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動漫>正文

《十萬個冷笑話2》:中青年動畫,天地有多大?

文藝九局·司機小馬

對於這個夏天絕大多數國內院線片來說, 今年恐怕不是一個好年景:前有《戰狼2》鯨吞票房, 後有《二十二》席捲口碑, 其他影片都不幸淪為綠葉。 但有一部影片“有幸”成了個例:動畫電影《十萬個冷笑話2》。

“十冷2”上映僅7天, 已斬獲近億票房, 基本實現了盈利。 比起2015年的前作《十萬個冷笑話》最終1.2億的票房, 應該說目前的勢頭還是喜人的。 尤其是在票房巨無霸《戰狼2》的“壓迫”下, 依然取得這樣的成績, 作為一部主打“二次元”“懷舊”“吐槽”“梗”等“亞文化”的小眾2D動畫, 可以說是成果驕人了。 另一方面, 影片口碑也一路走高, 目前豆瓣評分7.7, 超過了前作的6.3, 從“及格線”邁進“良作”行列, 對於小眾口碑片而言, 這或許比票房多賣一兩千萬更有價值。

和前作一樣, “十冷2”依舊充滿了標誌性的惡搞、致敬、彩蛋、吐槽等元素, 輔以“二次元”經典的“搞笑+熱血”配方, 難能可貴的是, 這次影片的表現進一步獲得了觀眾、尤其是挑剔的影評人的首肯, 整部片子的“梗”品質更高, 笑點的設置也更克制、更高級, 如果說前作中還較多存在歇斯底里的“撓腳心”式低級搞笑, “十冷2”的“搞笑品味”可以說整體上了一個臺階:主創們終於把他們的笑話焐熱了。

不過, 更顯著也更可喜的一點變化是:“十冷2”比前作, 更加精准地鎖定了它的目標觀眾。

客觀而論, 前作《十萬個冷笑話》在影片定位時, 還是有著明顯的“全年齡”——或者說, 向“低齡化”相容——的取向, 影片敘事和笑點營造始終在考慮低齡觀眾的接受能力, 而得到了不少“幼稚”的批評。 而這次的“十冷2”明顯更加傾向於“二次元”的“核心觀眾”和“大齡情懷黨”, 更多地使用了諸如“被逼相親”“女司機”“懷舊老歌”等面向二三十歲受眾的“梗”, 表現的方式也更加含蓄而點到為止。

觀影時, 坐在筆者身後的小朋友, 在影片開場時被“喜羊羊串場”等場面逗得哈哈大笑, 但明顯沒有領悟到羊村長老“我們可是第一個過億的”這樣的“國漫文化梗”;至於到了後面“粒子對撞機和梗對撞機”“黑洞和腦洞”等劇情裡, 就完全不知所云了。 從小觀眾的反應中, 可以窺見“十冷2”在目標觀眾上的取捨策略。

近年來, 從“喜羊羊”“熊出沒”到《大聖歸來》《大魚海棠》, 再到今年的《大護法》, 成年人對動畫產品的消費能力日漸得到市場的認可,

國產動畫從“低幼向”轉向“全年齡向”乃至“成人向”, 是一個大的趨勢。 但是這種“轉向”要“轉”多少比較合適, 依舊是許多國產動漫業者心裡打鼓的一個問題。

比如《大聖歸來》, 走的是全年齡路線, 雖然大聖的人設自帶80後情懷加成, 但整體劇情走向還是向迪士尼式的闔家歡看齊。

以“成人動畫”為賣點的《大護法》,雖然各方面尺度不小,但是其有些“故作艱深”“故作灰暗”的故事內核,依舊屬於青少年的“叛逆期”式審美,相當於日本“青年漫”的路數。

而“十冷2”,片中大量的笑料和“梗”,比如“聖鬥士”“藍精靈”客串、歌曲《牡丹之歌》《阿裡巴巴》《愛的奉獻》、“相親梗”等的化用、對《2001太空漫遊》《星際迷航》《星球大戰》等的致敬,基本上都屬於80後才能聽懂的笑點,諸如“3D電影票價貴”之類的吐槽更是社會味兒十足。比起精神內核的年齡劃分,這種“梗”的年代感構成了一種更為堅實的鑒賞門檻。想要完全品味“十冷2”的樂趣,觀眾年齡恐怕要在30歲上下。按照網路流行的年齡劃分法,“十冷2”恐怕要劃分為“中青年動畫”了。

“中年動畫”是否危言聳聽?絕非如此。誕生於上世紀80年代的變形金剛系列,最老資格的粉絲年齡早已在40歲以上,是不折不扣的“中年動畫IP”,它的吸金能力怕是沒人能夠質疑。

90年代於國內熱播的《機器貓》《七龍珠》等動畫,其“情懷粉”也早已奔四。看動畫長大的一代、對動畫沒有偏見的一代、曾經因看動畫備受偏見的一代,已經逐步走向中年,而他們對動畫的熱情與情懷不會因時間減退。處在消費能力最強的年齡,即便只是一部分愛好者,其市場潛力也決不能小覷。

所以說,80後90後、酷愛“玩梗”“吐槽”的“中年二次元粉絲”,能不能支撐起一個細分市場?“十冷2”的表現告訴我們,至少支撐一部片子,可以。這個發現新“藍海”的戰略意義,或許比“十冷2”進步了的玩梗功力,更值得從業者注意。

客觀而論,“十冷2”的製作水準並沒有跨越式的進步,國產動畫幀數低、質感差、分鏡缺乏表現力的老毛病依舊,動畫工業的體系性落後並非一朝一夕能夠解決。但是以目前的票房成績看,這個IP經過兩代作品,算是告別了“暴死”的危險,立住了。而在定位於80、90後觀眾的“吐槽玩梗動畫片”這一細分領域,“十冷”已經拔得了頭籌。如果再加以深耕,幾年後,一大批三四十歲的觀眾扶老攜幼去支持動畫電影,又將會是何等規模的市場?值得期待。

文藝九局,為人民服務的文藝有關部門

以“成人動畫”為賣點的《大護法》,雖然各方面尺度不小,但是其有些“故作艱深”“故作灰暗”的故事內核,依舊屬於青少年的“叛逆期”式審美,相當於日本“青年漫”的路數。

而“十冷2”,片中大量的笑料和“梗”,比如“聖鬥士”“藍精靈”客串、歌曲《牡丹之歌》《阿裡巴巴》《愛的奉獻》、“相親梗”等的化用、對《2001太空漫遊》《星際迷航》《星球大戰》等的致敬,基本上都屬於80後才能聽懂的笑點,諸如“3D電影票價貴”之類的吐槽更是社會味兒十足。比起精神內核的年齡劃分,這種“梗”的年代感構成了一種更為堅實的鑒賞門檻。想要完全品味“十冷2”的樂趣,觀眾年齡恐怕要在30歲上下。按照網路流行的年齡劃分法,“十冷2”恐怕要劃分為“中青年動畫”了。

“中年動畫”是否危言聳聽?絕非如此。誕生於上世紀80年代的變形金剛系列,最老資格的粉絲年齡早已在40歲以上,是不折不扣的“中年動畫IP”,它的吸金能力怕是沒人能夠質疑。

90年代於國內熱播的《機器貓》《七龍珠》等動畫,其“情懷粉”也早已奔四。看動畫長大的一代、對動畫沒有偏見的一代、曾經因看動畫備受偏見的一代,已經逐步走向中年,而他們對動畫的熱情與情懷不會因時間減退。處在消費能力最強的年齡,即便只是一部分愛好者,其市場潛力也決不能小覷。

所以說,80後90後、酷愛“玩梗”“吐槽”的“中年二次元粉絲”,能不能支撐起一個細分市場?“十冷2”的表現告訴我們,至少支撐一部片子,可以。這個發現新“藍海”的戰略意義,或許比“十冷2”進步了的玩梗功力,更值得從業者注意。

客觀而論,“十冷2”的製作水準並沒有跨越式的進步,國產動畫幀數低、質感差、分鏡缺乏表現力的老毛病依舊,動畫工業的體系性落後並非一朝一夕能夠解決。但是以目前的票房成績看,這個IP經過兩代作品,算是告別了“暴死”的危險,立住了。而在定位於80、90後觀眾的“吐槽玩梗動畫片”這一細分領域,“十冷”已經拔得了頭籌。如果再加以深耕,幾年後,一大批三四十歲的觀眾扶老攜幼去支持動畫電影,又將會是何等規模的市場?值得期待。

文藝九局,為人民服務的文藝有關部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