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從患者到該疾病相關國自然青年科學基金專案獲得者的逆襲

作者:吳美琴 助理研究員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博士在讀

最近幾天的微信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放榜刷屏,

本人也非常幸運地收到了NSFC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批准通知》。 有點意外, 因為我對基礎研究沒有什麼經驗, 我過去7年的專職工作是生物樣本庫的建設和管理, 而且我小碩一枚, 中級職稱, 第一次申報……, 原本以為是打醬油。

所以我寫本文的目的是告訴大家其實國自然離我們並不遙遠。 下面介紹一下我的申報經歷, 因為這個經歷可能比較奇特, 奇特在我是從病人一步一步的成為該疾病研究的基金獲得者。

病史回顧

2003年, 大二, 病毒感染, 高燒至42℃, 退燒幾個月後發現甲狀腺腫大, 去醫院檢查, 診斷為橋本甲狀腺炎, TPO抗體陽性外, 其餘指標正常。 當時醫生沒有採取治療措施, 建議定期隨訪。

2012年冬, 懷孕, 學醫的還是比較敏感的——孕期甲狀腺功能異常是會影響下一代智力健康的!所以我從孕早期開始就特別關注,

還特意去內分泌科請教了蘇青主任, 蘇主任說TSH值孕早期在2.5mU/L以下, 沒有達到妊娠期亞臨床甲減藥物治療的標準, 定期隨訪就行。 這是我第一次聽說“亞臨床甲減”這個疾病。

進一步關注

由於我所工作的團隊是環境與兒童健康重點實驗室, 是關注各種環境因素與兒童早期發育的, 其中很重要的一個關注點就是兒童早期腦發育。 孕期一直測試甲狀腺功能進行隨訪, 都太平無事。 直到小孩出生後哺乳三四個月後的一天我突然感覺到自己的甲狀腺有些大, 複查TSH大於10mU/L了, 我吃起了優甲樂, 這給了我想把這個疾病搞搞清楚的動力。

休完產假開始上班後我就開始大量查閱這方面的文獻。

首先, 學生時代的甲狀腺生理和病理已經忘得差不多了, 所以又狠狠補習一遍;其次, 因為是外行, 所以文獻查閱也先從中文的開始, 然後再英文。

這不看不要緊, 一看發現很多問題:妊娠期亞臨床甲減, 國內外近10年來對它的定義、診斷、篩查、治療等很多方面居然都沒有達成一致意見, 而且其在對子代神經智力影響方面很多大型研究都沒有一致結果。 我的興趣來了——很有研究的意義!

沒事寫個標書放著

我們大家都知道衛生局、科委以及很多國家層面的專案指南說出就出, 如果平時不做好準備, 寫一兩個標書放著, 等到指南出來再寫, 那是來不及的, 標書的品質也是可想而知的。

所以在查閱了一些文獻後, 我覺得我們科室目前已經在實施的“上海優生兒童佇列”中或許可以設計一個“妊娠期亞臨床甲減對妊娠結局和子代神經發育影響”的課題。

於是我就寫了一份標書放著, 看看什麼時候衛生局或科委出來專案申請指南後申報(其實這兩個部門每年專案申報的時間是相對固定的, 所以我事先做好了準備)。

2017年上海市衛生局專案(青年)每個科室限報一項, 而由於年齡、手上有項目等限制, 我們科室青年就報了我一人。 最終結果比較幸運, 我通過並拿到了專案, 這是我的第二個局級項目。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構思

拿到衛生局項目後我作為一個甲狀腺研究領域的外行, 很想對妊娠期亞臨床甲減有一個全面的認識。

於是我對近十年發表的全球的該領域的指南進行了對比研究, 並在《現代婦產科進展》雜誌上發表了一篇綜述——《妊娠期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的相關指南對比分析》。

在綜述的過程中我發現我前面衛生局的課題在佇列的基礎上涉及的是人群方面的研究, 但是很多機制研究沒有辦法通過人群研究來進行, 很重要的一點原因是因為倫理的問題。

所以我就想何不來設計一個動物實驗, 所以我便有了寫國自然的想法。 而且我覺得中標的可能性也是有的:我前面有一個對應的衛生局課題作為基礎, 而人群和動物兩個方面說明的是一個問題。

這個時候是2016年12月初。 接下來3個月的時間就是查閱文獻, 認真撰寫基金標書了。最終,經過了漫長的等待,就在上週末,距離我提交標書5個多月後,我收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發來的獲批通知。

至此,我完成了從一名患者到疾病研究者的“逆襲”。

小結

能研究自己所患疾病的感覺是很奇妙並充滿期待的。從自己妊娠期亞臨床甲減至今5年時間,從對該疾病一無所知到國自然青年項目的獲得,這一步步好像很神奇,也有一些感悟:

①國自然專案的評審相對還是比較公平的,只要認認真真寫,態度端正,把自己的故事說圓,評審專家還是會給大家一個機會的;

②平時替上級和領導做事不是白做的,我雖是第一次申報,但是之前領導申報時我幫忙網上填報、整理附件……,所以對申報系統很熟悉。

大家申請過的都知道填報系統是比較複雜的,需要注意的細節很多,如果疏忽細節,很可能連形式審查都通不過;ƒ善於發掘自己身邊的問題,同時多閱讀文獻,瞭解相關研究進展與不足,就可能就會發現一些意外的“idea”;

④很多時候我們覺得自己不行並不是能力的問題,而是沒有認真去做。

最後,真心希望今年沒有中標的同志們,明年能金榜題名!

歡迎投稿

tougao@helixlife.com.cn

合作微信:helixlife6

認真撰寫基金標書了。最終,經過了漫長的等待,就在上週末,距離我提交標書5個多月後,我收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發來的獲批通知。

至此,我完成了從一名患者到疾病研究者的“逆襲”。

小結

能研究自己所患疾病的感覺是很奇妙並充滿期待的。從自己妊娠期亞臨床甲減至今5年時間,從對該疾病一無所知到國自然青年項目的獲得,這一步步好像很神奇,也有一些感悟:

①國自然專案的評審相對還是比較公平的,只要認認真真寫,態度端正,把自己的故事說圓,評審專家還是會給大家一個機會的;

②平時替上級和領導做事不是白做的,我雖是第一次申報,但是之前領導申報時我幫忙網上填報、整理附件……,所以對申報系統很熟悉。

大家申請過的都知道填報系統是比較複雜的,需要注意的細節很多,如果疏忽細節,很可能連形式審查都通不過;ƒ善於發掘自己身邊的問題,同時多閱讀文獻,瞭解相關研究進展與不足,就可能就會發現一些意外的“idea”;

④很多時候我們覺得自己不行並不是能力的問題,而是沒有認真去做。

最後,真心希望今年沒有中標的同志們,明年能金榜題名!

歡迎投稿

tougao@helixlife.com.cn

合作微信:helixlife6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