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跟小編一起去看看 戚繼光公園遺落的書香文化!

沿著斜坡, 一路往上, 就到了戚繼光公園。 順著戚繼光公園的2760階階梯, 你便可直達白鶴峰頂。 三年前的我來到這, 一心沒想著爬山。 那時時間爭分奪秒, 生怕一個小時不做題, 明天就落下別人兩分。 有人說:“高考是一座獨木橋”, 那高考前的努力也可說是千方百計想要離橋近一點。

“妹兒, 明天我們去文昌帝那拜一拜, 文昌帝是管讀書人的神, 讓他保佑保佑你, 讀書也不用那麼辛苦”“嗯”看著母親撐著眼皮, 陪我奮戰在一點的淩晨, 一股酸酸的感覺湧上鼻頭。

中國人拜佛講究“擇日, 供香”, 遇上大好日子, 文昌殿內就會有許多為兒女學業拜香求佛的家長。

一蒲團, 一跪拜下, 是祈望孩子順順利利度過考試的願望。

來到這, 求的不是什麼清華北大, 求的是心安。 你覺得, 忍忍, 這段難熬的日子就過了。 可你的母親看著零點, 一點的你的房間, 燈還是刺眼的亮著, 忍不了。 說是帶你去祈福, 實際就想帶你好好放鬆一下, 別那麼辛苦。

文昌帝君又被稱為梓潼帝君、文曲星、文星, 被視為主宰功名、祿位的神。 戚繼光公園裡的文昌殿是傳統的寺廟結構, 青瓦紅牆, 勾簷翹角, 簷角被雕以龍像, 飾以彩繪, 進入大殿內, 兩旁的神像不怒自威。

而說這裡是戚繼光公園遺落的書香文化一點也不為過。 除了有代表文運的文昌帝君, 這裡曾經還存在著一個書院。

寧德書院眾多, 但被人熟知的除了藍田書院、蓮峰書院等, 其他已不為人知了。

此前這裡建造著的是靈溪禪寺, 于北宋大觀二年(1108年)建, 而到了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被改為書院, 稱之為:“靈溪書院”。 這裡老樹蒼蒼, 俯瞰間便可將寧德盡收眼底。 又遠離塵世紛擾, 確實是修建學堂的好去處。 但後來此處還是在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被覆建為寺。

還有一處寧德師範學院的老校區(靈溪校區)在此。 校區雖小, 但環境清幽, 晨起時便可直奔山頂, 與大自然相擁。 午時也可閒逛校區, 在清風的沐浴下, 做一個快樂的讀書人。

耳旁, 有寧德老一輩的唱戲人咿咿呀呀的練聲。 殿前, 有一個中年女子正虔誠叩拜。 再過幾個月, 高考又要到了。 一根又一根的香火好像預示著這個地方的書香文化也在一次又一次的承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