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重新定義企業服務,用友烏鎮大會帶來上雲全景圖

烏鎮, 這座京杭大運河邊上的江南水鄉古鎮, 如今隨著2014年11月成為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會址之後, 彰顯出了一種古典與現代相結合的融匯之美。

如果不是身臨其境, 很難想像出烏鎮互聯網國際會展中心的現代藝術派互聯網殿堂, 是如何融入到小橋流水、青舟蕩漾、枕水人家、渺渺炊煙的詩情畫意中的。 這樣的一種組合, 正好映襯出了當今最火熱的經濟話題:傳統企業的數位化轉型。 或許正因為此, 中國企業互聯網的領頭羊用友, 才刻意將2017中國企業互聯網大會搬到了這裡——不僅發佈了一系列的雲產品和雲服務, 搭建雲生態系統, 還推出了首個工業互聯網雲平臺——精智, 讓企業上雲不再是一句口號, 而是真正化為實實在在的落地行動。

說到行動, 烏鎮所在的浙江省就不遺餘力, 在今年4月啟動了“十萬企業上雲”的省委省政府重點工程。 “浙江經濟是以民營企業為主體,

是中小企業大省, 全省有市場主體550多萬家, 有各類企業170多萬家, 其中包括工業企業28萬多家, 目前新增上雲的56000家企業還只是極小部分。 ”在浙江省副省長高興夫看來, 營造雲商環境, 引進各類雲平臺服務商是説明企業上雲、增強核心製造力的關鍵, 而用友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平臺之一。

為啥上雲——企業發展的四個時代

浙江對企業上雲, 打造雲上浙江如此上心, 最關鍵的還是因為浙江看到了新一代互聯網技術日新月異、蓬勃發展所帶來的新機遇。

“未來的企業我認為只有兩種企業:一種是新生代企業, 就是一開始就按照數位化, 或者說互聯網化、雲化的模式建立和運營的企業;第二種是通過數位化轉型實現自我進化,

創變發展的企業。 ”用友網路董事長兼CEO王文京甚至認為, 數位化轉型一定是企業的必由之路。

在王文京看來, 企業發展的歷史進程大致都經歷了四個時代:在商品短缺時期以製造為核心競爭力的時代;在商品豐富之後以行銷為核心競爭力的發展時代;而今企業發展進入到了兩個新的時代,

一是在消費升級時期, 以產品創新為核心競爭力的時代;二是在客戶體驗時期, 以客戶運營為核心競爭力的時代。

無論是產品創新, 還是客戶運營, 都離不開技術。 技術一直在影響和改變著商業, 也改變著每一家企業。 今天, 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資料, 以及在前面三大技術基礎上催生進化的人工智慧、物聯網和區塊鏈, 深刻改變著傳統的IT技術和商業范式——客戶導向、員工能動、資料驅動、全球資源、即時企業、智慧運營。

在這種全新的商業範式下, 今天的產品、服務, 包括貨幣的數位化、交易的平臺化、金融的泛在化、組織和業務流程的靈動化、管理的智慧化、資料的資產化,

構建起了一個全新的數位化商業時代。

如何上雲——消除企業上雲顧慮

“今天是一個互聯互通、直聯直通的時代。 ”古井集團董事長梁金輝認為, 古井必須調整資訊化思維模式, 變工廠、產品為中心的思路為消費者、需求變化為中心。 因此, 古井集團提出“前端引流、中端體驗、末端結算”的模式, 打通工廠到酒店到消費者的全產業鏈, 貫穿古井的5.0戰略。

具體來說,前端引流是指古井集團在全國推出六大文化體驗中心,同時加強消費者的參與體驗——“掃二維碼,工廠可以到你家”,完成前端的引流;接下來,用戶訂的任意一款酒,都可以查到是在哪個窖池發酵產生的,是哪個大師調製的,而且在哪個窖進行儲藏的,一目了然,加強客戶體驗;最後,古井末端的結算體系非常快捷,而且還支持配送到世界任何一個地方、任何一位朋友面前。

企業上雲的好處顯而易見,但仍有相當一部分企業CIO更擔憂企業的資料安全。用友對此解構為IaaS、PaaS和SaaS的多級安全服務。在IaaS層,用友的兩大合作夥伴阿裡雲和華為雲,都通過了各種可信雲認證,強調使用者的資料神聖不可侵犯的原則——阿裡雲甚至因保護使用者資料而惹上官司,稱哪怕輸了官司也無權審查使用者資料;華為雲則承諾“下不碰資料,上不碰應用”,從基礎架構層最大程度減輕了企業上雲的資料安全擔憂。

而在應用層,用友網路執行副總裁謝志華特意強調,用友雲不僅獲得了可信雲的認證,還獲得了安全等保三級、ISO20001的安全等級的認證,在應用服務商中,用友雲是唯一一家。除此之外,用友雲還與包括阿裡雲安全、360、綠盟、煉石等很多國內知名的安全廠商進行了深入合作。特別是煉石網路作為專業的CASB雲安全服務商,可以通過CG業務應用安全閘道,協助企業進行應用和資料加密,向雲服務端交付密文的同時,把金鑰留在企業本地的專業安全晶片上,從而提升了企業資料安全的強度和可靠性。

用友雲——企業服務都在這

過了安全這一關,企業上雲,最主要考慮的是如何降本增效和進行業務創新。前文提到的古井集團的案例主要用到的是用友眾多雲服務中的行銷雲。

實際上,無論是用友的行銷雲還是財務雲、採購雲、製造雲、人力雲、協同雲這些領域雲,都統一運營在用友雲平臺上。“雲平臺是基礎,有統一的企業資料中心,有使用者許可權、主資料、開發、集成、運維、大資料、安全這些PaaS層的基礎能力,從而避免各業務系統之間出現煙囪、豎井,不能互通的問題。”謝志華在現場所展現的用友雲全景圖覆蓋了企業應用服務的方方面面,“與雲平臺同在PaaS層的,還有用友的公共能力雲,包括電子發票、雲通信、電子合同、物聯網、雲流程、雲表單、雲列印、區塊鏈、AI等。在這些基礎能力之上,用友通過統一社交、統一門戶,實現各種移動、PC等設備端,以及各種應用的統一的介面。此外,用友夥伴的應用,也會統一在雲市場中一塊兒來展現。”

而在領域雲之上,還有更為行業細分、貼近行業應用的用友行業雲,比如這次發佈的互聯網製造雲平臺,比如建築雲、餐飲雲、鏈融雲、政務雲、汽車雲、能源雲、財政雲、廣電雲和煙草雲等,以及生態夥伴打造的行業雲和專業服務雲等。

這麼多的用友雲服務,主要分為雲平臺、公共能力雲、統一門戶、雲市場、領域雲和行業雲幾大塊。而最為關鍵的地方在於,用友完全重構了雲服務。

“第一,用友全新的企業服務是完全基於新技術去構建產品和服務體系的,帶來了商業模式的變化和管理方式的變化。”王文京總結了三點,“第二,企業服務首先要打造一個PaaS平臺,然後在PaaS平臺的基礎上去開展各個領域和行業的雲服務;第三,用友做的不是單一的某一個SaaS,而是除了平臺,還提供企業所需要的公共能力的雲服務、重要領域的雲服務、一部分行業雲服務,以及更重要的是通過雲市場來對接大量生態夥伴的雲服務。用友雲是一個聚合的雲服務。”

重構企業服務——邁向雲2.0時代

據瞭解,用友雲如今彙聚了一千多名專職開發人員,除了重構,同時還引入了很多大資料、人工智慧、物聯網、區塊鏈等新技術,開發新一代2.0版企業雲服務。

謝志華舉了一個例子:港華燃氣。這家為全中國100多個大城市提供燃氣服務的集團型企業之前一直是基於NC6的產品構建資訊系統,但最近,港華燃氣執行資訊系統TMS基於用友雲平臺開發的用友工程雲,幫港華解決了工程項目管理的實踐問題。

實際上,燃氣管道埋在地下,必須保證50年不出問題,因此管道的建設、維修通常要靠拍照,再由專家到現場確認。但如今借助用友工程雲App,拍照上傳之後,工程雲就會自動識別這張照片,和後臺港華歷史上的幾十萬,上百萬的問題工程維修圖片進行對比,智慧識別維修的效果,評估是否合格,從而大大提高了工程管道的維修效率。

據謝志華介紹,用友雲2.0在財務雲、人力雲、採購雲、行銷雲等各方面都會引入人工智慧的支援。比如報帳的App如今已經可以實現票據識別和驗證,財務雲裡的各種審批則通過決策流程機器人通過機器學習,讓規則變得非常簡單,極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我們看到無論是國外企業還是中國本土企業,實現業務創新一定離不開兩個力量:一是IT技術,二是金融服務。”王文京認為,企業服務的第一個重要特徵是以交易場景為核心,業務服務、金融服務和IT服務三位一體滿足企業的創新需求;第二個重要特徵就是各種形態的雲服務融合起來為企業服務;第三是智慧化,新時期的企業服務一定是基於人工智慧的,智慧化是企業服務這個產業的2.0版。

也正因為此,王文京在此次烏鎮2017企業互聯網大會上,把用友雲賦能中國企業“敏經營”、“輕管理”、“簡IT”的理念又向前推進了一步,加入了“易金融”的概念。

“第一,金融交易更加場景化,比如通過用友雲的暢捷支付服務,可以説明企業在業務開展過程中實現快速、便捷、安全的收款、付款;第二,金融業更加資料化,通過用友雲平臺與專業金融服務機構的合作,讓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獲得方便、快捷、低成本的融資服務和良好收益的理財服務;第三,金融正在泛在化,通過雲模式的銀企直聯,幫助企業實現跨行全量資金的現金管理。這是金融服務業發展的三個趨勢。”王文京認為,企業今天在進行業務創新的時候,越來越需要把業務服務和金融服務、IT服務結合起來,三位一體形成創新閉環來推進,所以用友推出了企業金融雲,不僅滿足企業低成本和便利的金融服務的需求,同時也解決了銀行業務拓展的難題。

小結

在筆者看來,2017年對於任何一家企業來說,都是數位化轉型的絕好機會。原因很簡單,一是各地政府在政策上加大了扶持力度,二是烏鎮2017企業互聯網大會展示出了服務企業數位化轉型的用友及其生態夥伴們,已經具備了為企業提供多態融合的全面服務能力。

這種能力,很明顯已經不止于傳統意義上的雲計算、平臺服務、應用服務、業務服務、資料服務、知識服務、資訊服務能力,也不僅僅是面向未來的用友智慧化企業雲服務2.0版,而是在滿足企業降本增效基本需求的基礎上,為企業梳理了全新的“敏經營、輕管理、易金融、簡IT”的企業發展思路,從業務創新、管理變革、金融嵌入和IT升級等四大方面,通過業務服務、金融服務和IT服務三位一體滿足企業的創新需求,全面助力企業實現數位化變革。

這次大會,用友不僅吸引了超過5000位元來自製造、建築及房地產、消費品、交通與公共事業、金融、能源、通信與廣電、汽車、醫療、政府與事業單位、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文化與傳媒等行業企業家與高管,同時還邀請到了包括阿裡雲、華為雲、百度、英特爾、騰訊、京東等技術生態夥伴,和印象筆記、網易、史泰博、票據管家等眾多應用生態夥伴參與,足見用友的產業影響力。

事實上,用友不僅在大會上發佈了精智|用友工業互聯網平臺,同時還宣佈成立中國智慧製造創新實踐聯盟。而當晚舉辦的“用友雲之夜”頒獎盛典,用友還公佈了“2017年度企業互聯網最佳應用獎”,包括能源、交通、醫療、通信、傳媒、建築、汽車、製造等行業的30多家代表企業榮獲此獎項。其中廈門象嶼集團基於用友雲平臺,構建種植服務平臺,為打造互聯網+智慧農業平臺奠定基礎,而這樣的行業雲平臺勢必會成為產業的共用平臺。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這說明用友雲不僅賦能企業,服務企業邁向雲端,還賦能產業,支持產業走向平臺。

應該說,用友對於企業服務的重新定義,或將為整個產業帶來革命性的改變,也為中國企業的數位化轉型,帶來了切合實際的方法論。

文/余文

《科技看門道》堅持深度報導,希望能通過資深媒體人對IT產業熱點新聞的深入思考,挖掘其背後的商業邏輯和創新模式——不僅看熱鬧,更要看門道!

《科技看門道》主筆在行業管道媒體擁有超過15年的從業經歷,不僅對IT消費類和企業級軟體、硬體、雲計算、大資料、人工智慧均有較深入的理解,同時見證了中國IT產業鏈上下游合作生態圈包括分銷、零售、SI、ISV和CSV的進化歷程,見證了金融、能源、製造、醫療、教育、政府、零售、高科技等行業的資訊化之路。

《科技看門道》相信,IT產業在供給側的改革——包括雲計算、大資料、移動互聯、人工智慧等,將會成為推動各行各業發展進步的核心力量。

《科技看門道》同時在頭條號、新浪創事記、一點號、網易號、百家號、新浪博客、搜狐號等媒體平臺均有同名公眾號。合作請直接留言或者通過郵件:moltke5a@sina.com 進行聯繫。

具體來說,前端引流是指古井集團在全國推出六大文化體驗中心,同時加強消費者的參與體驗——“掃二維碼,工廠可以到你家”,完成前端的引流;接下來,用戶訂的任意一款酒,都可以查到是在哪個窖池發酵產生的,是哪個大師調製的,而且在哪個窖進行儲藏的,一目了然,加強客戶體驗;最後,古井末端的結算體系非常快捷,而且還支持配送到世界任何一個地方、任何一位朋友面前。

企業上雲的好處顯而易見,但仍有相當一部分企業CIO更擔憂企業的資料安全。用友對此解構為IaaS、PaaS和SaaS的多級安全服務。在IaaS層,用友的兩大合作夥伴阿裡雲和華為雲,都通過了各種可信雲認證,強調使用者的資料神聖不可侵犯的原則——阿裡雲甚至因保護使用者資料而惹上官司,稱哪怕輸了官司也無權審查使用者資料;華為雲則承諾“下不碰資料,上不碰應用”,從基礎架構層最大程度減輕了企業上雲的資料安全擔憂。

而在應用層,用友網路執行副總裁謝志華特意強調,用友雲不僅獲得了可信雲的認證,還獲得了安全等保三級、ISO20001的安全等級的認證,在應用服務商中,用友雲是唯一一家。除此之外,用友雲還與包括阿裡雲安全、360、綠盟、煉石等很多國內知名的安全廠商進行了深入合作。特別是煉石網路作為專業的CASB雲安全服務商,可以通過CG業務應用安全閘道,協助企業進行應用和資料加密,向雲服務端交付密文的同時,把金鑰留在企業本地的專業安全晶片上,從而提升了企業資料安全的強度和可靠性。

用友雲——企業服務都在這

過了安全這一關,企業上雲,最主要考慮的是如何降本增效和進行業務創新。前文提到的古井集團的案例主要用到的是用友眾多雲服務中的行銷雲。

實際上,無論是用友的行銷雲還是財務雲、採購雲、製造雲、人力雲、協同雲這些領域雲,都統一運營在用友雲平臺上。“雲平臺是基礎,有統一的企業資料中心,有使用者許可權、主資料、開發、集成、運維、大資料、安全這些PaaS層的基礎能力,從而避免各業務系統之間出現煙囪、豎井,不能互通的問題。”謝志華在現場所展現的用友雲全景圖覆蓋了企業應用服務的方方面面,“與雲平臺同在PaaS層的,還有用友的公共能力雲,包括電子發票、雲通信、電子合同、物聯網、雲流程、雲表單、雲列印、區塊鏈、AI等。在這些基礎能力之上,用友通過統一社交、統一門戶,實現各種移動、PC等設備端,以及各種應用的統一的介面。此外,用友夥伴的應用,也會統一在雲市場中一塊兒來展現。”

而在領域雲之上,還有更為行業細分、貼近行業應用的用友行業雲,比如這次發佈的互聯網製造雲平臺,比如建築雲、餐飲雲、鏈融雲、政務雲、汽車雲、能源雲、財政雲、廣電雲和煙草雲等,以及生態夥伴打造的行業雲和專業服務雲等。

這麼多的用友雲服務,主要分為雲平臺、公共能力雲、統一門戶、雲市場、領域雲和行業雲幾大塊。而最為關鍵的地方在於,用友完全重構了雲服務。

“第一,用友全新的企業服務是完全基於新技術去構建產品和服務體系的,帶來了商業模式的變化和管理方式的變化。”王文京總結了三點,“第二,企業服務首先要打造一個PaaS平臺,然後在PaaS平臺的基礎上去開展各個領域和行業的雲服務;第三,用友做的不是單一的某一個SaaS,而是除了平臺,還提供企業所需要的公共能力的雲服務、重要領域的雲服務、一部分行業雲服務,以及更重要的是通過雲市場來對接大量生態夥伴的雲服務。用友雲是一個聚合的雲服務。”

重構企業服務——邁向雲2.0時代

據瞭解,用友雲如今彙聚了一千多名專職開發人員,除了重構,同時還引入了很多大資料、人工智慧、物聯網、區塊鏈等新技術,開發新一代2.0版企業雲服務。

謝志華舉了一個例子:港華燃氣。這家為全中國100多個大城市提供燃氣服務的集團型企業之前一直是基於NC6的產品構建資訊系統,但最近,港華燃氣執行資訊系統TMS基於用友雲平臺開發的用友工程雲,幫港華解決了工程項目管理的實踐問題。

實際上,燃氣管道埋在地下,必須保證50年不出問題,因此管道的建設、維修通常要靠拍照,再由專家到現場確認。但如今借助用友工程雲App,拍照上傳之後,工程雲就會自動識別這張照片,和後臺港華歷史上的幾十萬,上百萬的問題工程維修圖片進行對比,智慧識別維修的效果,評估是否合格,從而大大提高了工程管道的維修效率。

據謝志華介紹,用友雲2.0在財務雲、人力雲、採購雲、行銷雲等各方面都會引入人工智慧的支援。比如報帳的App如今已經可以實現票據識別和驗證,財務雲裡的各種審批則通過決策流程機器人通過機器學習,讓規則變得非常簡單,極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我們看到無論是國外企業還是中國本土企業,實現業務創新一定離不開兩個力量:一是IT技術,二是金融服務。”王文京認為,企業服務的第一個重要特徵是以交易場景為核心,業務服務、金融服務和IT服務三位一體滿足企業的創新需求;第二個重要特徵就是各種形態的雲服務融合起來為企業服務;第三是智慧化,新時期的企業服務一定是基於人工智慧的,智慧化是企業服務這個產業的2.0版。

也正因為此,王文京在此次烏鎮2017企業互聯網大會上,把用友雲賦能中國企業“敏經營”、“輕管理”、“簡IT”的理念又向前推進了一步,加入了“易金融”的概念。

“第一,金融交易更加場景化,比如通過用友雲的暢捷支付服務,可以説明企業在業務開展過程中實現快速、便捷、安全的收款、付款;第二,金融業更加資料化,通過用友雲平臺與專業金融服務機構的合作,讓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獲得方便、快捷、低成本的融資服務和良好收益的理財服務;第三,金融正在泛在化,通過雲模式的銀企直聯,幫助企業實現跨行全量資金的現金管理。這是金融服務業發展的三個趨勢。”王文京認為,企業今天在進行業務創新的時候,越來越需要把業務服務和金融服務、IT服務結合起來,三位一體形成創新閉環來推進,所以用友推出了企業金融雲,不僅滿足企業低成本和便利的金融服務的需求,同時也解決了銀行業務拓展的難題。

小結

在筆者看來,2017年對於任何一家企業來說,都是數位化轉型的絕好機會。原因很簡單,一是各地政府在政策上加大了扶持力度,二是烏鎮2017企業互聯網大會展示出了服務企業數位化轉型的用友及其生態夥伴們,已經具備了為企業提供多態融合的全面服務能力。

這種能力,很明顯已經不止于傳統意義上的雲計算、平臺服務、應用服務、業務服務、資料服務、知識服務、資訊服務能力,也不僅僅是面向未來的用友智慧化企業雲服務2.0版,而是在滿足企業降本增效基本需求的基礎上,為企業梳理了全新的“敏經營、輕管理、易金融、簡IT”的企業發展思路,從業務創新、管理變革、金融嵌入和IT升級等四大方面,通過業務服務、金融服務和IT服務三位一體滿足企業的創新需求,全面助力企業實現數位化變革。

這次大會,用友不僅吸引了超過5000位元來自製造、建築及房地產、消費品、交通與公共事業、金融、能源、通信與廣電、汽車、醫療、政府與事業單位、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文化與傳媒等行業企業家與高管,同時還邀請到了包括阿裡雲、華為雲、百度、英特爾、騰訊、京東等技術生態夥伴,和印象筆記、網易、史泰博、票據管家等眾多應用生態夥伴參與,足見用友的產業影響力。

事實上,用友不僅在大會上發佈了精智|用友工業互聯網平臺,同時還宣佈成立中國智慧製造創新實踐聯盟。而當晚舉辦的“用友雲之夜”頒獎盛典,用友還公佈了“2017年度企業互聯網最佳應用獎”,包括能源、交通、醫療、通信、傳媒、建築、汽車、製造等行業的30多家代表企業榮獲此獎項。其中廈門象嶼集團基於用友雲平臺,構建種植服務平臺,為打造互聯網+智慧農業平臺奠定基礎,而這樣的行業雲平臺勢必會成為產業的共用平臺。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這說明用友雲不僅賦能企業,服務企業邁向雲端,還賦能產業,支持產業走向平臺。

應該說,用友對於企業服務的重新定義,或將為整個產業帶來革命性的改變,也為中國企業的數位化轉型,帶來了切合實際的方法論。

文/余文

《科技看門道》堅持深度報導,希望能通過資深媒體人對IT產業熱點新聞的深入思考,挖掘其背後的商業邏輯和創新模式——不僅看熱鬧,更要看門道!

《科技看門道》主筆在行業管道媒體擁有超過15年的從業經歷,不僅對IT消費類和企業級軟體、硬體、雲計算、大資料、人工智慧均有較深入的理解,同時見證了中國IT產業鏈上下游合作生態圈包括分銷、零售、SI、ISV和CSV的進化歷程,見證了金融、能源、製造、醫療、教育、政府、零售、高科技等行業的資訊化之路。

《科技看門道》相信,IT產業在供給側的改革——包括雲計算、大資料、移動互聯、人工智慧等,將會成為推動各行各業發展進步的核心力量。

《科技看門道》同時在頭條號、新浪創事記、一點號、網易號、百家號、新浪博客、搜狐號等媒體平臺均有同名公眾號。合作請直接留言或者通過郵件:moltke5a@sina.com 進行聯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