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當“天然獨”開始理性務實

文/龐建國

由於蔡英文不肯接受“九二共識”, 今年5月20日後, 兩岸關係明顯轉冷, 包括大陸官方對於陸生來台採取了一些勸阻動作, 造成下個學年陸生來台的人數可能銳減。 不過, 在此同時, 這個暑假期間卻有大量臺灣的大學生登陸, 或者參加各式各樣的夏令營隊和參訪活動, 或者參與大陸各地的企業實習工作與創新創業競賽。

從既有的反應看來, 大陸對於臺灣“青年一代”的工作, 已經見到了初步成效。

媒體相關報導顯示, 眼見為憑和親身體驗的結果, 有不少第一次去大陸的臺灣青年學生, 對於大陸的發展情形覺得驚豔甚至於震撼,

並因而對於人生規劃有了不同的想像, 其中, 不乏有著“天然獨”傾向的年輕人。 這種眼界和心境的變化, 會不會在這些同學的學習環境和社交群體之間傳散開來、形成風潮, 現在或許言之過早, 不過, 其中的意涵是頗耐人尋味的。

主張“台獨”的人, 不論立場為何, 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假設, 即大陸是一個落後於臺灣的社會, 這種落後不僅存在於過去, 還會延續到未來。 兩岸融合的結果是臺灣會被拖累, 所以, 應該彼此分立, 永遠別談統一。

然而, 近年來的事實告訴我們, 這種大陸必然落後於臺灣的迷思該醒醒了。

就平均所得來說, 海峽對岸固然還與臺灣有一段差距, 但是, 一線乃至於二線城市已經有多達十余個超越了臺灣的水準。

同時, 依託在龐大的市場規模和快速的經濟成長之上, 大陸的創業、就業機會以及未來發展潛力更比臺灣豐沛遠大。 面對這種情勢, “天然獨”開始理性務實地思考他們的前途, 是人情之常, 也是擋不住的趨勢。

“太陽花學運”曾經把臺灣年輕世代的“恐中”和“反中”情結帶上高潮, 如今, 有消息指出, 曾經積極參與學運的成員中, 有人登陸之後表達對中國大陸強大的歆羨, 有人為了去大陸謀職而刻意掩飾他在“學運”中的風光, 這些轉折透露了兩岸消長的諸多訊息, 也彰顯出“維持兩岸現狀”說法的蒼白無力。

同時, 這些跡象也告訴我們, “天然獨”其實並不天然, 它只是“去中國化”教育下的人為產物。

然而, 正因為它是人為的產物, 除非這種人為的環境能夠證明自身的優越性, 否則, 終將因為事實的對照和檢驗而失去正當性和訴求力。 當“太陽花”的積極分子開始登陸找前途的時候, 我們相信, 會有越來越多的“天然獨”開始變得理性務實。

(本文摘自臺灣《中國時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