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今天成千上萬的自媒體,在未來就是一家一家的“個人電視臺”

傳媒內參導讀:電視臺最大的敵人不是其他電視臺, 而是視頻網站。 再往後, 就是一家一家的自媒體“個人電視臺”。 所以最終幹掉電視臺壟斷地位的不是靠改革, 而是這個移動互聯網時代。

文/Kevin 已獲授權

電視臺也會倒閉嗎?

不會嗎?

香港的幾家電視臺不就開始倒閉了嗎?內地電視臺如果不是國企, 不是喉舌, 不是壟斷, 不是缺乏競爭, 早就倒閉的剩下幾家了。

中國有上千家地方電視臺,光上星的衛視就有30多家, 真的需要這麼多嗎?要知道, 在美國也不過是六大電視集團, 日本和韓國以及港臺地區都只是四大或五大電視臺而已。

中國就算人多一些, 剩十家也足夠了吧?

其實, 電視臺最大的敵人不是其他電視臺, 而是視頻網站。 再往後, 就是一家一家的自媒體“個人電視臺”, 所以最終幹掉電視臺壟斷地位的不是靠改革, 而靠的是這個移動互聯網時代。

手機就是移動電視機, 是對傳統大螢幕電視機的“破壞性創新”

人手一台的智慧手機, 就是一台移動電視機。 人們可以走哪看哪, 這個移動電視機大大解放了人們的時間, 雖然螢幕小了點, 但是滿足日常觀影也足夠了。

但是, 要說傳統電視臺會被瓦解, 並被千千萬萬個人電視臺取代, 很多人都會覺得是無稽之談。 畢竟個人電視臺遠不及電視機大螢幕的視覺效果好!要知道,

這正是“破壞性創新”的本質!歷史上已經發生過多起這樣的案例。

就好像手機拍照雖然比專業相機技術要低、圖元要差,但是因為更便捷, 所以它的使用者普及度以及使用頻率是專業相機使用者的100倍以上。 對於電視使用者也一樣, 他們追求的是更便捷, 而不一定是最大的螢幕, 所以手機勢必會對傳統電視機進行一場“破壞性創新”。

現在有多少大城市的年輕人已經不看電視臺了?好的電視節目可以第二天有空的時候用手機點播觀看, 這大大解放了人們的可支配時間。

其實, 視頻網站最早成熟於PC互聯網時代, 早期的視頻網站根本不是電視臺的對手, 只是電視臺的補充。 直到它們不知不覺完成了一次自我革命, 幸虧大家都跟上了移動互聯網時代,

它們順利地讓一半以上的用戶都來自移動端。 否則光是向移動端的過渡, 就會淘汰一大批視頻網站。

如果說一台手機就是一台移動電視機, 那麼, 一個自媒體就相當於一個“個人電視臺”。 例如一個個的美女主播其實就是一個電視臺頻道, 而美拍、映客這樣的平臺就是一個“有線電視網”。 並且這個電視網可以免費容納無數家個人電視臺, 而不像傳統電視臺那樣有波段限制, 並要支付昂貴的租金。

“個人電視臺”最代表的人物當屬羅振宇、吳曉波和高曉松, 他們三人分別對應的是《羅輯思維》、《吳曉波頻道》和《曉松奇談》。 他們和千千萬萬草根美女主播不同的是, 他們原本就是精英, 並擁有龐大的知識儲備,

走的也都是高端精英路線。 他們之所以能成功, 不是靠比電視臺更豪華的場面和硬體, 而是靠他們自身就秒殺大眾化的電視臺內容。

“咪蒙”也是傳統媒體的逃兵之一, 她現在有800萬的粉絲, 超過一個中型城市的人口數;單條廣告價格68萬, 很多中小地方台的廣告價格也難以企及。 估計咪蒙的估值已經在幾個億, 超過10億也是很快的事, 多少中小城市的價值有10億?更何況如果未來有一天咪蒙視頻化了, 或者出現了視頻版的咪蒙自媒體。 那麼, 它的價值要超過很多小地方台, 甚至, 有朝一日可以大到跟一家落後衛視相比肩。

一個一個的自媒體就是一家一家的“個人電視臺”

當然, 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像羅振宇、吳曉波、高曉松、咪蒙一樣,

他們本身的專業知識就秒殺目前的電視臺內容。 他們本身就是精英中的精英, 只不過在網路時代最大化發出光芒而已。 更多的美女主播和草根視頻玩家還是沒有電視臺精英的水準高, 所以短期內他們的內容很難抗得過電視臺。 不過不要擔心, 未來會有一大批比電視臺精英更精英的人在路上, 他們就是上千萬數量的專業自媒體。

自媒體的未來一定是視頻化。 所以今天的自媒體, 在未來會有一大批向視頻化轉型, 從而成為一家一家的個人電視臺。

隨著技術的發展進步, 互聯網內容由最早的文字為主, 變為圖文為主, 再變為視頻為主, 這是個必然趨勢。 所以儘管自媒體大多都是文字形式, 但是隨著“今日頭條”等平臺的大力扶持,出現了一大批短視頻自媒體,並且短視頻也成為近兩年自媒體創業的風口,有了盈利模式。一些圖文類自媒體也開始向視頻化佈局,只是時機未到還未正式發力而已。相信風口一來,這些精英自媒體會隨時殺入,佔領“頭部內容”的高地。

如何開一家個人電視臺?

以前,個人想開一家電視臺簡直是一個天文數字。先不說政策不允許,就算是像鳳凰衛視一樣,跑到政策允許的香港開辦,也要花很多錢、雇很多人,購買昂貴的設備,租用衛星。並且最難的是在全國各城市落地,這些都要花費巨額。

但是,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開一個個人電視臺只需要一部手機,有4G聯網即可。其他的硬性成本和人員成本都可以省掉,只需要你有才華。其實,直播平臺就是一家電視臺或一個電視網,美女主播每個月收入幾千塊錢養活自己,就可以不虧損能讓這個個人電視臺很好地辦下去。

他們看似是電視臺,其實就是個人媒體,跟國內自媒體性質相同,還不一定有國內融到資的這些自媒體或短視頻公司有錢。只不過和國內視頻欄目不同的是,他們的節目背景和包裝就搞的跟電視臺的新聞欄目一樣,看著更像電視臺,也感覺很權威。

其實這樣的摳像成本很低,國內玩視頻自媒體的可以隨便效仿,你也可以看的很高大上。只不過國內政策限制做新聞類視頻,現在還沒有能做大的新聞自媒體而已。但是這些東西是擋不住的,遲早會有一批人先吃螃蟹。

在國內視頻自媒體這些千千萬萬的“個人電視臺”中,價值最大的還是羅輯思維和PAPI醬這樣的“頭部內容”。他們和傳統電視臺一樣可以有兩個盈利模式。一是廣告,二是打賞和付費訂閱。

別看現在的自媒體還很小。它們本質上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主流媒體,只是因為傳統媒體沒有跟上移動互聯網時代,所以才讓自媒體占領主陣地。所以自媒體未來一定會逐漸成長為像《財經》、《南方週末》等傳統媒體一樣的正規大媒體。現在很多融資後的自媒體都有二三十人的規模,這就是一家小雜誌社的人數,不出幾年就會成長成為幾百人的規模。

所以,千萬不要認為傳統電視臺有國家壟斷政策保護,就不會倒閉。最終,這些“個人電視臺”勢必會對高大上的電視臺進行一場破壞性創新,一場顛覆性的革命。打敗他們的,不是另一頭巨獸,而可能是一群螞蟻。也可以說,它們敗給了時代!

你沒看見,郵政、電信這些曾經不可一世的龐然大物都能轟然倒下,屍體還殘留著余溫。

本文略有刪改,點擊“閱讀原文”查看原文章

但是隨著“今日頭條”等平臺的大力扶持,出現了一大批短視頻自媒體,並且短視頻也成為近兩年自媒體創業的風口,有了盈利模式。一些圖文類自媒體也開始向視頻化佈局,只是時機未到還未正式發力而已。相信風口一來,這些精英自媒體會隨時殺入,佔領“頭部內容”的高地。

如何開一家個人電視臺?

以前,個人想開一家電視臺簡直是一個天文數字。先不說政策不允許,就算是像鳳凰衛視一樣,跑到政策允許的香港開辦,也要花很多錢、雇很多人,購買昂貴的設備,租用衛星。並且最難的是在全國各城市落地,這些都要花費巨額。

但是,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開一個個人電視臺只需要一部手機,有4G聯網即可。其他的硬性成本和人員成本都可以省掉,只需要你有才華。其實,直播平臺就是一家電視臺或一個電視網,美女主播每個月收入幾千塊錢養活自己,就可以不虧損能讓這個個人電視臺很好地辦下去。

他們看似是電視臺,其實就是個人媒體,跟國內自媒體性質相同,還不一定有國內融到資的這些自媒體或短視頻公司有錢。只不過和國內視頻欄目不同的是,他們的節目背景和包裝就搞的跟電視臺的新聞欄目一樣,看著更像電視臺,也感覺很權威。

其實這樣的摳像成本很低,國內玩視頻自媒體的可以隨便效仿,你也可以看的很高大上。只不過國內政策限制做新聞類視頻,現在還沒有能做大的新聞自媒體而已。但是這些東西是擋不住的,遲早會有一批人先吃螃蟹。

在國內視頻自媒體這些千千萬萬的“個人電視臺”中,價值最大的還是羅輯思維和PAPI醬這樣的“頭部內容”。他們和傳統電視臺一樣可以有兩個盈利模式。一是廣告,二是打賞和付費訂閱。

別看現在的自媒體還很小。它們本質上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主流媒體,只是因為傳統媒體沒有跟上移動互聯網時代,所以才讓自媒體占領主陣地。所以自媒體未來一定會逐漸成長為像《財經》、《南方週末》等傳統媒體一樣的正規大媒體。現在很多融資後的自媒體都有二三十人的規模,這就是一家小雜誌社的人數,不出幾年就會成長成為幾百人的規模。

所以,千萬不要認為傳統電視臺有國家壟斷政策保護,就不會倒閉。最終,這些“個人電視臺”勢必會對高大上的電視臺進行一場破壞性創新,一場顛覆性的革命。打敗他們的,不是另一頭巨獸,而可能是一群螞蟻。也可以說,它們敗給了時代!

你沒看見,郵政、電信這些曾經不可一世的龐然大物都能轟然倒下,屍體還殘留著余溫。

本文略有刪改,點擊“閱讀原文”查看原文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