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漲姿勢丨我們一起聊聊“天”,親身體驗“呼風喚雨”

看雲識天氣

聽風知晴雨

氣象中包含著許許多多的知識

天上鯉魚斑 曬穀不用翻

火燒烏雲蓋 大雨來得快

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 今年的主題是“觀雲識天”。

Ps“世界氣象日(World Meteorological Day)”又稱“國際氣象日”, 是世界氣象組織成立的紀念日, 時間在每年的3月23日;為了紀念世界氣象組織的成立和《國際氣象組織公約》生效日(1950年3月23日)而設立的。

為了讓更多市民體驗有趣的氣象活動, 學習氣象知識, 3月25日, 廣州(黃埔)國家基本氣象觀測站面向市民開放, 不少寶爸寶媽們都帶著孩子來參觀學習。

既然雲是今年氣象日的“主角”

那麼自然少不了

雲的翩然風采

淡積雲

鬃積雨雲

透光高積雲

鉤卷雲

卷積雲

“觀雲識天”是人類自古探索自然界天氣和氣候的方法, 而在現代, 瞭解天氣和氣候現象可以以保護生命和財產, 讓我們變得更有抵禦力。 讓我們一起從瞭解雲開始, 關注天氣氣候變化, 規避氣象風險、利用天氣預報預警安排好生活和工作。

聊完了雲

再來看看我們的氣象人

是怎樣觀雲識天、預報晴雨的

天氣變化無窮, 氣象人要有扎實的業務技術, 及時做好氣象監測預報預警服務, 觀雲測雨, 直擊晴雨, 預報冷暖。

平日裡

他們都是這樣做的

……

▍即時監測, 為數值模式預報提供“原材料”

▍巡查觀測場設備儀器

每天都與老天打交道, 觀雲、測風、識雨是他們不變的工作旋律。

面對大風、暴雨、烈日, 別人往屋子裡躲, 他們卻還得往外沖, 儀器要出了故障, 他們就擼起袖子修理……

▍分析氣象大資料 預報晴雨冷暖

不同的數值預報模式

▍雷達回波圖、衛星雲圖、區域自動站實況來回看不停

▍預報結果出爐, 通過不同管道發佈, 氣象惠民

正是這些可愛的人兒

在風雨變換、冷暖交替的日常生活中

及時給我們溫馨提醒

氣象人好樣的!

為你們點贊!

素材來源丨黃埔氣象局

圖文整理丨廖碧婷、一傑

編輯丨一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