納悶, 廖老師今天怎麼了, 到現在還沒來。 不久, 班長吳利聽到老師突發疾病住院的消息, 他和另一名同學請假, 跑遍了鎮上的幾家醫院, 最後趕到第三家醫院, 卻接到了廖老師病逝的噩耗。

“同學們, 我們的廖老師昨天來教室時暈倒,

他永遠離開了我們, 再也無法回來了!”26日上午8點, 高二年級組長向7班學生宣佈, 教室裡短暫的靜默後, 響起一片抽泣聲。 同學們集體起立默哀。

宿舍樓到教室, 一般人只用5分鐘, 但廖遠金左腿殘疾, 他要花十分鐘。 然而, 在同學們的記憶中, 廖老師一般都會提前趕到教室, 從未遲到過;校長顏邦輝說, 在他來長赤中學工作的兩年時間裡, 廖老師沒有請假的記錄。

然而這一次, 他卻永久遲到了, 再也無法抵達熟悉的課堂。

廖老師生前與學生們在一起。

用心教書

“發自內心地想把你們教好”

廖遠金曾有一段苦難的過往。 幼時家庭貧困, 因患小兒麻痹症, 左腿落下殘疾, 但他不自卑, 勤奮學習, 1998年高考超出重本線幾十分,

卻因身體原因與重點大學失之交臂。 後來坦然接受命運安排就讀師範院校, 畢業後自願選擇到農村中學任教。

在課堂上, 廖老師經常講他的人生經歷, 而且從不諱言那段苦難和辛酸。 “希望你們認真讀書, 我是發自內心地想把你們教好”。

除擔任高二(7)班班主任外, 廖遠金還同時任高二(12)班和高一(7)班的物理課。 物理課在一些學生眼中晦澀艱深, 但廖遠金卻帶大家充分領略物理之美。 2015年巴中市高考理科第一名的蘇星宇回憶, 廖老師聲音洪亮飽滿, 每講解一道題、一個方程、一個定理, 都給人留下獨特的韻味。 2011屆畢業生付志說, “廖老師自始至終都不是一個善談的人, 但他思維清晰, 講授靈活, 分析耐心。 尤其板書令人難忘,

每一個步驟, 每一個計算進程都仔細的列在黑板上, 有時一道題就佔據整個張黑板, 儘管如此, 他的板書總是工工整整, 讓人一目了然。 ”

按照學校規定, 每週一, 學生須自覺集體上交手機, 總有學生蒙混過關。 但身為班主任的廖遠金改變了方法, 他提著口袋到每個學生面前, “逼”著大家交手機。 “他就站在你面前, 雙眼盯著你。 扛不過, 只得乖乖交出來。 ”高二(7)班學生劉漢剛說, “以前不曉得老師的辛苦, 現在才懂了”他的話語裡充滿悔意。

在長赤中學任教八年, 廖遠金一直擔任高中重點班的班主任, 多年擔任複讀班和特優班物理教學, 曾經培養出南江縣和巴中市高考第一名, 連續五年被評為優秀教師。 作為省內規模較大的農村中學,

長赤中學教學品質一直保持較高水準, 而廖遠金則是該校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這也是“核武器”綽號的來由。

雖是“名師”, 廖遠金的日子卻過得很艱難。 妻子沒有工作, 在學校租房開了一家小賣部, 下有兩個孩子, 前幾天才還清了房款。 曾有人給他出主意, “你都是名師了, 何不辦個補習班呢?”還有人建議:“你可以向學生推銷些教輔資料嘛!”但廖遠金一笑而過:“我們都是從農村出來的, 自力更生, 靠勞動養活自己, 這樣心裡才踏實。 ”

學生們教室裡集體為老師默哀。

深情追憶

“再叫你一聲‘老廖’”

27日下午2點, 廖遠金的追悼會已經過去好幾個小時。 但論壇上, 懷念他的貼文一直被置頂, 網友的跟帖仍在繼續。

廖遠金生前, 沒有一張與家人的合照。 網友們曬出了他與學生的合影。照片上的他,被學生們擁在中間,一臉憨憨的笑。

“廖老師,你走好,讓我們再叫你一聲‘老廖’”六百多條貼文中,“老廖”是出現次數較高的稱謂。在顏邦輝看來,這個稱呼體現了學生們對廖遠金發自內心的喜歡與愛戴。他的身體有缺陷,卻對學生們付出了全部的愛。這些年,學校幾乎沒收到關於他的投訴。

長赤中學推行的“激情兩操”,要求班主任陪跑。廖遠金雖然行動不便,但他一次也沒有落下。一位學生說:“我們每天早上都要跑操,每個班組成一個方隊,班主任們都會站在佇列前面跟著跑,我站在後面,雖然角度不是很好,但總看到廖老師一拐一拐地跑對角,他不能像其他老師那樣瀟灑自如陪學生跑,但他有一顆陪我們的心。每次遇到檢查,我們班的步伐總是最整齊,聲音也最響亮,我們可不能給老廖丟臉。”

對於班上的每個學生情況,廖遠金了然於胸。哪個是留守兒童、哪個是單親家庭子,甚至每個學生睡哪張床,他都記得清清楚楚。“這個穿著樸素、話不多的男人,像極了我的父親,比父母考慮得還多”有學生深情地寫道。

妻子回憶

“他陪學生比陪兒子時間還多”

2007年,廖遠金和馬小梅結婚,當時廖遠金領著400元工資,兩人節衣縮食撫養兩個孩子。2012年,在校內買了一套房子,不久前才還清房款。

馬小梅說,丈夫十分節儉,去世那天穿的那雙鞋子還不到一百元。他的工作很忙,每天早上6點過出門,晚上11點才回家。以前教四個班的課,上學期才減了一個班。他手機從不關機,有時正吃飯時,學生打來電話,他都會丟下飯碗耐心地說半天。

“他陪學生的時間遠比陪娃娃多”。馬小梅說,丈夫走了,他肯定最掛念的是娃娃,日子再艱難,她都會撫養兩個孩子成材。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記者 謝穎

網友們曬出了他與學生的合影。照片上的他,被學生們擁在中間,一臉憨憨的笑。

“廖老師,你走好,讓我們再叫你一聲‘老廖’”六百多條貼文中,“老廖”是出現次數較高的稱謂。在顏邦輝看來,這個稱呼體現了學生們對廖遠金發自內心的喜歡與愛戴。他的身體有缺陷,卻對學生們付出了全部的愛。這些年,學校幾乎沒收到關於他的投訴。

長赤中學推行的“激情兩操”,要求班主任陪跑。廖遠金雖然行動不便,但他一次也沒有落下。一位學生說:“我們每天早上都要跑操,每個班組成一個方隊,班主任們都會站在佇列前面跟著跑,我站在後面,雖然角度不是很好,但總看到廖老師一拐一拐地跑對角,他不能像其他老師那樣瀟灑自如陪學生跑,但他有一顆陪我們的心。每次遇到檢查,我們班的步伐總是最整齊,聲音也最響亮,我們可不能給老廖丟臉。”

對於班上的每個學生情況,廖遠金了然於胸。哪個是留守兒童、哪個是單親家庭子,甚至每個學生睡哪張床,他都記得清清楚楚。“這個穿著樸素、話不多的男人,像極了我的父親,比父母考慮得還多”有學生深情地寫道。

妻子回憶

“他陪學生比陪兒子時間還多”

2007年,廖遠金和馬小梅結婚,當時廖遠金領著400元工資,兩人節衣縮食撫養兩個孩子。2012年,在校內買了一套房子,不久前才還清房款。

馬小梅說,丈夫十分節儉,去世那天穿的那雙鞋子還不到一百元。他的工作很忙,每天早上6點過出門,晚上11點才回家。以前教四個班的課,上學期才減了一個班。他手機從不關機,有時正吃飯時,學生打來電話,他都會丟下飯碗耐心地說半天。

“他陪學生的時間遠比陪娃娃多”。馬小梅說,丈夫走了,他肯定最掛念的是娃娃,日子再艱難,她都會撫養兩個孩子成材。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記者 謝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