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可穿戴支付開啟未來中國支付新市場

目前現金在中國的地位不再是主導。 硬幣和鈔票已經逐漸被信用卡、銀行卡和其他本地支付方式取代。 2012年, 中國、印度、印尼、泰國和馬來西亞的現金交易超過整體交易的90%。 而在日本、韓國、新加坡和中國香港, 這一比例超過50%1。 如今, 新的支付方式正奮起直追。 2016年中國最流行的支付方式是電子錢包, 其以56%的市場份額在電商市場上獨佔鰲頭2。

中國市場很樂於接受新事物, 消費者對創新的支付技術也越來越感興趣, 其中當然包括可穿戴支付設備。 雖然可穿戴設備在全球大部分地方仍然被視為小眾, 但在中國,

支援可穿戴設備的支付技術已經在市場上有所應用。 在上海, 刷刷手環(Shuashua)被譽為全球首款智慧手環, 用戶只需抬起手腕對準機器輕輕一晃便可乘坐公交, 並在超市、劇院或更多的消費場所進行支付交易3。

隨著NFC技術為可穿戴支付打開了新機遇, 商家和支付行業應做好充分準備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市場上最佳的可穿戴設備能夠提供快捷、方便和安全的支付體驗, 那些捨得在新科技設備上投入的消費者當然也期望能有更多的機會使用這些時髦的設備。 零售商應著手採用能夠處理NFC支付的POS系統。 事實上, 先進的POS系統不僅可以使商家從使用可穿戴設備進行支付的消費者那裡創收, 而且還能吸引熱衷新科技、注重互動和全管道購物體驗4的新世代年輕消費者前來購物。

為進一步擴大可穿戴設備的影響力, 影響中國支付格局的各方需要進行更多的合作。 處理支付交易的主要機構, 包括銀行、髮卡機構和支付處理商等, 更需要通過緊密的合作以確保消費者可以在其可穿戴設備上使用自己所偏好的支付方式, 並暢通無阻地在各個店面和服務網點進行支付。 此外, 無論是在亞太地區還是中國, 被市場主要競爭者(例如阿裡巴巴)所採用的電子支付方式往往前景開闊。 但同時, 市場上也存在很多份額較小的本地支付方式, 他們的並存使得整個支付界呈現分散式的格局5。 因此, 傳統和創新的支付系統必須進一步協調,

才能使可穿戴支付技術在中國普及開來。

另外, 相關機構也必須正視可穿戴支付設備的安全問題。 根據2015年消費者線上支付調查報告發現, 近24%的受訪者認為安全性是購物時的主要考慮因素;57%受訪者表示希望能提高透明度, 以便瞭解服務供應商如何保障他們的個人資料6。 支付運營商在將服務結合可穿戴技術時, 應清楚說明設備和支付合作夥伴如何保障個人資料, 以及採用哪些硬體和後端安全措施來滿足消費者對安全和透明度的訴求。

如果消費者依賴可穿戴設備來搭乘公交卻又沒有備用的支付方案, 一旦可穿戴設備出問題將會造成極大的不便。 所以, 消費者還應確保其可穿戴設備避免出現問題。 雖然智慧手錶目前在中國很受歡迎,

但智慧戒指憑藉其持久的電力, 未來很可能會成為市場的新寵。 此外, 智慧戒指精美的特質也在提醒可穿戴設備的後起之秀們必須具備時尚風格。

目前可穿戴設備作為一種支付方式仍然處於早期發展階段, 雖然存在一些挑戰, 但同時充滿機會。 考慮到中國消費者對電子錢包的偏好以及中國零售商對快速、高效結帳的需求, 隨著移動支付技術進一步發展, 未來幾年, 可穿戴支付的市場很值得我們期待。

本文作者為Worldpay中國區總經理陳國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