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動漫>正文

從《惡魔城》到《聖鬥士》,“良心甲方”Netflix正在改變

作者|張家欣

編輯|李春暉

本以為動漫是日本文化最牢不可破的堡壘, 沒想到如此輕易就被美金攻破。 本月初NETFLIX在日本公佈一系列動畫新作計畫, 不止給日本動畫業打了一劑強心針, 也讓本土派開始憂心忡忡。

日本影評人釘山智浩近期在廣播節目中表示:不欠錢的Netflix將會改變日本動畫、電影格局。 但Netflix將會引發美日在文化層面上的全面戰爭, 他甚至將Netflix在日本的活動比喻成“美軍的侵略”。

這或許並非危言聳聽。 Netflix自從進入日本市場, 不僅拍出《火花》這樣的高分日劇, 佔領日本網劇大半江山, 還挑戰日本在全球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號——動漫。

甚至要翻拍《聖鬥士星矢》, 暫定名為《Knights of the Zodiac:聖鬥士星矢》。

作為原創CG作品, 第一季將講述原作《銀河戰爭篇》到《白銀聖鬥士篇》的故事。 製作由東映動畫操刀, 《Avengers:Secret Wars》的Eugene Son將擔任系列構成。

不止《聖鬥士星矢》, “A NETFLIX ORIGINAL SERIES”已經悄然出現在大量日本動畫之中。

按理說, 日本動漫是具有深厚積澱和強烈風格的品類, 怎麼會如此輕易被外來者征服?“這麼多年來一直將動畫製作者當傻子隨意踐踏的日本, 現在將要受到來自Netflix的報復。 ”釘山智浩說。

看來, 這句才是影評人真正想說的話。 而今年, 剛好是日本動漫誕生100周年。

良心甲方NEFLIX

其實硬糖君也一直納悶, 怎麼日劇和日本動畫普遍如此“窮氣”。 雖然劇情、演技、細節都不錯, 但真是肉眼可見的小成本。

“日本的動畫和電影製作者一直過得很苦, 現在突然有人拿著相當於過去10倍20倍的資金跳出來, 還和你說想用多少錢都沒問題。 而且一般情況下無法上映的作品, 在Netflix平臺上可以放映, Netflix的原則就是只要監督想做, 什麼作品都可以做, 沒有來自贊助商的束縛。

” 釘山智浩說。

不差錢還能隨心所欲創作, 這樣“良心的甲方”, 擱哪都是夾道歡迎啊。

而對於準備在2017年投入60億美元製作原創內容的Netflix來說, Anime(日式動漫)已經不只是為了部分亞文化粉絲存在的內容, 正成為其“世界戰略”本身。 尤其剛與迪士尼不愉快的分手, Netflix急需補齊動畫領域佈局。

8月2日, Netflix在東京公佈了一系列將在今秋以後推出的Anime新作。 這些打上美國烙印的日式動漫作品, 從少兒向到成人向, 從漫畫原作動畫化到純原創故事, 題材和尺度都呈現出視頻網站的先天優勢。

在中國也相當有人氣的“輕鬆熊”角色, 今年恰逢其誕生15周年, Netflix選擇以定格動畫形式, 以溫暖可愛、憨態可人的畫風呈現其動漫作品, 並請來dwarf studio操刀。

此外, 日式動漫中相當顯著的異世界幻想風格, 也在Netflix的考慮範疇中。 曾製作《交響情人夢》的J.C.STAFF, 將為NETFLIX製作《鯨魚之子們在沙丘上歌唱》, 10月在日本先行播出。

眾所周知, 當今日本動畫界很大程度上被“萌妹子”佔領, 賣萌賣肉成為固化設定, 《EVA》導演庵野秀明就曾對此表示:“日本動畫要完”。

這一方面是行業現實讓動畫人失去激情, 創造力進入瓶頸期。 另一方面, 電視播放的動畫有尺度限制, 大量“硬核”暴力美學漫畫無法動畫化。 即便成功動畫化, 也變成了“和諧”過後, 只有背景角色設定相同的其他作品。

NETFLIX此次宣佈的動畫作品, 有不少都屬於這一領域。從1991年連載至今的格鬥漫畫巨作《刃牙》,以其血淋赤裸、充滿官能刺激的格鬥場景吸引了眾多粉絲,漫畫累計發行數量超過6300萬部。2018年預計播出的4部Netflix獨家原創日式動漫,均含有大量流血描寫和恐怖懸疑因素。

備受矚目的鬼才永井豪名作《惡魔人》,將由剛憑藉《宣告黎明的露之歌》摘得法國昂西國際動畫電影節最佳動畫長片水晶獎的湯淺政明進行動畫化,題為《DEVILMAN crybaby》。湯淺政明以《四疊半神話大系》確立了獨特風格,而《惡魔人》一向以血腥暴力難以影像化著稱,Netflix更直接投資了湯淺政明旗下公司Science SARU。

Netflix利用網路平臺在尺度和題材方面的先天優勢,讓更多面向成人觀眾的動畫作品成為可能。在萌妹子題材當道的當今日本動畫界,原汁原味的硬核暴力美學可算一股來勢洶洶的“泥石流”,這類題材不僅能夠吸引以歐美為主的全球觀眾,更能吸引美國動畫團隊加入。

《加農炮破壞者》就是一部製作團隊徹底由美國人組成的作品。這部講述不死之人大冒險的動畫作品,其美國導演也是徹底的日漫迷,他表示:“在美國,雖然我們也製作動畫,但都是面向6歲至11歲的孩子。日本動漫有SF、懸疑類等各種各樣的種類,很令人羡慕。《加農炮破壞者》是我個人對日本動漫的致敬。”

日美合作在Netflix作品中也頻繁出現。7月新番《惡魔城》,雖然被歸類為Anime,卻完全由美國Frederator Studios製作。這部作品的“試水”態度十分明顯,總共只有四集體量,已經全部在平臺上推出。

除此之外,《聖鬥士星矢》CG版本是Netflix與東映動畫合作推出的作品,編劇是美國人Eugene Son。東映抱上Netflix大腿後,不知能否離其“東方迪士尼”的夢想接近幾分。

而以80年代日本經典機器人動畫《百獸王高萊恩》為基礎的《Voltron:Defender of the Universe》,也將由夢工廠進行重制,推出全新系列。

日本動畫人集體“投靠”美國人背後,是歷史悠久的製作委員會制度對日本動畫形成掣肘。正如日本影評人所言,目前造成業界嚴峻現狀的主要問題是缺錢。委員會成員急於收回投資,傳統制播模式過於嚴苛影響動畫品質,最終就是被Netflix收割。

Netflix的日本動畫升級之路

2015年,Netflix正式宣佈了其全球化計畫。2017年,根據其最新發佈的資料,NETFLIX上Anime的觀看人群,9成是海外觀眾。通過日式動漫擴展全球業務,已成為Netflix的重要戰略。

在進軍日本之前,Netflix上的Anime內容多為版權動漫,知名度高,但沒有新鮮味,如《火影忍者》,要看的觀眾早就通過其他途徑看過了。

彼時日本動畫在歐美市場的內容分發,更多由多年深耕此領域的小型採購商控制,如Crunchyroll、Funimation等,它們採購版權,提供正版觀看途徑,同時也會與製作方合作開發周邊。Netflix的日本動漫內容受制於版權,缺少第一手資源。

迫於Netflix的壓力,曾是昔日對頭Crunchyroll與Funimation只好宣佈合作。

從版權到自製,是視頻網站共同的道路。但實際上,有“A NETFLIX ORIGINAL SERIES”標籤,不一定是Netflix自己製作,而是透過投資協力廠商,獲得期限內的首播權和獨播權。《惡魔城》動畫製作人就表示,自己是該遊戲系列二十多年的骨灰粉絲,在Netflix的資金支持下動畫化,這才圓了自己的夢。

“一般來說,Anime製作成本相對便宜,沒有對設備和人氣演員的投資,雖然要花製作者的人工費,但與真人作品比起來算是非常合算了。”Netflix方面表示。

既然把自製內容作為重點業務,稍微花點錢當然在所不惜,除了著眼漫畫原作和故事本身,投資日本動畫公司顯得更為有效、更靠近內容源頭。

Netflix直接投資湯淺政明旗下公司Science SARU,來製作《惡魔人》動畫,可以看出Netflix對這位剛獲國際獎項的日本動畫人的價值認可。

製作過《希德尼婭的騎士》、《亞人》等作品的Polygon Pictures(PPI)也拿了Netflix投資,就在雙方正式合作的第一部動畫長片《Blame!》中,首度應用了HDR——高動態範圍成像技術。PPI還被Netflix賦予製作哥斯拉系列新作動畫電影的任務,更請來靜野孔文、瀨下寬之、虛淵玄等豪華陣容。

《哥斯拉:怪獸惑星》

Netflix與另一行業代表Production.I.G合作的《人造人009:正義召喚》已於2016年11月正式播出,原創科幻題材動畫《Perfect Bones》也將于明年與觀眾見面。PIG曾製作《攻殼機動隊》TV版和《psychopass》等,擅長日式風味的犯罪題材動漫,偏美劇式的題材也與Netflix的一貫風格不謀而合。

值得一提的是,Netflix具有獨特的整季播放策略,即一口氣解禁全部集數,而非傳統新番每週一集的播放形式。通過進軍日本動畫製作的上游,它的播放策略更加暢通無阻,從而視頻網站的根本目的——吸引付費會員得以實現。

表面看,Netflix靠美元征服了日本動畫。但話說回來,我們的人民幣也很硬氣啊!在好萊塢都能買買買,為啥不是我們中國公司改造日本動畫?

有不少都屬於這一領域。從1991年連載至今的格鬥漫畫巨作《刃牙》,以其血淋赤裸、充滿官能刺激的格鬥場景吸引了眾多粉絲,漫畫累計發行數量超過6300萬部。2018年預計播出的4部Netflix獨家原創日式動漫,均含有大量流血描寫和恐怖懸疑因素。

備受矚目的鬼才永井豪名作《惡魔人》,將由剛憑藉《宣告黎明的露之歌》摘得法國昂西國際動畫電影節最佳動畫長片水晶獎的湯淺政明進行動畫化,題為《DEVILMAN crybaby》。湯淺政明以《四疊半神話大系》確立了獨特風格,而《惡魔人》一向以血腥暴力難以影像化著稱,Netflix更直接投資了湯淺政明旗下公司Science SARU。

Netflix利用網路平臺在尺度和題材方面的先天優勢,讓更多面向成人觀眾的動畫作品成為可能。在萌妹子題材當道的當今日本動畫界,原汁原味的硬核暴力美學可算一股來勢洶洶的“泥石流”,這類題材不僅能夠吸引以歐美為主的全球觀眾,更能吸引美國動畫團隊加入。

《加農炮破壞者》就是一部製作團隊徹底由美國人組成的作品。這部講述不死之人大冒險的動畫作品,其美國導演也是徹底的日漫迷,他表示:“在美國,雖然我們也製作動畫,但都是面向6歲至11歲的孩子。日本動漫有SF、懸疑類等各種各樣的種類,很令人羡慕。《加農炮破壞者》是我個人對日本動漫的致敬。”

日美合作在Netflix作品中也頻繁出現。7月新番《惡魔城》,雖然被歸類為Anime,卻完全由美國Frederator Studios製作。這部作品的“試水”態度十分明顯,總共只有四集體量,已經全部在平臺上推出。

除此之外,《聖鬥士星矢》CG版本是Netflix與東映動畫合作推出的作品,編劇是美國人Eugene Son。東映抱上Netflix大腿後,不知能否離其“東方迪士尼”的夢想接近幾分。

而以80年代日本經典機器人動畫《百獸王高萊恩》為基礎的《Voltron:Defender of the Universe》,也將由夢工廠進行重制,推出全新系列。

日本動畫人集體“投靠”美國人背後,是歷史悠久的製作委員會制度對日本動畫形成掣肘。正如日本影評人所言,目前造成業界嚴峻現狀的主要問題是缺錢。委員會成員急於收回投資,傳統制播模式過於嚴苛影響動畫品質,最終就是被Netflix收割。

Netflix的日本動畫升級之路

2015年,Netflix正式宣佈了其全球化計畫。2017年,根據其最新發佈的資料,NETFLIX上Anime的觀看人群,9成是海外觀眾。通過日式動漫擴展全球業務,已成為Netflix的重要戰略。

在進軍日本之前,Netflix上的Anime內容多為版權動漫,知名度高,但沒有新鮮味,如《火影忍者》,要看的觀眾早就通過其他途徑看過了。

彼時日本動畫在歐美市場的內容分發,更多由多年深耕此領域的小型採購商控制,如Crunchyroll、Funimation等,它們採購版權,提供正版觀看途徑,同時也會與製作方合作開發周邊。Netflix的日本動漫內容受制於版權,缺少第一手資源。

迫於Netflix的壓力,曾是昔日對頭Crunchyroll與Funimation只好宣佈合作。

從版權到自製,是視頻網站共同的道路。但實際上,有“A NETFLIX ORIGINAL SERIES”標籤,不一定是Netflix自己製作,而是透過投資協力廠商,獲得期限內的首播權和獨播權。《惡魔城》動畫製作人就表示,自己是該遊戲系列二十多年的骨灰粉絲,在Netflix的資金支持下動畫化,這才圓了自己的夢。

“一般來說,Anime製作成本相對便宜,沒有對設備和人氣演員的投資,雖然要花製作者的人工費,但與真人作品比起來算是非常合算了。”Netflix方面表示。

既然把自製內容作為重點業務,稍微花點錢當然在所不惜,除了著眼漫畫原作和故事本身,投資日本動畫公司顯得更為有效、更靠近內容源頭。

Netflix直接投資湯淺政明旗下公司Science SARU,來製作《惡魔人》動畫,可以看出Netflix對這位剛獲國際獎項的日本動畫人的價值認可。

製作過《希德尼婭的騎士》、《亞人》等作品的Polygon Pictures(PPI)也拿了Netflix投資,就在雙方正式合作的第一部動畫長片《Blame!》中,首度應用了HDR——高動態範圍成像技術。PPI還被Netflix賦予製作哥斯拉系列新作動畫電影的任務,更請來靜野孔文、瀨下寬之、虛淵玄等豪華陣容。

《哥斯拉:怪獸惑星》

Netflix與另一行業代表Production.I.G合作的《人造人009:正義召喚》已於2016年11月正式播出,原創科幻題材動畫《Perfect Bones》也將于明年與觀眾見面。PIG曾製作《攻殼機動隊》TV版和《psychopass》等,擅長日式風味的犯罪題材動漫,偏美劇式的題材也與Netflix的一貫風格不謀而合。

值得一提的是,Netflix具有獨特的整季播放策略,即一口氣解禁全部集數,而非傳統新番每週一集的播放形式。通過進軍日本動畫製作的上游,它的播放策略更加暢通無阻,從而視頻網站的根本目的——吸引付費會員得以實現。

表面看,Netflix靠美元征服了日本動畫。但話說回來,我們的人民幣也很硬氣啊!在好萊塢都能買買買,為啥不是我們中國公司改造日本動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