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海口濕地:我自護她向天綠

為實現生態的最大化保護, 海口市委市政府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進濕地保護管, 編制了《海口市濕地保護修復總體規劃》, 市人大常委會在法制層面制定出臺了《關於加強濕地保護管理的決定》, 海口濕地保護走入法制軌道。 全面加強濕地資源保護與恢復, 實現濕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23日在北京召開的“第三屆海峽兩岸濕地保護交流研討會”上, 海口濕地保護修復工作受到了與會專家高度讚揚和肯定。 中國濕地保護協會理事、北京林業大學教授張明祥, 國家濕地保護與修復技術中心副秘書長、天澤(北京)濕地保護技術研究院執行院長賈恩睿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說,

海口濕地保護工作的決心大、力度大, 成效顯著。

海口濕地保護

根據《海口市濕地保護修復總體規劃(2017-2025年)》, 海口將規劃劃定濕地保護紅線34959.65公頃, 分為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濕地公園、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海洋公園、濕地保護社區、重要水資源區域等六大類。

濕地自然保護區為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緩衝區和實驗區。 濕地公園包括:海南海口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海南海口美舍河國家濕地公園、海南海口白水塘—響水河國家濕地公園、海南海口三江國家濕地公園等4個國家濕地公園及海口三十六曲溪濕地公園、海口鐵爐水庫濕地公園、海口潭豐洋濕地公園等3個省級濕地公園的規劃範圍。

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包括嶺北水庫、永莊水庫、鳳潭水庫、九尾水庫、南渡江龍塘、南渡江新坡、白石溪等7個已建地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 及雲龍水庫、紅旗水庫、東湖水庫、門板水庫、丁榮水庫等5個規劃地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

海洋公園為海南省海口灣國家級海洋公園及海南省北港島國家級海洋公園等2個規劃海洋公園的規劃範圍;濕地保護社區有金沙灣海岸濕地、那央水生植物濕地等45處濕地保護社區的規劃範圍;重要水資源區域, 包括海口市級生態紅線中的南渡江等。

①紅樹林濕地吸引了大批珍稀鳥類棲息。

重塑濕地造血功能

市委、市政府把生態建設作為當前海口可持續發展的首要任務, 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等生態文明建設理念, 開展城市修補、生態修復, 濕地資源不僅得到保護, 且面積逐漸擴大, 一批濕地公園、保護社區正在興起。

去年12月, 我市委託天澤(濕地)保護技術研究院編制《海口市濕地保護修復總體規劃》,

全面加強濕地資源保護與恢復, 重現“水城”風貌”。 今年3月, 市委常委會(擴大)會議通過《海口市濕地保護與修復工作實施方案》及《海口濕地保護修復三年行動計畫》, 計畫建設一批國家、省級濕地公園和濕地自然保護區。 6月30日, 市人大常委會通過《關於加強濕地保護管理的決定》, 海口濕地保護走入法制軌道。 近來, 海口採用“控源截汙、內源治理、生態修復、景觀提升”的多元系統水環境提升戰略, 立足將美舍河打造成貫穿城區南北的重要水生態景觀廊道。 如今水清岸綠的美舍河, 變身流動的生態長廊, 景色宜人的鳳翔公園吸引一撥撥市民遊客。 “美舍河治理後, 環境好了,
周邊居民也喜歡去了。 ”賈恩睿說, 在國家和地區政策支援的同時, 濕地可持續保護還需要濕地自我造血功能, 從保護中帶動經濟效益, 帶動產業發展, 帶動就業。

②潭豐洋省級濕地公園內的珍稀植物水角。

③那央濕地的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野生水稻。

濕地保護追求生態

全國第二次濕地資源調查表明,海口有近海與海岸濕地、河流濕地、湖泊濕地和人工濕地4種濕地類型,其中最為豐富和多樣的是近海與海岸濕地,包括我國面積最大的紅樹林濕地,生物多樣性豐富。

“海口在濕地保護過程中,以自然恢復為主、人工修復為輔,建立分級管理體系,完善濕地保護格局,開展濕地的恢復與重建,提升濕地生態功能。”參與和支持海口濕地保護工作的張明祥,親眼見證了海口濕地巨大變化。他說,海口的濕地保護工作成效顯著。去年12月,國務院頒佈《濕地保護修復制度方案》,對新形勢下濕地保護修復作出部署安排。海口早於之前,就啟動了濕地保護修復總體規劃,並於今年6月份評審通過。目前,海口濕地保護各項工作正有條不紊開展,成立濕地保護專家委員會和濕地保護管理中心,建立了專門的濕地志願者隊伍,海口市人大常委會還出臺了《關於加強濕地保護管理的決定》,濕地保護工作走在全國前列。

“濕地保護的過程是一個生態過程,急於求成必然不生態。”參與《海口市濕地保護修復總體規劃》編制工作的賈恩睿,對海口的濕地瞭若指掌,對濕地保護工作見解深入。他說,雖然海口一些濕地公園、濕地社區還處在規劃層面,但海口對濕地保護工作的決心大,正在反向推動,要求規劃加快、審批加快、建設加快。

④栗葦鳽在金沙灣蜂虎濕地社區內覓食。

⑤羊山濕地的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水菜花。

營造更多城市荒野

“海口的濕地資源也有其脆弱性,一旦破壞就很難恢復。”張明祥說,“在濕地保護過程中,海口注意拓展濕地利用方式,實現濕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重點發展濕地旅遊業,依託熱帶濱海濕泉農業,拓展濕地產品加工業,打造‘田洋品牌’,積極發展濕地文化創意產業。”

“熱帶濱海水城、火山熔岩濕地、東寨港紅樹林是海口濕地資源三大特色。”張明祥說,為保護現有濕地資源,海口把重心瞄準東寨港和羊山濕地和近海與海岸濕地三類型濕地,並制定具體保護、修復、利用規劃。

未來8年,海口將把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打造成多功能、多效益的國家級生態示範區。重點建設包括紅樹林恢復工程、紅樹林苗圃建設、科研監測中心、科普宣教中心、管護點、觀鳥屋等;根據羊山濕地獨特的自然、社會經濟環境,劃定保護區域,建設羊山濕地多用途管理區,搶救性保護豐富的生物資源,以及珍稀瀕危特有物種,保護羊山地區形成的獨有生活生產方式,以及深厚的自然文化資源;濱海濕地方面,將重點加強自然沙質岸線、河口濕地、海口灣、秀英港等海灣港口的生態修復,科學修復受損岸線和海灘;逐步實施東海岸退塘還濕,加強對天然沙灘、防護林、漁業設施的保護,提升沿線的生態景觀。

“現代生態角度提出了城市荒野概念,要有人不能去的地方,留給動植物。”賈恩睿說,濕地的保護不要以人為本、過於園林化和人工化,不能設置過多的棧道、鋼筋水泥建築。

▲如今的鳳翔濕地公園乾坤湖環境秀麗。 本報特約記者 黃一笑 攝

本報記者 祝勇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由記者石中華攝

圖文原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③那央濕地的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野生水稻。

濕地保護追求生態

全國第二次濕地資源調查表明,海口有近海與海岸濕地、河流濕地、湖泊濕地和人工濕地4種濕地類型,其中最為豐富和多樣的是近海與海岸濕地,包括我國面積最大的紅樹林濕地,生物多樣性豐富。

“海口在濕地保護過程中,以自然恢復為主、人工修復為輔,建立分級管理體系,完善濕地保護格局,開展濕地的恢復與重建,提升濕地生態功能。”參與和支持海口濕地保護工作的張明祥,親眼見證了海口濕地巨大變化。他說,海口的濕地保護工作成效顯著。去年12月,國務院頒佈《濕地保護修復制度方案》,對新形勢下濕地保護修復作出部署安排。海口早於之前,就啟動了濕地保護修復總體規劃,並於今年6月份評審通過。目前,海口濕地保護各項工作正有條不紊開展,成立濕地保護專家委員會和濕地保護管理中心,建立了專門的濕地志願者隊伍,海口市人大常委會還出臺了《關於加強濕地保護管理的決定》,濕地保護工作走在全國前列。

“濕地保護的過程是一個生態過程,急於求成必然不生態。”參與《海口市濕地保護修復總體規劃》編制工作的賈恩睿,對海口的濕地瞭若指掌,對濕地保護工作見解深入。他說,雖然海口一些濕地公園、濕地社區還處在規劃層面,但海口對濕地保護工作的決心大,正在反向推動,要求規劃加快、審批加快、建設加快。

④栗葦鳽在金沙灣蜂虎濕地社區內覓食。

⑤羊山濕地的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水菜花。

營造更多城市荒野

“海口的濕地資源也有其脆弱性,一旦破壞就很難恢復。”張明祥說,“在濕地保護過程中,海口注意拓展濕地利用方式,實現濕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重點發展濕地旅遊業,依託熱帶濱海濕泉農業,拓展濕地產品加工業,打造‘田洋品牌’,積極發展濕地文化創意產業。”

“熱帶濱海水城、火山熔岩濕地、東寨港紅樹林是海口濕地資源三大特色。”張明祥說,為保護現有濕地資源,海口把重心瞄準東寨港和羊山濕地和近海與海岸濕地三類型濕地,並制定具體保護、修復、利用規劃。

未來8年,海口將把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打造成多功能、多效益的國家級生態示範區。重點建設包括紅樹林恢復工程、紅樹林苗圃建設、科研監測中心、科普宣教中心、管護點、觀鳥屋等;根據羊山濕地獨特的自然、社會經濟環境,劃定保護區域,建設羊山濕地多用途管理區,搶救性保護豐富的生物資源,以及珍稀瀕危特有物種,保護羊山地區形成的獨有生活生產方式,以及深厚的自然文化資源;濱海濕地方面,將重點加強自然沙質岸線、河口濕地、海口灣、秀英港等海灣港口的生態修復,科學修復受損岸線和海灘;逐步實施東海岸退塘還濕,加強對天然沙灘、防護林、漁業設施的保護,提升沿線的生態景觀。

“現代生態角度提出了城市荒野概念,要有人不能去的地方,留給動植物。”賈恩睿說,濕地的保護不要以人為本、過於園林化和人工化,不能設置過多的棧道、鋼筋水泥建築。

▲如今的鳳翔濕地公園乾坤湖環境秀麗。 本報特約記者 黃一笑 攝

本報記者 祝勇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由記者石中華攝

圖文原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