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36氪總編輯李洋|新媒體時代一大怪:被玩壞的PR

本期我們邀請到的是36氪總編輯李洋。

1

36氪媒體, 是中國最主流、權威和影響力最大的互聯網新商業媒體之一。 2010年10月正式上線, 已讓20,000多家初創公司在全球上億受眾面前曝光,

其中有90%的初創專案是首次曝光, 在國內早期被投項目中, 有75%被36氪報導覆蓋, 通過36氪的報導, 有54%獲機構投資, 34%獲得頂級機構投資, 壟斷了早期項目入口。

2

週末在家看美劇Billionaire, 有個情節:主角, 也就是那個億萬富豪, 與他的死對頭檢察官,

兩方搶一個華爾街財經記者, 為的是爭奪輿論。 你注意到他們怎麼搶的麼?美國是全球制度最健全的國家, 用錢買違法哈, 他們是給他料, 爭奪他的信任。

我想說什麼呢?即便位高權重如檢察官, 和財富遮天的大富翁, 他們有錢和權, 但他們要影響輿論, 也得通過一個合規的套路——給記者頭條。

網路時代, 有個好處就是, 紙包不住火, 它加速了一個信用積累過程——你撒謊一次, 很快人們就知道你撒謊——所以總體而言, 新聞民主化時代, 人們為了獲取用戶會相對坦誠, 那麼你把黑的直接說成白的就很困難。

但是也有個壞處, 就是假新聞氾濫, 制止不了, 因為新聞及其傳播權不在大媒體自己手裡了, 是極其分散的。

這是很矛盾的事。 言歸正傳, 其實是想說:在一個相對公平的制度下, 一個公司負責公共關係和媒體溝通部門的人員, 我們叫做PR, 他們重要的工作其實是溝通, 別的什麼也幹不了——就像Billionaire裡那個億萬富豪的PR, 出了個危機事件, 證據確鑿, 她做不到讓記者撤稿, 但可以跟媒體交涉溝通, 同時自己去找新的證據。

在中國, 你會發現, PR是被玩壞的

3

首先是定位問題

PR工資越來越高, 有的人在幾個明星公司之間連跳幾次後, 就幾百萬年薪了, 這是超出市場價值的。 這事也不難理解, 你會發現凡是那些當前拿到了融資的、站到風口浪尖上的公司, 它與對手的公關戰可能就要全面開打, 所以要找厲害的PR和GR來護身。

這是最關鍵問題, PR到底能不能護身?

我聽過一個真實的故事, 有家互聯網公司在315被曝光了之後, 暴脾氣的老闆嫌PR總監行事不利, 便在員工大群裡, 用語音很大聲地罵了他一句。 這個公關總監回憶說, 當時在他們那個巨大的平層辦公室裡, 大家看到有一條老闆的語音紛紛點開,

結果那句罵人的話此起彼伏冒了出來。

專門研究新媒體的魏武揮在去年就有篇文章談到了PR無用論——其實在處理輿論和對外的形象方面, 溝通是越來越重要的, 但是, 假如像上面這個老闆要PR來處理從0到1的問題, 當護身符用, 那是辦不到的。

這裡涉及到一個PR部門在管理層中的位置問題, 據我所知他們有可能貴為VP (高層副級人物Vice President), 但是實際上不大能參與到具體業務討論中, 這點可能還沒有HRBP (人力資源合作夥伴HR BUSINESS PARTNER) 做得好。 在很多公司, 就像菜做好了, 再加一道外包裝。 但在這個時代, 僅僅包裝是沒用的。

有些事情可以提早解決。 舉個例子, 美團的清真門, 整個節奏是亂的, 產品都把清真列為一個單獨管道了, 分開的外賣箱也做好了, 上市後發現了有違種族問題。

4

5

美團“清真門”

這是估值數十億美元的公司。但做出的事情很不成熟。

其次,公司們普遍缺乏安全感

缺乏安全感是大家找護身符來的根本原因。投資人邵亦波有一句話讓人印象深刻:在中國創業不易,除了要應對行業激烈的競爭,還要懂得隨時往對手的褲襠裡踢一腳。

這體現了幾點:一是競爭缺乏差異化,有人就提到中國投資人看100個專案裡可能有幾個是有技術壁壘的,而在矽谷這個比例可能是1/10。沒有門檻,大家同質化、打價格戰、爭搶用戶,跟競爭對手的摩擦就會非常多;二是競爭道德水準問題,隨便踢人要害部位,這不是很文明的做法啊,但看上去你不這麼做就活不下去。

6

再次,PR幹了額外的事。

強勢PR是怎麼煉成的?有些知名大公司,PR手段赫赫有名,而他們的武器之一就是他們可以像市場部門一樣,手裡掌握著大筆投放資源。另一個武器也就是他們的模式順應了時代,正處在盈利狂歡期。但就像上面提到的美劇Billionaire的例子,好的媒體還是要講尊嚴的,雖然說現時代維護尊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大家心裡有桿秤不是麼。

我們知道互聯網上的創業,跟資本的推動密不可分。對於初創公司來說,他們為了獲取下一輪融資、獲取用戶,甚至為了活下去,必須在很小的時候就對外傳達資訊。一些公司在過去一年就走完了從A輪到D輪的過程。一句話:錢很多,但好專案太少。公司們在公關戰方面過度用心,也跟燒錢的節奏相關。誰把握好節奏,誰就有下一輪融資入帳。

PR會承擔品牌形象的建設,這歸根結底還取決於這家公司的業務是否強健、價值觀是否健康,品牌戰略對公司而言異常關鍵,不能僅僅指望PR這一個環節。想想可口可樂跟百事可樂打了一百年的品牌戰,把自己的品牌價值做到了564億美元,靠不體面的競爭手段打不起長期戰役。

PR雖然已被玩壞,成為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的一個景觀,但我們也不能過度苛責——畢竟整體市場還缺乏規則,無論是媒體還是PR人士都還不夠專業,再往更大的層面說,我們的公司治理還不健全,法治社會還沒實現——這勢必要走過一段長路。

商業必然有明戰暗戰,他們構成了一部精彩的商業史,我們只是希望它更文明一些。說穿了,基於口水戰的PR大戰除了讓互聯網公司的PR隊伍得到鍛煉,對整個產業發展一點價值也沒有。

本欄目分享內容均由嘉賓自主選擇,均為嘉賓個人觀點,不代表中服時尚立場。歡迎大家繼續關注,更多精彩觀點盡在【新媒體大咖談】!

上市後發現了有違種族問題。

4

5

美團“清真門”

這是估值數十億美元的公司。但做出的事情很不成熟。

其次,公司們普遍缺乏安全感

缺乏安全感是大家找護身符來的根本原因。投資人邵亦波有一句話讓人印象深刻:在中國創業不易,除了要應對行業激烈的競爭,還要懂得隨時往對手的褲襠裡踢一腳。

這體現了幾點:一是競爭缺乏差異化,有人就提到中國投資人看100個專案裡可能有幾個是有技術壁壘的,而在矽谷這個比例可能是1/10。沒有門檻,大家同質化、打價格戰、爭搶用戶,跟競爭對手的摩擦就會非常多;二是競爭道德水準問題,隨便踢人要害部位,這不是很文明的做法啊,但看上去你不這麼做就活不下去。

6

再次,PR幹了額外的事。

強勢PR是怎麼煉成的?有些知名大公司,PR手段赫赫有名,而他們的武器之一就是他們可以像市場部門一樣,手裡掌握著大筆投放資源。另一個武器也就是他們的模式順應了時代,正處在盈利狂歡期。但就像上面提到的美劇Billionaire的例子,好的媒體還是要講尊嚴的,雖然說現時代維護尊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大家心裡有桿秤不是麼。

我們知道互聯網上的創業,跟資本的推動密不可分。對於初創公司來說,他們為了獲取下一輪融資、獲取用戶,甚至為了活下去,必須在很小的時候就對外傳達資訊。一些公司在過去一年就走完了從A輪到D輪的過程。一句話:錢很多,但好專案太少。公司們在公關戰方面過度用心,也跟燒錢的節奏相關。誰把握好節奏,誰就有下一輪融資入帳。

PR會承擔品牌形象的建設,這歸根結底還取決於這家公司的業務是否強健、價值觀是否健康,品牌戰略對公司而言異常關鍵,不能僅僅指望PR這一個環節。想想可口可樂跟百事可樂打了一百年的品牌戰,把自己的品牌價值做到了564億美元,靠不體面的競爭手段打不起長期戰役。

PR雖然已被玩壞,成為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的一個景觀,但我們也不能過度苛責——畢竟整體市場還缺乏規則,無論是媒體還是PR人士都還不夠專業,再往更大的層面說,我們的公司治理還不健全,法治社會還沒實現——這勢必要走過一段長路。

商業必然有明戰暗戰,他們構成了一部精彩的商業史,我們只是希望它更文明一些。說穿了,基於口水戰的PR大戰除了讓互聯網公司的PR隊伍得到鍛煉,對整個產業發展一點價值也沒有。

本欄目分享內容均由嘉賓自主選擇,均為嘉賓個人觀點,不代表中服時尚立場。歡迎大家繼續關注,更多精彩觀點盡在【新媒體大咖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