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郭廣昌:我用人的六個標準

今年3月底, 複星的新生代管理層亮相的時候, 很多朋友問到我一個問題, 複星良將如雲, 這些年發展這麼快, 你們到底是怎麼培養人才的?

這就涉及到複星的用人之道的問題。 我一直說, 複星有兩種資產, 一個是複星賬上的資產, 一個就是人才。 從創立複星開始, 我們就把人才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25年裡, 複星能從一個無技術、無資金、無人才的“三無”公司發展成今天的全球化企業, 依靠的核心力量就是人才。 這些年裡, 複星是怎麼用人的?如果要我來做一個小結的話, 我對人才的看法可能有下面幾個方面:

一企業家精神

在複星, 我一直強調每一個人都要有“企業家精神”, 何謂“企業家精神”?具體來說, 就是你在複星工作, 要充滿工作的激情, 能夠主動對接複星生態系統內的各種資源, 不斷地創新、創造, 不斷去學習思考, 遇到問題能創造性去想辦法解決。 每天為此而努力。

怎麼去理解它?

如果把複星比喻成一個球隊, 我們每個人, 每個團隊成員, 都要保持踢球的狀態, 不能懈怠。 如果有人不在狀態, 可能就會失球, 球隊想要贏球就沒那麼容易了。 如果說複星是一艘大船, 大家一起奮力划船, 突然其中有人掉鏈子, 不僅他這塊不能加力, 還可能影響我們的整個行程。

二學習的能力

每個人都有不足, 大多數人的智商和情商都差不多,

但慢慢差別就出來了, 差在哪裡?看你會不會學習, 不斷完善自己。

我一直說, 複星唯一提倡的就是學習, 要比別人學得更快, 懂得更多。 學習是複星人最最重要的一個壁壘, 最最重要的跟別人競爭的壁壘。

複星在很多方面沒有別人大, 沒有別人強, 但複星給大家最重要的資源是, 我們有無窮的案例, 成功的、失敗的案例可供大家去學習提高。 現在這個世界變化太快了!新技術的變化、新商業的變化都特別快, 所以我說, 唯一的壁壘就是你學習比別人更快, 唯一的壁壘就是你不斷創造壁壘, 我們團隊一定要有這個意識。

複星是從三“無”公司走過來的:無技術, 無資金, 無人才。 我是學哲學的, 也不懂怎麼做經營, 這些年我們就是一句話,

“邊學邊做”, 不斷否定自己, 看到問題然後解決問題, 就是這樣一步步走過來的。

一句話, 想學東西, 來複星最划算。

三不為經驗所困

一般來說, 有經驗的員工在公司比較受歡迎。 但對於經驗, 其實也要辯證地看。 經驗豐富的人做事情可能會輕車熟路, 但多年來形成了固定的工作習慣, 思維模式也會相對固化, 改變起來會比較難。 我擔心這樣的人反而容易為經驗所困, 在經驗裡走不出來, 很難利用複星的平臺去做對的、難的和大的事情。

有一種員工, 就是所謂的“大白象”, 有一定年齡, 經驗也很豐富, 工作中也沒什麼錯, 但是卻沒有創新力, 沒有工作熱情, 不願意再提高了。 大家應該警惕, 不要讓自己陷入這樣的狀態。

如何避免?不斷學習。 我想看到有些同學可能年紀大一點, 但仍然保持著好的工作狀態和事業的進取心, 願意不斷學習。 而對年輕人來說, 他可能經驗不足, 但如果能夠不斷學習和思考, 努力拓展自己的邊界, 這樣的年輕人是我所喜歡的。

四不喜歡一直跳槽的人

之前我說過, 我們要比別人快0.01秒, 其實我們還要比別人多堅持0.01秒, 這跟忠誠有關。

我想重點強調一下忠誠度。 一個人對工作如果沒有耐心, 不敢堅持, 不去做、不去積累, 就做不成事情。

我最不喜歡一直跳槽的人。 工作上沒有定力, 總是覺得現在的平臺不好, 這山望著那山高, 覺得別人、別的企業更好。 他工作做得不好, 從來不從自己身上尋找問題, 總是把原因歸結於他人,

歸結於企業給他的空間不夠。

複星是一個大平臺。 你在這裡工作, 就要利用好這個平臺的資源, 在工作中不斷拓展業務邊界。 這個平臺確實也有很多問題, 因為發展快, 總有一些問題來不及解決, 發現問題是很容易的, 抱怨和離開也是容易的, 真正考驗人的是直面問題, 主動想辦法解決問題, 而不是一走了之。

五鼓勵一定程度的競爭

在複星, 我強調一個“灰度”的概念, 企業管理有灰度, 各個業務團隊之間的業務邊界不是完全清晰, 有一定灰度;新業務的發展, 邊界也往往不是很清楚。 把每個人的職責界定的一清二楚, 每個人都象螺絲釘一樣工作, 在這個年代是行不通的。

我希望每個團隊,每個人,都能保持一種適度競爭的狀態。例如我們同一領域的投資團隊會有幾支,大家各自尋找最好的路徑切入。許多好的投資、創新的好產品,都是從客戶需求出發、從內部灰度競爭中迸發出來的。

對於每一名員工來說,你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也不會有非常明確的邊界。如果你到複星來,老是問“你要我做什麼,我要怎麼做”,等著我給你安排工作,那你就來錯了地方。我希望每一個複星的同學,都能告訴我你到複星來,想利用複星平臺資源做什麼事,解決什麼問題。

六結果導向

說一千道一萬,你在複星工作是否做出了成績,這是唯一的標準,也是終極的標準。過程重要,但結果更重要。每個人都在工作中,都要對結果負責。

複星有KPI,但我並不主張僵化的KPI考核。我鼓勵每一個在複星工作的人,專注做事,做對的事,做難的事,充分利用複星的平臺和資源,想方設法創造性地做事,做大的事情。要耐得住寂寞,每天進步一點點,追求長期的結果,為複星、也為個人創造更大的價值。

對於那些專注做事、有情懷、做出成績的員工,我們一定要積極認可,給予他們更好的物質和精神激勵,提供更大的上升空間。

我希望每個團隊,每個人,都能保持一種適度競爭的狀態。例如我們同一領域的投資團隊會有幾支,大家各自尋找最好的路徑切入。許多好的投資、創新的好產品,都是從客戶需求出發、從內部灰度競爭中迸發出來的。

對於每一名員工來說,你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也不會有非常明確的邊界。如果你到複星來,老是問“你要我做什麼,我要怎麼做”,等著我給你安排工作,那你就來錯了地方。我希望每一個複星的同學,都能告訴我你到複星來,想利用複星平臺資源做什麼事,解決什麼問題。

六結果導向

說一千道一萬,你在複星工作是否做出了成績,這是唯一的標準,也是終極的標準。過程重要,但結果更重要。每個人都在工作中,都要對結果負責。

複星有KPI,但我並不主張僵化的KPI考核。我鼓勵每一個在複星工作的人,專注做事,做對的事,做難的事,充分利用複星的平臺和資源,想方設法創造性地做事,做大的事情。要耐得住寂寞,每天進步一點點,追求長期的結果,為複星、也為個人創造更大的價值。

對於那些專注做事、有情懷、做出成績的員工,我們一定要積極認可,給予他們更好的物質和精神激勵,提供更大的上升空間。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