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煎餅攤大媽月入3萬,讀了985、211的你該害怕什麼?

煎餅攤大媽:我一個月入3萬,

怎會少你一個雞蛋!

而讀了985, 211的你, 為什麼還一無所有?

來源 | 大大的世界和小小的人兒 ID:dearqingyue

作者 | 孫晴悅

思考的青春林海 - 我的青春誰做主 影視音樂原聲大碟

-01-

前幾天看到朋友圈轉發的一則“笑話”。

“煎餅攤的大媽火了, 和顧客發生爭執。

於是大媽說:我月入3萬, 怎麼會少你一個雞蛋!看到這個消息頓時。 。 。 ”

很多人當一個笑話看, 或者說一個段子。 當然, 也網友自嘲, 我們都拖國家後腿, 大媽才叫GDP。

我當時就覺得, 這真的一點都不好笑, 然後就想到有很多人抱怨, 或者自嘲, 為什麼自己讀了985,

211, 賺的還沒有外賣小哥多, 還沒有擺攤的大媽多。

每次聽到這些帶著優越感的自嘲, 或者說不忿, 我都會立刻想, 為什麼你的優越感如此之強, 你究竟有什麼本事, 還是多願意吃苦, 你究竟何德何能, 就必須比他們賺的多呢?

就因為你讀了985, 讀了211?

又或者說, 我極端地認為, 但凡問出類似問題的人, 真的很難有很大的出息, 因為還停留在這種思維方式的人很難轉變觀念。

-02-

觀念的轉變, 決定了最本質的東西, 比學歷, 比收入的轉變都要難得多。

我記得我上大學, 包括剛畢業的頭兩年, 也會有一個很爛的習慣。 見到新朋友, 總是忍不住問一句, 你是哪個學校畢業的。

我們容易去區分, 去形成天然的印象, 又或者說對於某一些學校有著天然崇拜, 而對一些並不是太好學校畢業的人, 你都很難掩飾臉上的表情, 無論是虛假的恭維, 還是說了句“你們學校現在, 也, 挺好的。 ”

這種時刻, 我真的是尷尬癌都要犯了。 這個“也”字放在這裡也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現在挺好的”, 我們究竟想表達什麼呢。

然後你年歲長了, 自己在職場上又摸爬滾打了幾年, 又認識了一些新朋友, 慢慢你發現, 你再也不會去問你是哪個學校畢業的, 這種蠢話了。

那些我們父母輩根深蒂固的觀念, 從學校好壞去judge一個人, 從工作行業去judge一個人, 你在哪裡上學, 你在哪裡工作, 你住在哪裡, 這三個問題就可以打天下, 把一個人問個底朝天了。

可是, 如今已經完全不行。

太多人, 從事著和大學毫不相關的工作, 太多人, 沒有辦公地點, 就是在家裡蹲, 或者在全世界跑, 太多人連固定住所都沒有, 但不妨礙他們年收入上千萬。

一個好的旅拍攝影師, 年收入過百萬是基本線。

一個在大學時候你看不起, 專業就是電子商務, 在網上開個店, 只需要在家裡辦公室的,

如今早就已經穩穩千萬收入。

一個你還沒有開始討厭微商時候, 就弄懂微商傳播思路, 經營模式的微商, 年收入早已過億。

很多人至今也理解不了其中的邏輯, 不知道這個世界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行業變了, 賺錢的模式變了, 甚至經營生產模式都正在發生巨大的改變, 未來人工智慧甚至要替代掉超過半數的崗位,

有些人一路在看著潮水起勢的地方, 然後毫不猶豫地沖進一個又一個新的浪潮裡。

而太多人卻依然在苦苦投簡歷, 找工作, 屢敗屢挫, 還擠破頭想要擠進, 觀念中還是十幾年前是一個所謂“好工作”的行業裡, 好不容易擠進去後, 又開始抱怨沒發展工資低。

還要去罵這個時代, 為什麼我985畢業, 竟到如此地步,

自己卻從來都沒有想過, 時代早已變了, 自己的觀念還停留在十年前, 甚至十幾年前找工作的時候。

也從未去想過, 自己除了985, 還剩下什麼。

-03-

比起機構價值, 公司價值, 最重要的是, 你有什麼價值。

我畢業的時候, 我只覺得外交部, 商務部, 央企, 國企, 或者說央媒這些屬於很好的工作, 我們看的是機構的價值, 是公司的價值, 是體面不體面。

而如今, 你發現, 即便是早幾年火的不行的石油行業也會不景氣, 你幾乎找不到報刊亭了, 也就是一瞬間, 你想買雜誌都不知道上哪兒買了。

世界變化太快, 然後像我這樣中規中矩的女生, 也才會明白, 比體面, 比收入, 比機構價值, 比公司價值更重要的是你自身的價值。

這個價值和學歷無關, 和工作單位無關,是你真真實實有什麼本事。

我特別欣賞之前復旦學生的那個帖子,如今90後95後的同學們已經深知,為什麼我上了985,卻感覺自己仍然一無所有。

大家終於放下了這些所謂的標籤,去思考自己究竟會什麼,去焦慮自身價值了。

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很可惜,如此想的人還是太少。有太多的人,依然停留在為什麼我在一個大機構,大公司,為什麼我的收入還不如一個煎餅攤大媽。

但你從來沒有去想過,一個地鐵口的早餐攤,一上午的人流量是多少,它除了雞蛋餅以外,還有多少種豆漿,粥之類的附加產品,

大媽每天幾點鐘起床,去哪裡進貨,幾點鐘收攤,有多少成本,有多少利潤,又有多少每天起早貪黑的付出,你從來沒有想要去瞭解過這個行業。

你在所謂的辦公室裡吹著冷氣,每天做的毫無附加值的東西,就是做做表格,複印檔,跑跑簽字,等著五點鐘準時下班沖出去辦公室的時候,

你從來沒想過你創造了多少價值,而大媽付出過多少辛苦,核算過多少成本,每天讓多少人在行色匆匆中,吃到了滿意的早餐。

那麼當她月入3萬的時候,你又有什麼理由覺得浮誇。

-04-

沒有天然應該高薪的行業,每個行業都值得被尊重。

我有一個大學同學,原本在穩穩定定的銀行工作。結婚後,和老公一起,做了旅拍攝影師。

他們每年年初一月份的時候,會出一個當年的旅拍計畫表,把一年的行程都做出來,讓大家約拍。

一般來說,到二三月份,全年的檔期就都約完了。

一月在普吉島,二月在東京,三月在紐西蘭,趕上十二月耶誕節打折大促,女孩要去美國shopping,他們十二月會定在洛杉磯。

就是他們兩個人,都負責拍照,都負責修圖,一起做行程,他們在行業內很有口碑,但不要投資,不擴大規模,就是兩個人,每年遊一遍世界。

你也許說,我也想要這樣的生活,然而這樣的生活同樣是需要很高的情商智商,吃苦的程度也不亞於外賣的小哥。

他們的工作照,常常是烈日下,男生趴在地上,女孩舉著反光板。女孩說,這是他們一年裡,大多數時候的狀態,哦,還有另一半的時間,在熬夜修圖。

“從銀行辭職跨出這一步的時候,我以為最難的選擇是,放棄穩定選擇漂泊。而真真實實做了四年之後,我最大的改變是,

我認同每一個行業,不再有偏見,不再去judge,以前在銀行工作那種說出來的優越感,簡直是可笑。”

“38攝氏度,趴在地上你才會懂,真正創業了你才會懂,每個行業都有每個行業的辛苦,在辦公室裡吹著空調,就妄想要高薪的人,永遠也不不可能有出息,這和搶銀行有什麼區別。”

我們完全不能去歧視,那些我們理所當然覺得不該賺這麼多錢的工作。不能把自己的傲慢,狹隘和偏見強加給別人。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價值,每個行業都有每個行業的辛苦。

我認識的,相對財務自由的人,從來都不會去問,憑什麼他能夠賺這麼多錢,

也從來不會去滿臉鄙夷地說,“他不過就是賺了點錢麼,有什麼了不起。”

因為他們深知,金錢是這個真實世界給我們的掌聲。

而往往那些不願意付出,不願意辛苦,躺在985,211上就想要問社會要高薪的人,心態才越來越失衡。

和工作單位無關,是你真真實實有什麼本事。

我特別欣賞之前復旦學生的那個帖子,如今90後95後的同學們已經深知,為什麼我上了985,卻感覺自己仍然一無所有。

大家終於放下了這些所謂的標籤,去思考自己究竟會什麼,去焦慮自身價值了。

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很可惜,如此想的人還是太少。有太多的人,依然停留在為什麼我在一個大機構,大公司,為什麼我的收入還不如一個煎餅攤大媽。

但你從來沒有去想過,一個地鐵口的早餐攤,一上午的人流量是多少,它除了雞蛋餅以外,還有多少種豆漿,粥之類的附加產品,

大媽每天幾點鐘起床,去哪裡進貨,幾點鐘收攤,有多少成本,有多少利潤,又有多少每天起早貪黑的付出,你從來沒有想要去瞭解過這個行業。

你在所謂的辦公室裡吹著冷氣,每天做的毫無附加值的東西,就是做做表格,複印檔,跑跑簽字,等著五點鐘準時下班沖出去辦公室的時候,

你從來沒想過你創造了多少價值,而大媽付出過多少辛苦,核算過多少成本,每天讓多少人在行色匆匆中,吃到了滿意的早餐。

那麼當她月入3萬的時候,你又有什麼理由覺得浮誇。

-04-

沒有天然應該高薪的行業,每個行業都值得被尊重。

我有一個大學同學,原本在穩穩定定的銀行工作。結婚後,和老公一起,做了旅拍攝影師。

他們每年年初一月份的時候,會出一個當年的旅拍計畫表,把一年的行程都做出來,讓大家約拍。

一般來說,到二三月份,全年的檔期就都約完了。

一月在普吉島,二月在東京,三月在紐西蘭,趕上十二月耶誕節打折大促,女孩要去美國shopping,他們十二月會定在洛杉磯。

就是他們兩個人,都負責拍照,都負責修圖,一起做行程,他們在行業內很有口碑,但不要投資,不擴大規模,就是兩個人,每年遊一遍世界。

你也許說,我也想要這樣的生活,然而這樣的生活同樣是需要很高的情商智商,吃苦的程度也不亞於外賣的小哥。

他們的工作照,常常是烈日下,男生趴在地上,女孩舉著反光板。女孩說,這是他們一年裡,大多數時候的狀態,哦,還有另一半的時間,在熬夜修圖。

“從銀行辭職跨出這一步的時候,我以為最難的選擇是,放棄穩定選擇漂泊。而真真實實做了四年之後,我最大的改變是,

我認同每一個行業,不再有偏見,不再去judge,以前在銀行工作那種說出來的優越感,簡直是可笑。”

“38攝氏度,趴在地上你才會懂,真正創業了你才會懂,每個行業都有每個行業的辛苦,在辦公室裡吹著空調,就妄想要高薪的人,永遠也不不可能有出息,這和搶銀行有什麼區別。”

我們完全不能去歧視,那些我們理所當然覺得不該賺這麼多錢的工作。不能把自己的傲慢,狹隘和偏見強加給別人。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價值,每個行業都有每個行業的辛苦。

我認識的,相對財務自由的人,從來都不會去問,憑什麼他能夠賺這麼多錢,

也從來不會去滿臉鄙夷地說,“他不過就是賺了點錢麼,有什麼了不起。”

因為他們深知,金錢是這個真實世界給我們的掌聲。

而往往那些不願意付出,不願意辛苦,躺在985,211上就想要問社會要高薪的人,心態才越來越失衡。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