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把剪刀,四代人剪出了一個百年近代史

“我爺爺給溥儀、婉容做過衣服, 爸爸王化普給領導人製作過棉衣, 我給歷屆八位奧會主席蠟像設計製作了禮服、法國和韓國的品牌做過設計, 兒子王超也繼承了我們的家業”。 出生于1961年的王建明臉上堆著笑意說道。

這是一個四代制衣人的故事, 關於中國服裝, 關於中國手藝人。 服裝是歷史的記憶, 記錄了社會的經濟、文化、價值觀、審美觀的變遷。 這家四代制衣100多年的沉浮發展, 是歷史上的一個小縮影, 也是大歷史的見證者。

一、四代人做了同一件事情

故事的源頭是1899年, 王建明的爺爺因為心靈手巧,

被召進時位於承德的熱河行宮, 在內務府廣儲司衣庫, 開始跟著宮廷的裁縫學做衣服, 成為一名禦裁縫。 他做衣服的物件是溥儀、婉容還有其他的達官貴人。 那個年代, 尊卑有別, 男女授受不親, 他只能隔著簾子打量這些皇宮的貴人們, 也由此練成了看人裁衣的技能。 “王氏制衣”的名字正式流傳下來。

王建明家中有一張老照片, 拍攝於1930年左右, 那天是他的大爺結婚日。 儘管照片已泛黃, 依稀能看到照片上的人穿著質地優良的棉襖, 足以可見當時的家境已很不錯。

照片從左到右, 分別是王建明的姑姑、大媽、奶奶、叔叔、爺爺、大爺和爸爸

此後, 王建明的父親王化普、大爺、姑姑繼承父業, 繼續做衣服。 出生于1926年的王化普在天津創辦了一家叫“前進服裝社”的門店, 樓上住人, 樓下店面。 憑藉好手藝, 成為天津北大關估衣街遠近聞名的人物。

在王建明的童年記憶裡, 每天睡覺醒來, 就看到家人一天到晚量裁衣服, 各種忙碌, 幾台機器轟鳴運轉著。

五十年代, 國家公私合營, 前進服裝社合併到天津的商業服裝公司裡,

王化普進單位上班, 負責管服裝技術, 那時男女服裝歸於一統, 女裝趨向男性化, 藍灰綠是主流色彩, 尤其後來很長一段時間進入“十億人民十億兵”的軍便服時代, 人們穿的多是解放裝、青年裝、中山裝等, 而王化普也是這段時間成為做中山裝的高手。

王化普當年的入職登記表

王建明從天津美院雕刻專業畢業後, 1980年正式跟隨父親從事服裝裁剪工作。 此時, 適逢1978年改革開放後, 個體戶身份得到承認。 王化普教育家人“自己動手, 豐衣足食”, 王家又重新購置機器, 成為“獨勞”(即獨立勞動者)。 1985年王建明在天津開辦了第一家自己的“時裝王”服裝裁縫店, 主營立體裁剪。

那時, 國門也向世界敞開, 五色斑斕的外國服飾湧入中國市場。 人們開始追求新潮衣服, 來“時裝王”排隊, 要求根據雜誌上的照片裁剪衣服, 人滿為患。 王家制衣在天津, 尤其是老商業區紅橋區牢牢佔據行業第一名, 引領了當時的潮流。

此圖為王建明的爺爺、爸爸、本人設計的服裝合集, 時間從20世紀40年代跨度到90年代

王家每天從早晨九點, 一直忙到晚上九點。 週一開始發預約號, 連發六天到週末。 一年365天中, 除了節假日、春節期間初一到初五, 剩下的日子天天開業。 曾有新疆某老闆為了做衣服, 慕名連夜乘飛機找到王家。 王家成為天津北大關地區家喻戶曉的人物, 也是估衣街(相當於北京的王府井)第一批萬元戶。

當時生意好到什麼程度?王建明後來給島君粗略算了一筆賬,平均一天接待20個人,每人做3件衣服,每天能賺到3000塊錢的純利潤。當時的錢是10元的大團結,錢經常一摞一摞地堆放在家中。而那時普通工人的工資一個月平均是30塊錢,天津的平房房價是400元一平米。同一條街上有一個耳朵眼炸糕,幾十個人賣炸糕,晚上一算帳,一天掙1000塊,而王家一張桌子3個人就掙了3000元。

天津城市改造步伐加快。90年代起,王建明與他的店面陸續經歷了拆老街、拆老區等三次拆遷,原有店面的三百米之內幾乎都成工地。服裝店丟失一大波顧客群,而新的店面附近顧客消費能力下降,店面開始走下坡路,王建明心如刀絞。

而此時人們開始習慣進商場買衣服,最為有名的廣告詞是“星期天到哪裡去,鄭州亞細亞”,甚至影響了全國消費者的消費情懷。王建明也與時俱進,進駐商場,進行批量加工生產,但無奈熟悉產品,不瞭解運營,最終賠了大量的資金。路該如何繼續走?

想到過去北京很多領導開車到天津找來做衣服,在京津兩地有一些知名度,王建明最終選擇離開天津,非典之後北上。在北京從零開始,靠“服裝時報”打廣告,一點點重新做服裝工作室。經過在北京幾年的努力,輾轉多地,現在的工作場所從最初的25平米擴展到100平米,一直到現在的300平米。

王超作為家族第四代,出生於1987年,當兵復員後,選擇繼承父業,他的愛人則是自己父親的學生。兩人同自己的父輩一樣,也因服裝結緣。如今他們選擇與父親王建明在北京創業,繼續做父輩們留下的服裝事業。

二、做好衣服的三個秘密:傳承、創新與審美

在王家制衣100多年的歷史中,他們得到無數榮耀。

王建明本人被業內稱為“一剪刀”,意思是只用一剪刀就能準確地裁剪出布。為此,北京電視臺有個《絕技大挑戰》欄目專門錄製了一期節目,他現場5分鐘做出一條褲子。2000年為國家領導人蠟像製作服裝,收藏在國家博物館內;2008年奧運會期間,他為曆界奧會主席制做了西服禮服造型,同時他還為蔣大為、孫儷等等其他知名人士製作服裝。

媒體對王建明的報導

王建明還有一個身份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服裝手工技藝傳承人”,他深知成績的背後是對父輩們手藝的傳承與創新,還有對美的不斷認知升級,也就是審美。

王建明大半輩子都在做服裝行業工作,服裝對他的意義可謂深遠。他很坦誠地告訴島君“老祖宗傳承給我們一個能吃飯的飯碗,我們要依賴他去養家糊口”。而深層次的意義是,“要把事業幹好,繼承傳統的手藝,把它發揚光大”。

傳承與創新相伴相生,王家秉持著兩條腿走路的原則。兩條腿分別是繼承傳統和運用高科技,把傳統工藝跟現代的經營與理念結合在一起。

越來越多的人追求時尚。時尚一定程度上是社會文化的風向標,但它不等於速食,它有自己的週期,同樣可以成為經典,這其中自有不變的東西。如果想在在一個行業做精、做好,那就要堅持,那最後就能成為狀元,王建明堅信手藝價值。

在王建明初學裁剪時,他的父親曾告訴他一個口訣。後來他把它簡單化、實用化,總結成叫王氏四分法。以後不管是實操還是教徒弟,直到現在都沿用這種裁減法,而且90%都合格。

王建明對未來的新事物有很強的包容性,他說傳統工藝就像是一顆種子,現在土壤不一樣了,種子可以適當地進行改良,適應土壤。做時裝要有核心技術,也要有應變的能力。他在不斷嘗試學習新事物。

2008年他開了網店,開闢新的業務“網路定制”,通過遠端視頻目測,給顧客裁剪衣服;他還做起大資料,自多年的經驗,把不同的人分類、分群,心中有了做衣服的尺寸;對教育有獨特情結的他嘗試做新的轉型與探討,辦培訓班,做起了網路授課,“給一個人做衣服,是打扮一個人;而做培訓班,是為了要打扮一群人”,王建明提倡不同於學院派的實踐教學,5年內培養出200多名學生,且學生日後在行業中嶄露頭角,不少人設計的衣服出現在國際時裝展,這成為他引以為傲的新階段。

關於做好服裝,王建明有一個觀點。他借用《易經》的“相數理”,通俗地講,數是穿衣服的尺寸號碼,理是做衣服的理念,相則是造型。理念是靈魂,技術是軀體,兩者要結合起來。做服裝,不能單純用數字,也不能單純用理論理解,還要看相,要加入人情味。人是一個產品的核心,他的經歷、思維方式是靈魂。好的服裝師需要根據一個人的高矮胖瘦、性格,甚至情緒特徵,綜合考慮做設計。

何為美?島君問這位橫跨雕塑、美術,在藝術領域跋涉五十餘年的人時,王建明反復強調美是平衡。通俗地講就是看著舒服。現在的審美觀越來越多元了,很難形成統一的東西。尤其作為時尚風向標的時裝,它的生命週期很短暫。即使現代的工業化加快了衣服的生產,可以用數位化生產、管理,取代了很多小作坊,但真正的服裝設計,做到有文化、有品位、有品牌,需要設計師有獨特的理解。

而王建明對中國美更有一種獨特的情結,近年時常出席在鳥巢、釣魚臺國賓館等旗袍秀,致力於推動中國旗袍和其他華服走出國門,這也是他對未來生活的期許。

三、消失的手藝人

裁縫,現代稱之為服裝設計師,在他們的手中,服飾有了時代的特徵與文化記憶。服裝行業作為一針一線的行業,並不缺乏手藝人、匠人,但在工業化、規模化的當下,這種手藝人在減少。

“一寸布一寸絲物盡其用,不自高不自大量體裁衣”。提及服裝,離不開中國製造,同樣繞不開“工匠精神”這個名詞。

島君驚歎王建明裁剪衣服的速度與準確度時,王建明很平靜地說:這些都是從勞動中積累出來的,勞動創造智慧。

他理解的工匠精神是:想做一個產品,或者做一個事業,要兢兢業業地去做。沒有什麼捷徑,別人做一次、三次、五次,我做100次,做1000次,保證比他做的好。現在很多年輕人認為做事情很難,尋找各種捷徑。而實際上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千錘百煉,慢工出巧匠。做產品必須得經歷、打磨沉澱,反復地體驗這個東西。

慢也是快,勞動所有的快節奏,打仗兵貴神速,裁縫的眼睛就是尺,都是通過長時間鍛煉出來的。一個人抱著把事情做到最精緻的態度去做,才能產生巨大的價值。而王建明本人為了做好衣服,多年來遍訪義大利、日本、德國等世界服裝界大師,提高技術水準。

王建明師從義大利柯菲亞國際服裝學院院長喬萬尼大師、日本著名服裝版型設計專家井口喜正先生

如今很多人讚賞工匠對的產品精雕細琢,和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而島君從王建明身上看到的只是他的日常要求。

在中國製造走向“智造”時代過程中,對匠人精神的渴求,我們或許從未如今天這般強烈。日本《壽司之神》中的小野二郎的職人精神感動了一大批人,國內的《我在故宮修文物》紀錄片同樣也火了起來。

很多人有種誤區,認為做服裝的人只是一個裁縫,不需要多少文化,伺候人,地位低。儘管360行,行行出狀元,但很少有中國家長願意讓孩子拼命讀完本科,再去做“裁縫”。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我們的文化所推崇的,永遠是力爭做勞心者而不是踏實做勞力者。而在像義大利、德國、日本等國家,做鞋、做衣服的人,都屬於匠人,與其他行業有相同的地位。

提及此,王建明不無遺憾。在他的心裡,文化不是一個人學了多少知識,而是一個人對天地、對人性、對生活的一種感悟、積累的經驗。裁縫也是一個有文化的人,常常根據生活經驗做綜合判斷,而不僅僅是一個勞動者,低調、勤懇、聰明,甚至還要有智慧和眼光。

深感中國工匠精神有待弘揚光大,王建明與服裝協會的成員們近些年致力於中國傳統手藝的發掘與宣傳。

王超說父輩教會他很多,尤為深刻的是“做人如做衣服:必須一針一線,童叟無欺,講究美觀道體;做衣服如做人,必須有板有眼、端莊禮儀、考究精氣神韻”。他也會堅持這麼走下去。

四、這只是中國老字型大小的一個縮影

王超現在經常往返于北京與天津,他在為能拿到“中華老字型大小”商標認可而奔波,而相比之下他的父親則淡然很多,對老字型大小持更加開放的態度,覺得這種稱呼更多是外界的一種認可。如果消費者的價值觀發生變化,而老字型大小沒能與時俱進,則不一定就有生存空間。

回顧從1904年到現在,王家四代制衣經歷了上百年的歷史,輝煌過、低谷過,未來又能走多遠? 這不止拷問著一家店?拷問的同樣是中國百年老店?它只是其中的一個小縮影,它的命運亦是其他中國老店的軌跡。

在歷史的長河中,老字型大小們早已不只是一個品牌,而是內生為文化傳統的一部分。它承載著幾代人一段段的共同記憶與感情。

曾有資料統計顯示,日本“百年老店”21066家,其中8家企業擁有1000年歷史。反觀歷史悠久的我國,現存的超過150年歷史的老店僅有5家。

島君曾在文中《中國企業“自殺”20次才能活過100年?》分析中國企業生下來“短命”的原因:

假設大陸現在有家誕生於1916年的百年老店,讓我們倒推一百年,它會經歷什麼?戰爭、土改、公私合營、文革、一系列城市化拆遷、改建……(此處省去一萬字)。草草計算,隨著時代進步,這家店面起碼會遭受20次“生死考驗”。

而王家制衣四代傳承至今,可謂是經歷了20次考驗。未來還有多少次考驗,王建明和王超無法預知。

五、中國服裝的未來與出路

王家制衣只是中國服裝行業百萬個中小企業中的一份子,讓我們把目光從王家制衣移步到整個服裝行業上。

世界上有五個為人熟知的時尚之度:巴黎、紐約、米蘭、倫敦和東京。而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最大的服裝生產國,最大服裝消費國,卻不是技術大國。中國本土品牌尤其在設計、創意方面,離法國、義大利、日本、韓國等還有一定的距離。

關於服裝行業的未來,聯想投資的李家慶有這樣一個判斷:服裝行業在中國是萬億的市場,但目前真正的品牌規模還很小,但未來3-5年,這個行業將進入非常快速的增長階段,而且會集中,大企業越來越大。對於像王建明一樣的小而美的公司,需要做的還有很多。

1.擁抱資本

如今身處互聯網時代,“雙創”浪潮攪動起了資本風雲,而服裝產業市場與資本市場的日益融合,也正在迅速改變著行業競爭格局和競爭方式。

在中國的服裝企業中,90%以上都是民營企業,融資難一直是影響國內服裝企業做強、做大的一個重要因素。這幾年更為突出,如果沒有足夠的資源,尤其資金,極大可能被淘汰、或被收購兼併。

積極擁抱資本,是很多本土品牌已經在做的事情。這對專注於產品的手藝人,也是到了需要改變觀念的時候。

如今找王超談資本合作的人不在少數,劉東峰是其中一位,他看好王家秉持的好產品理念,而王超又感激劉東峰的真心賞識與鼎力相助。比起父輩,他有更超前的想法,他認為未來的經營可以做數位化管理、互聯網行銷,意識到資本對一個傳統手藝門店的撬動作用。如今雙方在努力拓展局面,新的局面正在悄悄地打開著。

2.產品與行銷都要抓,都要硬

很多人和島君可能有同感,買東西都認品牌,這背後實際上是對品質的重視。品牌的根基就是品質。

王建明一直認為應該是關起門來做自己的事,打開門後,稍不留神被人發現了,就成了王者。不要整天說打造打造,而是踏踏實實做好東西,慢慢就成為品牌了。而很多年輕人不喜歡穿中國本土品牌,總覺得外國的品牌好。其實背後是對國內服裝的不自信。這更需要人做好的產品。

如果過多的人把重心放在搞行銷、搞銷售上,負責制造的力量就會變薄弱,而王建明就想做那個製造產品的人。“外國服裝品牌在中國有很多,但中國人不能總給別人做銷售、做代理。中國要有自己的產品,做好、做精、做強,這條路要自己走。讓外國人銷售中國製造的產品,讓中國的服裝行業也能走到國外,走向世界”。

劉東峰告訴島君“他們太埋頭重視技術了,行銷沒有跟上”。如今在新的環境下,老王父子倆現在也越來越意識到,酒香也怕巷子深,單純技術不行,還有好的行銷、品牌策劃與包裝和服務。

這對過去一直埋頭鑽研服裝技術的王建明和王超而言,是很大的挑戰。至少他們已經在覺醒並在行動。而像他們一樣的傳統手藝人還有很多,低頭走路,也要抬頭看天了!

3.滿足個性化需求

依文董事長夏華說“服裝行業在2017年,將會產生非常巨大的變化。具體表現為,將開啟個性化時代和品牌時代”。

這個大的背景實際上是,未來的5年內,中國將完成一次重要消費結構的轉變與升級。移動互聯時代的到來,使得消費者主權前所未有地被強化,以消費者體驗為追求的個性化定制成為產業發展的重要一極。

近些年,中國人的消費理念也日趨理性,不再停留於“越貴越買”的階段,香奈兒等國際奢侈品品牌在中國進行降價,生產越來越大眾的產品,這是在適應國人這種消費認知的變化。而與此同時,高端定製品牌獲得更多機會,定制被視為真正的奢侈品。

這對王家,對像王建明一樣的手藝人無疑是個好消息。

在王超的工作室裡,我見到了他的孩子,一個小姑娘,我問他“以後會讓孩子繼續做服裝嗎?”,王超說只要她喜歡,我支持她!她會是第五代傳承人嗎?

轉載於:一針video

也是估衣街(相當於北京的王府井)第一批萬元戶。

當時生意好到什麼程度?王建明後來給島君粗略算了一筆賬,平均一天接待20個人,每人做3件衣服,每天能賺到3000塊錢的純利潤。當時的錢是10元的大團結,錢經常一摞一摞地堆放在家中。而那時普通工人的工資一個月平均是30塊錢,天津的平房房價是400元一平米。同一條街上有一個耳朵眼炸糕,幾十個人賣炸糕,晚上一算帳,一天掙1000塊,而王家一張桌子3個人就掙了3000元。

天津城市改造步伐加快。90年代起,王建明與他的店面陸續經歷了拆老街、拆老區等三次拆遷,原有店面的三百米之內幾乎都成工地。服裝店丟失一大波顧客群,而新的店面附近顧客消費能力下降,店面開始走下坡路,王建明心如刀絞。

而此時人們開始習慣進商場買衣服,最為有名的廣告詞是“星期天到哪裡去,鄭州亞細亞”,甚至影響了全國消費者的消費情懷。王建明也與時俱進,進駐商場,進行批量加工生產,但無奈熟悉產品,不瞭解運營,最終賠了大量的資金。路該如何繼續走?

想到過去北京很多領導開車到天津找來做衣服,在京津兩地有一些知名度,王建明最終選擇離開天津,非典之後北上。在北京從零開始,靠“服裝時報”打廣告,一點點重新做服裝工作室。經過在北京幾年的努力,輾轉多地,現在的工作場所從最初的25平米擴展到100平米,一直到現在的300平米。

王超作為家族第四代,出生於1987年,當兵復員後,選擇繼承父業,他的愛人則是自己父親的學生。兩人同自己的父輩一樣,也因服裝結緣。如今他們選擇與父親王建明在北京創業,繼續做父輩們留下的服裝事業。

二、做好衣服的三個秘密:傳承、創新與審美

在王家制衣100多年的歷史中,他們得到無數榮耀。

王建明本人被業內稱為“一剪刀”,意思是只用一剪刀就能準確地裁剪出布。為此,北京電視臺有個《絕技大挑戰》欄目專門錄製了一期節目,他現場5分鐘做出一條褲子。2000年為國家領導人蠟像製作服裝,收藏在國家博物館內;2008年奧運會期間,他為曆界奧會主席制做了西服禮服造型,同時他還為蔣大為、孫儷等等其他知名人士製作服裝。

媒體對王建明的報導

王建明還有一個身份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服裝手工技藝傳承人”,他深知成績的背後是對父輩們手藝的傳承與創新,還有對美的不斷認知升級,也就是審美。

王建明大半輩子都在做服裝行業工作,服裝對他的意義可謂深遠。他很坦誠地告訴島君“老祖宗傳承給我們一個能吃飯的飯碗,我們要依賴他去養家糊口”。而深層次的意義是,“要把事業幹好,繼承傳統的手藝,把它發揚光大”。

傳承與創新相伴相生,王家秉持著兩條腿走路的原則。兩條腿分別是繼承傳統和運用高科技,把傳統工藝跟現代的經營與理念結合在一起。

越來越多的人追求時尚。時尚一定程度上是社會文化的風向標,但它不等於速食,它有自己的週期,同樣可以成為經典,這其中自有不變的東西。如果想在在一個行業做精、做好,那就要堅持,那最後就能成為狀元,王建明堅信手藝價值。

在王建明初學裁剪時,他的父親曾告訴他一個口訣。後來他把它簡單化、實用化,總結成叫王氏四分法。以後不管是實操還是教徒弟,直到現在都沿用這種裁減法,而且90%都合格。

王建明對未來的新事物有很強的包容性,他說傳統工藝就像是一顆種子,現在土壤不一樣了,種子可以適當地進行改良,適應土壤。做時裝要有核心技術,也要有應變的能力。他在不斷嘗試學習新事物。

2008年他開了網店,開闢新的業務“網路定制”,通過遠端視頻目測,給顧客裁剪衣服;他還做起大資料,自多年的經驗,把不同的人分類、分群,心中有了做衣服的尺寸;對教育有獨特情結的他嘗試做新的轉型與探討,辦培訓班,做起了網路授課,“給一個人做衣服,是打扮一個人;而做培訓班,是為了要打扮一群人”,王建明提倡不同於學院派的實踐教學,5年內培養出200多名學生,且學生日後在行業中嶄露頭角,不少人設計的衣服出現在國際時裝展,這成為他引以為傲的新階段。

關於做好服裝,王建明有一個觀點。他借用《易經》的“相數理”,通俗地講,數是穿衣服的尺寸號碼,理是做衣服的理念,相則是造型。理念是靈魂,技術是軀體,兩者要結合起來。做服裝,不能單純用數字,也不能單純用理論理解,還要看相,要加入人情味。人是一個產品的核心,他的經歷、思維方式是靈魂。好的服裝師需要根據一個人的高矮胖瘦、性格,甚至情緒特徵,綜合考慮做設計。

何為美?島君問這位橫跨雕塑、美術,在藝術領域跋涉五十餘年的人時,王建明反復強調美是平衡。通俗地講就是看著舒服。現在的審美觀越來越多元了,很難形成統一的東西。尤其作為時尚風向標的時裝,它的生命週期很短暫。即使現代的工業化加快了衣服的生產,可以用數位化生產、管理,取代了很多小作坊,但真正的服裝設計,做到有文化、有品位、有品牌,需要設計師有獨特的理解。

而王建明對中國美更有一種獨特的情結,近年時常出席在鳥巢、釣魚臺國賓館等旗袍秀,致力於推動中國旗袍和其他華服走出國門,這也是他對未來生活的期許。

三、消失的手藝人

裁縫,現代稱之為服裝設計師,在他們的手中,服飾有了時代的特徵與文化記憶。服裝行業作為一針一線的行業,並不缺乏手藝人、匠人,但在工業化、規模化的當下,這種手藝人在減少。

“一寸布一寸絲物盡其用,不自高不自大量體裁衣”。提及服裝,離不開中國製造,同樣繞不開“工匠精神”這個名詞。

島君驚歎王建明裁剪衣服的速度與準確度時,王建明很平靜地說:這些都是從勞動中積累出來的,勞動創造智慧。

他理解的工匠精神是:想做一個產品,或者做一個事業,要兢兢業業地去做。沒有什麼捷徑,別人做一次、三次、五次,我做100次,做1000次,保證比他做的好。現在很多年輕人認為做事情很難,尋找各種捷徑。而實際上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千錘百煉,慢工出巧匠。做產品必須得經歷、打磨沉澱,反復地體驗這個東西。

慢也是快,勞動所有的快節奏,打仗兵貴神速,裁縫的眼睛就是尺,都是通過長時間鍛煉出來的。一個人抱著把事情做到最精緻的態度去做,才能產生巨大的價值。而王建明本人為了做好衣服,多年來遍訪義大利、日本、德國等世界服裝界大師,提高技術水準。

王建明師從義大利柯菲亞國際服裝學院院長喬萬尼大師、日本著名服裝版型設計專家井口喜正先生

如今很多人讚賞工匠對的產品精雕細琢,和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而島君從王建明身上看到的只是他的日常要求。

在中國製造走向“智造”時代過程中,對匠人精神的渴求,我們或許從未如今天這般強烈。日本《壽司之神》中的小野二郎的職人精神感動了一大批人,國內的《我在故宮修文物》紀錄片同樣也火了起來。

很多人有種誤區,認為做服裝的人只是一個裁縫,不需要多少文化,伺候人,地位低。儘管360行,行行出狀元,但很少有中國家長願意讓孩子拼命讀完本科,再去做“裁縫”。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我們的文化所推崇的,永遠是力爭做勞心者而不是踏實做勞力者。而在像義大利、德國、日本等國家,做鞋、做衣服的人,都屬於匠人,與其他行業有相同的地位。

提及此,王建明不無遺憾。在他的心裡,文化不是一個人學了多少知識,而是一個人對天地、對人性、對生活的一種感悟、積累的經驗。裁縫也是一個有文化的人,常常根據生活經驗做綜合判斷,而不僅僅是一個勞動者,低調、勤懇、聰明,甚至還要有智慧和眼光。

深感中國工匠精神有待弘揚光大,王建明與服裝協會的成員們近些年致力於中國傳統手藝的發掘與宣傳。

王超說父輩教會他很多,尤為深刻的是“做人如做衣服:必須一針一線,童叟無欺,講究美觀道體;做衣服如做人,必須有板有眼、端莊禮儀、考究精氣神韻”。他也會堅持這麼走下去。

四、這只是中國老字型大小的一個縮影

王超現在經常往返于北京與天津,他在為能拿到“中華老字型大小”商標認可而奔波,而相比之下他的父親則淡然很多,對老字型大小持更加開放的態度,覺得這種稱呼更多是外界的一種認可。如果消費者的價值觀發生變化,而老字型大小沒能與時俱進,則不一定就有生存空間。

回顧從1904年到現在,王家四代制衣經歷了上百年的歷史,輝煌過、低谷過,未來又能走多遠? 這不止拷問著一家店?拷問的同樣是中國百年老店?它只是其中的一個小縮影,它的命運亦是其他中國老店的軌跡。

在歷史的長河中,老字型大小們早已不只是一個品牌,而是內生為文化傳統的一部分。它承載著幾代人一段段的共同記憶與感情。

曾有資料統計顯示,日本“百年老店”21066家,其中8家企業擁有1000年歷史。反觀歷史悠久的我國,現存的超過150年歷史的老店僅有5家。

島君曾在文中《中國企業“自殺”20次才能活過100年?》分析中國企業生下來“短命”的原因:

假設大陸現在有家誕生於1916年的百年老店,讓我們倒推一百年,它會經歷什麼?戰爭、土改、公私合營、文革、一系列城市化拆遷、改建……(此處省去一萬字)。草草計算,隨著時代進步,這家店面起碼會遭受20次“生死考驗”。

而王家制衣四代傳承至今,可謂是經歷了20次考驗。未來還有多少次考驗,王建明和王超無法預知。

五、中國服裝的未來與出路

王家制衣只是中國服裝行業百萬個中小企業中的一份子,讓我們把目光從王家制衣移步到整個服裝行業上。

世界上有五個為人熟知的時尚之度:巴黎、紐約、米蘭、倫敦和東京。而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最大的服裝生產國,最大服裝消費國,卻不是技術大國。中國本土品牌尤其在設計、創意方面,離法國、義大利、日本、韓國等還有一定的距離。

關於服裝行業的未來,聯想投資的李家慶有這樣一個判斷:服裝行業在中國是萬億的市場,但目前真正的品牌規模還很小,但未來3-5年,這個行業將進入非常快速的增長階段,而且會集中,大企業越來越大。對於像王建明一樣的小而美的公司,需要做的還有很多。

1.擁抱資本

如今身處互聯網時代,“雙創”浪潮攪動起了資本風雲,而服裝產業市場與資本市場的日益融合,也正在迅速改變著行業競爭格局和競爭方式。

在中國的服裝企業中,90%以上都是民營企業,融資難一直是影響國內服裝企業做強、做大的一個重要因素。這幾年更為突出,如果沒有足夠的資源,尤其資金,極大可能被淘汰、或被收購兼併。

積極擁抱資本,是很多本土品牌已經在做的事情。這對專注於產品的手藝人,也是到了需要改變觀念的時候。

如今找王超談資本合作的人不在少數,劉東峰是其中一位,他看好王家秉持的好產品理念,而王超又感激劉東峰的真心賞識與鼎力相助。比起父輩,他有更超前的想法,他認為未來的經營可以做數位化管理、互聯網行銷,意識到資本對一個傳統手藝門店的撬動作用。如今雙方在努力拓展局面,新的局面正在悄悄地打開著。

2.產品與行銷都要抓,都要硬

很多人和島君可能有同感,買東西都認品牌,這背後實際上是對品質的重視。品牌的根基就是品質。

王建明一直認為應該是關起門來做自己的事,打開門後,稍不留神被人發現了,就成了王者。不要整天說打造打造,而是踏踏實實做好東西,慢慢就成為品牌了。而很多年輕人不喜歡穿中國本土品牌,總覺得外國的品牌好。其實背後是對國內服裝的不自信。這更需要人做好的產品。

如果過多的人把重心放在搞行銷、搞銷售上,負責制造的力量就會變薄弱,而王建明就想做那個製造產品的人。“外國服裝品牌在中國有很多,但中國人不能總給別人做銷售、做代理。中國要有自己的產品,做好、做精、做強,這條路要自己走。讓外國人銷售中國製造的產品,讓中國的服裝行業也能走到國外,走向世界”。

劉東峰告訴島君“他們太埋頭重視技術了,行銷沒有跟上”。如今在新的環境下,老王父子倆現在也越來越意識到,酒香也怕巷子深,單純技術不行,還有好的行銷、品牌策劃與包裝和服務。

這對過去一直埋頭鑽研服裝技術的王建明和王超而言,是很大的挑戰。至少他們已經在覺醒並在行動。而像他們一樣的傳統手藝人還有很多,低頭走路,也要抬頭看天了!

3.滿足個性化需求

依文董事長夏華說“服裝行業在2017年,將會產生非常巨大的變化。具體表現為,將開啟個性化時代和品牌時代”。

這個大的背景實際上是,未來的5年內,中國將完成一次重要消費結構的轉變與升級。移動互聯時代的到來,使得消費者主權前所未有地被強化,以消費者體驗為追求的個性化定制成為產業發展的重要一極。

近些年,中國人的消費理念也日趨理性,不再停留於“越貴越買”的階段,香奈兒等國際奢侈品品牌在中國進行降價,生產越來越大眾的產品,這是在適應國人這種消費認知的變化。而與此同時,高端定製品牌獲得更多機會,定制被視為真正的奢侈品。

這對王家,對像王建明一樣的手藝人無疑是個好消息。

在王超的工作室裡,我見到了他的孩子,一個小姑娘,我問他“以後會讓孩子繼續做服裝嗎?”,王超說只要她喜歡,我支持她!她會是第五代傳承人嗎?

轉載於:一針video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