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上世紀風靡半個中國的手工糕點—火柴糖,朱老總也特別喜歡吃!

沙仁條, 大概是上個世紀中葉, 風靡四川全境的小點心之一了。 經過八十年代的四川人, 或許也對砂仁條充滿回憶, 食物匱乏的年代, 它是孩子們甜美的小願望。 事實上, 它的原料僅用到糯米、糖、油三種。 砂仁是味調料, 也是中藥, 有開胃消食的作用, 近代製作砂仁條, 已不添了。 文師傅說, 這種做法起碼超過三十年。

砂仁條還有幾個名字, 燈草糕、火柴糖是其中之一。 止聽這些名字, 就知道, 這小點心是隨著燈草燃燈的年代、火柴盛行的年代, 一路走到今天的。

這種點心, 材料實在簡單, 到底有什麼不同?喜歡砂仁條的人,

一定是被單純的米香氣, 以及它沙糯彈牙的口感吸引。 材料愈是簡單, 愈難做得好, 糯米的選料與處理是最重要的,文師傅說, 砂仁條、與桃片一樣, 最重要在口感。 首先止用純糯米粉, 不可以大米粉、麺粉摻雜, 其次的炒米、磨粉, 再到揉制、蒸制, 都是為了一步步地調整糕的口感。 製作所選用的糯米, 需滿渾圓的, 先洗後炒, 再精磨細篩, 制成熟糕粉。 白砂糖, 不是直接加入那麼簡單, 而是以油、粉、水配製加工, 化作半凝半流的狀態, 沒了結晶顆粒, 變成清甜細綿的口感。

文先生家族製作糕餅的歷史, 至今近百年, 由文師傅的父親開始。 老先生十四歲拜灌縣當地糕餅師傅學藝, 製作傳統糕餅, 勤曆一生, 八十歲方才歇手。 民國年間,

老先生在灌縣街面上經營一家“金果鋪”, 製作傳統糕餅、糖果, 因為好味道、貨真價實, 在灌縣饒有名氣。 老先生時值壯年, 所作糕餅糖果, 品種極為豐富。 新中國成立後的幾年, 國家搞公私合營, 老先生的金果鋪收歸國有, 併入灌縣食品廠, 老先生也成為食品廠的一名普通工人, 一干就是三十年。

直到1978年, 文先生在老先生的指點下, 在灌縣重新開設了自家的“糕點鋪”, 延續製作各種傳統糕餅、糖果。 在文先生開店的三十多年裡, 始終守著傳統工藝。 我與很多製作傳統美食的師傅交談, 都曾問過相同的問題“您覺得與幾十年前您吃過的相比, 差別大嗎?”很多廚師或師傅, 都告訴我, 如今的味道恐怕只夠80分, 因為很多食材退化, 味道愈來愈淡。

同樣的問題, 文師傅對我說“這些年, 我的糕點一直沿著傳統來, 味道並沒有走樣, 與解放前父親製作的相比, 只是愈來愈精緻。 ”

目前文記糕點已經有自己的工廠, 但在廠裡, 見不到什麼機器, 八九成的工序, 都由手工完成。 “我最擔心的, 就是機械化的製作過程, 達不到手工製作的效果, 會對口感有影響。 ”文師傅說“雖然機器是快了很多, 但有些東西學人家西餅的模樣, 自己就會出問題。 我是做傳統糕點的, 要相信祖輩留下的, 已經過驗證的方法、經驗, 比起味道與品質, 我寧可守舊一點, 畢竟我們是做傳統糕點, 不是搞開發的。 ”

所有的原料, 文師傅都有自己的一套要求, 米、面、糖、油, 十分挑剔。 傳統糕點的原料非常簡單, 能夠做成不簡單的美味,

原料的品質十分重要。 “所有原料, 只要我可以製作的, 就絕不買半成品, 放心啊。 我們的糕點不用任何化學添加, 如果買半成品, 多數裡頭有添加, 另外, 市面上的半成品, 真的不如我們自己做的好。 ”文先生笑著說。 糯米粉、綠豆粉, 都由自己加工, 用上等的糯米、綠豆炒、蒸、磨、篩。 連玫瑰糖, 也是每年春天, 文先生訂購大批鮮玫瑰花, 在自家工廠釀制。 酥核桃仁更是文師傅的拿手好戲, 由他秘制的核桃, 油酥香脆, 一點也不膩, 加入糕餅中, 是點睛之筆。

文師傅的糕點, 主要在市區街面的店鋪裡現做現賣, 不必考慮加入什麼化學品來增色或防腐。 也有不識貨的小朋友質問“你這一點都不綠, 還綠豆糕, 麵粉加多欺客罷。

”文師傅坦然地回答“綠豆蒸過炒過, 再磨成粉, 自然偏著黃色, 沒那麼綠的。 ”前些年, 他經常要代表工廠參加一些食品行業會議, 生產廠家坐在一起, 商討哪種添加劑能用, 哪種用了要出問題, 哪種加多少正好不超標。 他愈聽愈糊塗, 後來再有邀請, 一律笑著搖頭“我文化不高, 所有添加劑都不用, 實在怕出問題, 沒有經驗與您交流呀。 ”

“買東西, 尤其是吃的, 要買價格合適的, 莫去貪便宜, 我覺得錢認得到東西的好壞。 ”文師傅說“我們買任何食材, 米麵糖油、核桃綠豆, 都是一樣道理。 點心的成本高, 確實沒有辦法。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