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吉林“深山愚公”走了:30年育樹百萬株

趙希海老人生前在自己苗圃精心育苗 李廣友 攝

中新網吉林3月12日電 (鄭曉然 蒼雁)3月12日, 一年一度的植樹節。 在吉林樺甸殯儀館,

數百人前來送別一位老人——一位一生種下18萬株樹、培育了百萬株樹苗的老人。

3月10日, 中國全國綠化獎章獲得者, 被稱為“深山愚公”的趙希海因病去世, 終年78歲。

趙希海年輕時就職於長白山腹地吉林省紅石林業局, 曾是一名優秀的伐木工人。 那時的他, 看到一棵棵參天大樹呼嘯著倒地的一瞬間, 心中就會升起滿滿的成就感。

趙希海老人 李廣友 攝

不過隨著年紀的增長, 他的這種成就感在消退。 一年夏天的一場洪水過後, 趙希海看到被毀的良田林地, 青山滿目瘡夷。

趙希海認為是缺少了大樹的保護, 才招來了洪水。 自那時起, 他決定保護這片大森林, 讓子孫後代看見更美的綠色。

每天淩晨3時, 趙希海就悄悄地進山了:刨坑、栽苗、扶正、踩土……簡單的動作, 他執拗的堅持著。 他給自己定的目標是, 每天要栽下1000株小樹苗。 沒用多久, 他從林場領來的樹苗全部栽完了。

1989年, 趙希海正式退休。 他將大把的時間都撒在了長白山腹地的林海間。 背起老伴準備好的乾糧袋, 拎起工具, 隻身走進大山。

餓了, 啃幾口乾糧, 渴了, 喝點山泉水。 每栽下一片小樹苗, 都會給趙希海帶來巨大的幸福和滿足感。

從砍樹到種樹, 趙希海說, 他要用這種方式為自己“還債”。

趙希海老人 李廣友 攝

在趙希海的帶動下, 每年春天, 林場很多員工也開始自發和老人一起上山義務植樹。

每當看到身邊植樹的年輕人, 他都會不厭其煩地傳授栽樹技巧。

多年的植樹經驗, 趙希海已知曉什麼地適合栽什麼樹種。 為了育苗, 趙希海趁冬天去山裡打樹籽, 回來自己育苗。 2011年4月29日, 紅石林業局舉行了“希海植樹日”暨“綠色傳承”儀式。 那天, 73歲的趙希海老人把一面義務植樹的旗幟, 交到了兒子趙景春手上。

從此以後, 二兒子趙景春陪著老人進山採集樹種。 “我要接我爸的班, 繼續種樹。 “趙景春說, 父親去世了, 他會繼續在大山裡完成父親的執念:把綠色留給子孫後代。

據統計, 趙希海老人生前累計植樹18萬株, 成活14萬株, 培育的100萬株樹苗已全部無償捐獻給國家。 (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