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給攤販更多寬容,給民生更多希望|國務院公佈《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

日前,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簽署國務院令, 公佈《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以下簡稱《辦法》), 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辦法》共十九條, 主要調整了無證無照經營的查處範圍, 明確了部門監管職責。 出臺《辦法》是轉變監管理念、加強事中事後監管、保障“先照後證”改革順利實施的重要舉措, 有利於提高監管效率, 促進創業創新。

《辦法》強調放管結合, 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營造良好制度氛圍。 一是放寬不屬於無證無照經營活動的範圍, 鼓勵社會投資創業, 激發市場活力, 並為地方人民政府根據本地實際, 靈活創新管理預留制度空間。

《辦法》規定以下兩類經營活動不屬於無證無照經營:在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場所和時間, 銷售農副產品、日常生活用品, 或者個人利用自己的技能從事依法無須取得許可的便民勞務活動;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國務院決定的規定, 從事無須取得許可或者辦理註冊登記的經營活動。 二是規定查處部門應當堅持查處與引導相結合、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 避免一概取締的簡單化執法, 對具備辦理證照的法定條件、經營者有繼續經營意願的, 應當督促、引導其依法辦理相應證照。 三是法律、行政法規對其處罰沒有明確規定的無照經營行為, 適當減輕法律責任, 不再予以沒收工具, 並降低罰款數額。

《辦法》強調明確部門執法許可權, 厘清監管職責。 對無照經營的, 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照相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予以處罰。 對無證經營的, 法律、法規、國務院決定對負責查處無證經營的部門有明確規定的, 由規定的部門查處;法律、法規、國務院決定沒有規定或者規定不明確的, 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的部門查處。 對既無證也無照從事經營活動的, 依照無證經營的規定予以查處。

《辦法》提出, 要加強組織協調, 形成監管合力, 提高監管效能。 一是明確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有組織、協調職責。 二是規定查處部門應當依法履行職責, 密切協同配合, 利用資訊網路平臺加強資訊共用, 發現不屬於本部門查處職責的無證無照經營,

及時通報有關部門。 三是規定查處部門將無證無照經營記入信用記錄, 並依法公示相關資訊。

網路資料圖, 圖文無關

檔原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

第684號

現公佈《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 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總理 李克強

2017年8月6日

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

第一條為了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 促進公平競爭, 保護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違反法律、法規、國務院決定的規定, 從事無證無照經營。

第三條下列經營活動, 不屬於無證無照經營:

(一)在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場所和時間, 銷售農副產品、日常生活用品, 或者個人利用自己的技能從事依法無須取得許可的便民勞務活動;

(二)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國務院決定的規定, 從事無須取得許可或者辦理註冊登記的經營活動。

第四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組織、協調本行政區域的無證無照經營查處工作, 建立有關部門分工負責、協調配合的無證無照經營查處工作機制。

第五條經營者未依法取得許可從事經營活動的, 由法律、法規、國務院決定規定的部門予以查處;法律、法規、國務院決定沒有規定或者規定不明確的, 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的部門予以查處。

第六條經營者未依法取得營業執照從事經營活動的, 由履行工商行政管理職責的部門(以下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予以查處。

第七條經營者未依法取得許可且未依法取得營業執照從事經營活動的, 依照本辦法第五條的規定予以查處。

第八條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以及法律、法規、國務院決定規定的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的部門(以下統稱查處部門)應當依法履行職責, 密切協同配合,利用資訊網路平臺加強資訊共用;發現不屬於本部門查處職責的無證無照經營,應當及時通報有關部門。

第九條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有權向查處部門舉報無證無照經營。

查處部門應當向社會公開受理舉報的電話、信箱或者電子郵寄地址,並安排人員受理舉報,依法予以處理。對實名舉報的,查處部門應當告知處理結果,並為舉報人保密。

第十條查處部門依法查處無證無照經營,應當堅持查處與引導相結合、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具備辦理證照的法定條件、經營者有繼續經營意願的,應當督促、引導其依法辦理相應證照。

第十一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涉嫌無照經營進行查處,可以行使下列職權:

(一)責令停止相關經營活動;

(二)向與涉嫌無照經營有關的單位和個人調查瞭解有關情況;

(三)進入涉嫌從事無照經營的場所實施現場檢查;

(四)查閱、複製與涉嫌無照經營有關的合同、票據、帳簿以及其他有關資料。

對涉嫌從事無照經營的場所,可以予以查封;對涉嫌用於無照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材料、產品(商品)等物品,可以予以查封、扣押。

對涉嫌無證經營進行查處,依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採取措施。

第十二條從事無證經營的,由查處部門依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予以處罰。

第十三條從事無照經營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照相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予以處罰。法律、行政法規對無照經營的處罰沒有明確規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並處1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十四條明知屬於無照經營而為經營者提供經營場所,或者提供運輸、保管、倉儲等條件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可以處5000元以下的罰款。

第十五條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從事無證無照經營的,由查處部門記入信用記錄,並依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予以公示。

第十六條妨害查處部門查處無證無照經營,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予以處罰。

第十七條查處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怠忽職守、徇私舞弊的,對負有責任的領導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第十八條違反本辦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九條本辦法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2003年1月6日國務院公佈的《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同時廢止。

網路資料圖,圖文無關

評論

國務院公佈的《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將自今年10月1日起施行。《辦法》的一大亮點是放寬了不屬於無證無照經營活動的範圍。城市的管理不應冷漠,要有溫度、風度。對於小商小販多些寬容,改變一味打擊壓制的思維,必須管的要管,能寬容的要寬容,該扶持的要扶持,這才是民生之福、大眾創業之福。

密切協同配合,利用資訊網路平臺加強資訊共用;發現不屬於本部門查處職責的無證無照經營,應當及時通報有關部門。

第九條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有權向查處部門舉報無證無照經營。

查處部門應當向社會公開受理舉報的電話、信箱或者電子郵寄地址,並安排人員受理舉報,依法予以處理。對實名舉報的,查處部門應當告知處理結果,並為舉報人保密。

第十條查處部門依法查處無證無照經營,應當堅持查處與引導相結合、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具備辦理證照的法定條件、經營者有繼續經營意願的,應當督促、引導其依法辦理相應證照。

第十一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涉嫌無照經營進行查處,可以行使下列職權:

(一)責令停止相關經營活動;

(二)向與涉嫌無照經營有關的單位和個人調查瞭解有關情況;

(三)進入涉嫌從事無照經營的場所實施現場檢查;

(四)查閱、複製與涉嫌無照經營有關的合同、票據、帳簿以及其他有關資料。

對涉嫌從事無照經營的場所,可以予以查封;對涉嫌用於無照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材料、產品(商品)等物品,可以予以查封、扣押。

對涉嫌無證經營進行查處,依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採取措施。

第十二條從事無證經營的,由查處部門依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予以處罰。

第十三條從事無照經營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照相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予以處罰。法律、行政法規對無照經營的處罰沒有明確規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並處1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十四條明知屬於無照經營而為經營者提供經營場所,或者提供運輸、保管、倉儲等條件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可以處5000元以下的罰款。

第十五條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從事無證無照經營的,由查處部門記入信用記錄,並依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予以公示。

第十六條妨害查處部門查處無證無照經營,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予以處罰。

第十七條查處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怠忽職守、徇私舞弊的,對負有責任的領導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第十八條違反本辦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九條本辦法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2003年1月6日國務院公佈的《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同時廢止。

網路資料圖,圖文無關

評論

國務院公佈的《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將自今年10月1日起施行。《辦法》的一大亮點是放寬了不屬於無證無照經營活動的範圍。城市的管理不應冷漠,要有溫度、風度。對於小商小販多些寬容,改變一味打擊壓制的思維,必須管的要管,能寬容的要寬容,該扶持的要扶持,這才是民生之福、大眾創業之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