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20多年前就榮膺“省級歷史文化名鎮“, 成都超冷門

城廂是座熱鬧的古鎮, 但不同于那些商業開發成熟的古鎮, 城廂的熱鬧只屬於當地人。

行走在其間, 你會感覺到, 城廂人不是在這裡做買賣, 而是真正在這裡生活;城廂是座安然的古鎮, 沿用至今的建築、飛翹的房檐、蜿蜒的護城河……

小橋流水, 歲月靜好。

早上九點, 從上壽街進入城廂鎮, 挑著擔子叫賣的小販、偶爾路過的摩托和小車、出來買菜的大叔大媽, 在這片以灰色院牆, 低矮瓦房為背景的襯托下, 仿佛進入時光機器, 步入上個世紀。

窄窄的護城河, 還有如同曲觴般的水流輕緩的流過, 橫跨管道的小橋上, 喝早茶的市民靜靜的在竹椅上打發時光。

城廂有八景::彭家珍專祠、壽福寺、明教寺覺皇殿、文廟、武廟、繡川書院、縣衙、三清觀。 如果想一條線路走完, 不走遠路, 最好就是從家珍公園裡的 “彭家珍大將軍專祠”開始。

>>>>

彭家珍專祠

彭家珍專祠是為紀念辛亥革命三大烈士之一的彭家珍而修建, 祠堂始建于抗戰初, 擴建於80年代, 為省級歷史文化保護單位和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專祠內有紀念碑高9.7米, 為三大將軍紀念碑之最。 陳列室詳細介紹了彭將軍的生平, 還存有孫中山等人書贈的13道金匾。

出了彭家珍專祠往左走, 就是青白江區最大的佛教活動場所——壽佛寺, 每年初一、十五, 大批信眾到此祈福。

>>>>

壽佛寺

壽佛寺與家珍公園內的古金剛池相連,

總體佈局為兩進院落, 有正殿7間, 廂房19間。 殿內有玉彌勒佛、青石四大天王、銅燃燈古佛、新疆和田玉觀音菩薩等。

寺內還建有祥光寶塔, 該塔是從前影勝王于世尊成道的菩提塔, 也叫降魔塔。 塔內珍藏有大藏經、佛像種種稀有難得的加持品, 並迎請高僧大徳開光加持。

參觀完兩個地方,可以在家珍公園內逛一逛。家珍公園現在被打造為青白江法制主題公園。院內有歷史上知名法制人士的事蹟介紹。

>>>>家珍公園

公園裡的長廊兩旁寫了一些跟居民生活相關的法制知識,以及歷史上與法制相關的小故事。園內還設有守法亭、知法亭等四角亭,走累了可以休息一會。

從家珍公園的北門出來往東走一段就是緊鄰的城廂中學和繡川書院。

>>>>

城廂中學

現在的城廂中學,其大門原為明教寺的大門,具有典型的明清特色。

>>>>

明教寺

明教寺已經荒廢,裡面僅存一座“覺皇殿”,尚未對遊人開放。殿內有一尊道教和佛教合一的菩薩像,被列為成都市文物保護單位,該像有兩尊,另一尊流落在臺灣。

>>>>

覺皇殿

據說,臺灣那邊有人來打探過,一些和尚也過來看過,看是否能將廟宇重修修建起來。

>>>>

文廟 武廟

覺皇殿旁邊就是遷址而來的文、武廟。目前也是不對外開放,大家在門口看看就好。

再往裡走就是城廂中學的校舍,學生住宿樓前一大片玉米地,耍妹兒還在這發現了一款老式的抽水機,能認識的人暴露年齡啦!

從城廂中學出來,旁邊就是赫赫有名的繡川書院。

>>>>

繡川書院

繡川書院是四川省至今保存最為完好的古代縣一級最高學府。建於北宋年間,是當時成都地區最大的書院,直到晚清時期,這裡仍然是川西地區最活躍的書院。

書院門前寫有一副對聯:“博學多能養成佳士,依仁遊藝勉作通儒”,橫批為“人文蔚起”。

從繡川書院和家珍花園所在的大東街往西走就到了西街牌坊。

>>>>

西街

西街為古鎮上歷史建築最為集中的區域,全長280米,主要以明清建築為主,是古蜀首府成都連接川西北重要的通道。

>>>>

縣衙

牌坊旁幾十米的地方就是清朝時期金堂縣的縣衙大門。歷史上的城廂鎮一直是金堂政治經濟的中心。

繼續往裡,就是明朝時建造的三清觀,當地人稱“靈官廟”。

>>>>

縣衙

道觀最大特色是山門緊連有400餘年歷史的萬年台,是當時唱戲的戲臺,戲臺樓全高有近10米,兩側有木制樓梯,四根木柱支撐戲臺樓。

>>>>戲臺

像這種神像與戲臺同在一處的建築風格在川西地區已不多見。

城廂鎮的祠堂很多,西街上偶爾也能見到一兩個不起眼的鋪面,上面寫著“XX祠堂”,其中規模最大的就是“陳氏宗祠”。

>>>>

陳氏宗祠

陳氏宗祠原來叫“旭高祠”,是陳氏家族入蜀後修建的經典客家建築。

大門是典型的清代客家建築風格,門梁上有精美的人物、花草、動物雕花鎦金圖案,金泊裝飾至今光彩依舊。

陳家祠堂是川西現存較大規模的明清建築,對於研究明清時代的歷史、建築、民俗、宗教、藝術等具有重要價值。

>>>>

石敢當

西街兩旁呈魚刺狀地分佈著若干小巷,一條小巷進去是一個保存基本完好的老院落,還能看到鑲嵌在門口的 “石敢當”……

城廂鎮的古建和現代建築交錯而立,具有旅遊價值的地面面積並不大,可能這也是城廂目前旅遊開發不成熟的原因之一,但也正因為如此,城廂能夠保留古鎮原有的安靜和自得。

今天城廂的攻略就是這樣了,大家在週末可以帶著家人一起去這裡逛逛。

Tip交通

成都荷花池汽車站可直達城廂鎮

成都梁家巷汽車站到青白江汽車站,換乘2路或是4路、6路公車到城廂

並迎請高僧大徳開光加持。

參觀完兩個地方,可以在家珍公園內逛一逛。家珍公園現在被打造為青白江法制主題公園。院內有歷史上知名法制人士的事蹟介紹。

>>>>家珍公園

公園裡的長廊兩旁寫了一些跟居民生活相關的法制知識,以及歷史上與法制相關的小故事。園內還設有守法亭、知法亭等四角亭,走累了可以休息一會。

從家珍公園的北門出來往東走一段就是緊鄰的城廂中學和繡川書院。

>>>>

城廂中學

現在的城廂中學,其大門原為明教寺的大門,具有典型的明清特色。

>>>>

明教寺

明教寺已經荒廢,裡面僅存一座“覺皇殿”,尚未對遊人開放。殿內有一尊道教和佛教合一的菩薩像,被列為成都市文物保護單位,該像有兩尊,另一尊流落在臺灣。

>>>>

覺皇殿

據說,臺灣那邊有人來打探過,一些和尚也過來看過,看是否能將廟宇重修修建起來。

>>>>

文廟 武廟

覺皇殿旁邊就是遷址而來的文、武廟。目前也是不對外開放,大家在門口看看就好。

再往裡走就是城廂中學的校舍,學生住宿樓前一大片玉米地,耍妹兒還在這發現了一款老式的抽水機,能認識的人暴露年齡啦!

從城廂中學出來,旁邊就是赫赫有名的繡川書院。

>>>>

繡川書院

繡川書院是四川省至今保存最為完好的古代縣一級最高學府。建於北宋年間,是當時成都地區最大的書院,直到晚清時期,這裡仍然是川西地區最活躍的書院。

書院門前寫有一副對聯:“博學多能養成佳士,依仁遊藝勉作通儒”,橫批為“人文蔚起”。

從繡川書院和家珍花園所在的大東街往西走就到了西街牌坊。

>>>>

西街

西街為古鎮上歷史建築最為集中的區域,全長280米,主要以明清建築為主,是古蜀首府成都連接川西北重要的通道。

>>>>

縣衙

牌坊旁幾十米的地方就是清朝時期金堂縣的縣衙大門。歷史上的城廂鎮一直是金堂政治經濟的中心。

繼續往裡,就是明朝時建造的三清觀,當地人稱“靈官廟”。

>>>>

縣衙

道觀最大特色是山門緊連有400餘年歷史的萬年台,是當時唱戲的戲臺,戲臺樓全高有近10米,兩側有木制樓梯,四根木柱支撐戲臺樓。

>>>>戲臺

像這種神像與戲臺同在一處的建築風格在川西地區已不多見。

城廂鎮的祠堂很多,西街上偶爾也能見到一兩個不起眼的鋪面,上面寫著“XX祠堂”,其中規模最大的就是“陳氏宗祠”。

>>>>

陳氏宗祠

陳氏宗祠原來叫“旭高祠”,是陳氏家族入蜀後修建的經典客家建築。

大門是典型的清代客家建築風格,門梁上有精美的人物、花草、動物雕花鎦金圖案,金泊裝飾至今光彩依舊。

陳家祠堂是川西現存較大規模的明清建築,對於研究明清時代的歷史、建築、民俗、宗教、藝術等具有重要價值。

>>>>

石敢當

西街兩旁呈魚刺狀地分佈著若干小巷,一條小巷進去是一個保存基本完好的老院落,還能看到鑲嵌在門口的 “石敢當”……

城廂鎮的古建和現代建築交錯而立,具有旅遊價值的地面面積並不大,可能這也是城廂目前旅遊開發不成熟的原因之一,但也正因為如此,城廂能夠保留古鎮原有的安靜和自得。

今天城廂的攻略就是這樣了,大家在週末可以帶著家人一起去這裡逛逛。

Tip交通

成都荷花池汽車站可直達城廂鎮

成都梁家巷汽車站到青白江汽車站,換乘2路或是4路、6路公車到城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