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追尋紅軍足跡 騎游赤水河穀(3)—花茂村 苟壩(原創)

2016年10月15日, 遵義, 小雨濕潤。 雨後遵義, 空氣清新了不少, 卻依然喧囂。 這是騎遊赤水的第一天, 從遵義出發, 前往茅臺鎮。 這段路100多公里, 都是山區, 路況不明, 一天肯定不行。 圖上作業, 感覺鴨溪鎮比較大, 食宿有把握, 遂計畫15日騎到鴨溪鎮, 16日再到茅臺鎮。 這樣劃分其實不合理。 15日路程短, 路況也好;16日80多公里山路就比較艱苦。

遵義到鴨溪鎮也就40公里。 不著急, 9:30才出發。 城區的道路不熟悉, 最容易走錯。 沿G210南下, 龍坑鎮右轉G326, 12:50就到達了鴨溪鎮。 鴨溪鎮是著名的鴨溪窖酒產地, 空中彌漫著醉人的酒香, 濃郁的芳香撲鼻而來,

令人陶醉!

停車午餐。 這頓飯吃得很有價值。 老闆很熱情, 介紹了前方的路況, 解決了我心中的一個疑難。 前方壇廠鎮之後, 到茅臺鎮有2條路, 一條是S208, 一條是新路X390。 地圖上看, 貌似X390近得多, S208繞得厲害。 小夥子很堅決地告訴我, X390坡度大路況差, 堅決要走S208。 他還介紹了楓香鎮附近的一個景區:花茂村和苟壩。 說是很值得去玩, 且有住宿。 前方楓香鎮也有住宿。 這讓我心裡頓時就輕鬆了許多。 和大家商量, 決定改變計畫, 多騎行16公里, 遊覽住宿花茂村。

15:20, 進入花茂村地界。 此地位於鴨溪、楓香、樂山三鎮交界, 地形屬於淺丘。 低矮的圓形小山丘連綿不斷, 植被良好, 青山蒼翠, 田園風光秀麗, 景色迷人。 路邊的村莊, 顯然是近年扶貧開發的新農村, 整齊劃一,

非常漂亮。 田園裡, 有農業公司的塑膠大棚, 有招徠遊客的濕地公園, 可參觀, 可遊覽, 可採摘。 這樣的新農村, 成都周邊並不少見。 引進農業公司, 流轉土地, 發展規模化種植養殖, 發展農業觀光旅遊, 都是當下建設新農村, 引導農民脫貧致富的標準套路。

15:30, 來到花茂村中心。 公路交叉口, 左行到楓香鎮, 6公里;直行到苟壩, 4公里;右行到花茂村腹地。 路左的一塊標語牌, 寫著習大大的語錄:怪不得大家都來, 在這裡找到鄉愁了。

原來, 花茂村原名荒茅田, 意指貧困荒蕪, 後改名花茂, 寓意花繁葉茂。 近年統籌推進精准扶貧, 發展高效特色農業, 積極發展鄉村旅遊, 推進農旅一體化, 成績斐然。 2015年6月16日, 習大大參觀遵義會議會址、拜謁紅軍烈士陵園時,

來到了花茂村考察調研。 習總的這句話因何而發, 詳情不知。 但確實看到了路邊有堵照壁, 上書“鄉愁”兩個大字。

此外, 花茂村的陶藝是特點, 有陶藝文化創意一條街。 中央電視臺心連心藝術團也曾到此演出。 如今的花茂村, 聲名如日中天, 節假日車輛絡繹不絕, 遊客蜂擁而至, 非常熱鬧。 然而, 我們來到花茂村時, 並沒見到太多的人。

花茂村農旅發展得不錯, 但客棧旅館規模還是不大, 十幾人也要分住幾處。 我們幾位男同胞就住在這座三層的花茂農家小樓裡, 雙人間70元, 條件尚可。

在花茂村參觀, 發現了一個有趣的事。 好幾處地方, 嶄新漂亮的新居前面, 往往保留著舊房子的殘骸。 並非為了使用, 而是出於對比。 顯然,

花茂村的居民懂得感恩, 把破舊的房屋保留一部分, 牢記黨和政府給他們帶來了幸福美滿的生活。

安頓下來後, 都五點過了, 想到苟壩離得不遠, 決定去看看。 誰知這4公里可不是好相與, 一路上坡, 頂風逆行, 騎行艱難。

17:20, 到達苟壩會議紀念館。 人家都做了清潔要關門了, 我們硬是擠進去瞧了一眼, 也就是圖片文字場景介紹之類的。

館外廣場上, 才舉辦過活動, 背景還在, 真是拍照的好地方, 美女們說不得要表演一番。 只是天色晦暗, 拍照也不靚麗哦。

苟壩會議會址還要走1公里多, 當然得去看看。

苟壩會議會址, 位於遵義縣楓香鎮苟壩村, 距遵義56公里。 苟壩是一塊高山環繞的田壩, 東有海拔1357m的石牛山, 西有海拔1330m的崖頭山和銀屏山,

北有海拔1425m的馬鬃嶺。 壩子南北長約3公里, 東西寬1公里, 其壩子間有起伏狀像睡葫蘆小田壩, 由馬鬃嶺腳滲出的二道地下水, 匯成一道溪流自北向南流, 稱為白臘坎河。

1935年初, 紅軍在遵義地區駐紮3個多月, 意圖建立川滇黔邊根據地。 苟壩就是紅軍首腦駐紮過的地方, 留下了諸多革命足跡。 3月10日、11、12日的苟壩會議, 對党和紅軍而言, 都具有生死攸關的重大意義。 遵義會議, 毛主席回到軍事領導崗位, 但猴場會議又收回了毛主席的指揮權, 紅軍的一切軍事行動, 都要中央開會討論決定。 3月10日, 為攻打打鼓新場事宜, 毛主席和朱德林彪等領導人發生了分歧。 朱認為攻打打鼓新場有利於創建川滇黔邊根據地, 毛則構思了把滇軍調到貴州腹地來, 繞個大圈子把中央紅軍帶出蔣介石大包圍圈套小包圍圈的絕境,北渡金沙江去川西北會合紅四方面軍,創建新根據地的戰略計畫,堅決不同意攻打打鼓新場。毛成了少數派,並被表決撤除了前敵司令部政治委員職務。

當晚,毛主席提著馬燈走小路到周恩來住處,說服了周,又一起到朱德住地說服了朱。11日的苟壩會議上,毛周朱一起,說服了與會領導放棄攻打打鼓新場的計畫。3月12日,又成立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最高軍事指揮機構三人團(毛主席、周恩來、王稼祥)。這樣,毛主席終於重回軍事領導崗位,隨後指揮紅軍三渡、四渡赤水,跳出了蔣介石精心設置的包圍圈,使黨中央和中央紅軍的命運實現了生死攸關的偉大轉折,帶領紅軍走向陝北,開創了中國革命新天地。所以,苟壩被譽為毛主席用馬燈點亮中國的地方。

如今的苟壩,已經被改造成了紅色旅遊聖地。2014年,對以苟壩會議原址為中心的當年紅軍駐地的民房進行了恢復修繕,大部分保存了原來模樣,命名為紅軍村。順著林間小路走進紅軍村,還是那麼古樸,那麼幽靜,環境十分優美。可惜的是時間太晚了,只能遠處看看,不能入內參觀了。

這就是舉行苟壩會議的吊腳屋和小院壩,大門緊閉。只有通過門縫和殘缺的牆垣看看園內情況。假如時間充足,沿著毛澤東小道走到周恩來住處,是否會有點穿越歷史的奇思妙想呢?可惜的是天色已晚,只好不去做這個體驗了。

離開紅軍村,已是18:30了。天色晦暗,風大溫低很冷。回程一路下坡,隊長小段還一再提醒大家小心騎行,下坡不要衝得太快,避免摔跤。可是,事故還是發生了。

我騎行在中間,捏著刹車下行,把車速控制在24公里左右。前面的跑得快,早就不見人了。轉過一個彎,就看到幾十米週邊了一大堆人,看衣服顯然有我們的人。心中頓時一緊:出事了!

來到跟前,只見公路中間倒著一輛車,一個短小的身形倒在路上,還以為是隊友撞著居民的小孩了。忙問路邊站著的老楊:“是誰?”“小月”。“小月在哪?”“那不是呀!”頓時大驚,原來躺在地上的是小月。小月個子矮,倒在那像個小孩。“還有呼吸嗎?”“還有”“打120了嗎?”遠處的幾位年輕村民回答說“打了”。最近的楓香鎮到這裡,6公里,半小時。這樣摔到,最容易腦出血,不敢去動她,只好耐心等待。

走在後面的隊長小段加速趕來時,躺在地上的小月似乎醒過來了,有了動作。女同胞忙上前攙扶。醒來後的小月,說的第一句話,居然是“沒事。不要叫救護車。”雖然站起來是有點趔趄,外觀上看確實沒啥,沒有皮外傷,沒有骨折。但不管咋說,也得送到醫院診斷一下,拍個片啥的才放心哦。

在隊長安排下,我們幫不上忙的都回到旅館。旅館老闆有車,請他幫忙去出事地點把小月的車運回來。一會,救護車也到了。在楓香鎮醫院,因為缺乏設備,小段她們又果斷院到遵義。還是沒有設備,拍不了CT。但醫生的初步診斷,小月真的沒事,也就一點面部肌肉挫傷。簡直是奇跡!她也太經摔了!真是個肖堅強!

雖說診斷沒事,但畢竟沒有拍到CT,小月的現狀顯然不能繼續騎行了。小段她們果斷地聯繫了小月的女兒,商定讓小月坐火車回成都診斷治療。這應該是最佳方案。當晚,買了最後一張站票,把小月送上了回成都的火車。

大家分析,當時小月顯然是沒有捏著刹車下滑,車速超快飄忽時,有點緊張,刹車太猛,尤其是捏死了前刹,就一個筋斗栽了出去。車子倒了,壓在她身上,順坡滑行了5米以上。著地點是右眼眶處。幸好有頭盔,救她一命哦!

赤水騎遊的第一天就出了如此的惡性事故,也給大家敲響警鐘!此去崇山峻嶺太多,坡高路陡隨處皆是,騎行必須謹慎,切忌高速下坡!長途騎行,重在安全,切記切記!

繞個大圈子把中央紅軍帶出蔣介石大包圍圈套小包圍圈的絕境,北渡金沙江去川西北會合紅四方面軍,創建新根據地的戰略計畫,堅決不同意攻打打鼓新場。毛成了少數派,並被表決撤除了前敵司令部政治委員職務。

當晚,毛主席提著馬燈走小路到周恩來住處,說服了周,又一起到朱德住地說服了朱。11日的苟壩會議上,毛周朱一起,說服了與會領導放棄攻打打鼓新場的計畫。3月12日,又成立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最高軍事指揮機構三人團(毛主席、周恩來、王稼祥)。這樣,毛主席終於重回軍事領導崗位,隨後指揮紅軍三渡、四渡赤水,跳出了蔣介石精心設置的包圍圈,使黨中央和中央紅軍的命運實現了生死攸關的偉大轉折,帶領紅軍走向陝北,開創了中國革命新天地。所以,苟壩被譽為毛主席用馬燈點亮中國的地方。

如今的苟壩,已經被改造成了紅色旅遊聖地。2014年,對以苟壩會議原址為中心的當年紅軍駐地的民房進行了恢復修繕,大部分保存了原來模樣,命名為紅軍村。順著林間小路走進紅軍村,還是那麼古樸,那麼幽靜,環境十分優美。可惜的是時間太晚了,只能遠處看看,不能入內參觀了。

這就是舉行苟壩會議的吊腳屋和小院壩,大門緊閉。只有通過門縫和殘缺的牆垣看看園內情況。假如時間充足,沿著毛澤東小道走到周恩來住處,是否會有點穿越歷史的奇思妙想呢?可惜的是天色已晚,只好不去做這個體驗了。

離開紅軍村,已是18:30了。天色晦暗,風大溫低很冷。回程一路下坡,隊長小段還一再提醒大家小心騎行,下坡不要衝得太快,避免摔跤。可是,事故還是發生了。

我騎行在中間,捏著刹車下行,把車速控制在24公里左右。前面的跑得快,早就不見人了。轉過一個彎,就看到幾十米週邊了一大堆人,看衣服顯然有我們的人。心中頓時一緊:出事了!

來到跟前,只見公路中間倒著一輛車,一個短小的身形倒在路上,還以為是隊友撞著居民的小孩了。忙問路邊站著的老楊:“是誰?”“小月”。“小月在哪?”“那不是呀!”頓時大驚,原來躺在地上的是小月。小月個子矮,倒在那像個小孩。“還有呼吸嗎?”“還有”“打120了嗎?”遠處的幾位年輕村民回答說“打了”。最近的楓香鎮到這裡,6公里,半小時。這樣摔到,最容易腦出血,不敢去動她,只好耐心等待。

走在後面的隊長小段加速趕來時,躺在地上的小月似乎醒過來了,有了動作。女同胞忙上前攙扶。醒來後的小月,說的第一句話,居然是“沒事。不要叫救護車。”雖然站起來是有點趔趄,外觀上看確實沒啥,沒有皮外傷,沒有骨折。但不管咋說,也得送到醫院診斷一下,拍個片啥的才放心哦。

在隊長安排下,我們幫不上忙的都回到旅館。旅館老闆有車,請他幫忙去出事地點把小月的車運回來。一會,救護車也到了。在楓香鎮醫院,因為缺乏設備,小段她們又果斷院到遵義。還是沒有設備,拍不了CT。但醫生的初步診斷,小月真的沒事,也就一點面部肌肉挫傷。簡直是奇跡!她也太經摔了!真是個肖堅強!

雖說診斷沒事,但畢竟沒有拍到CT,小月的現狀顯然不能繼續騎行了。小段她們果斷地聯繫了小月的女兒,商定讓小月坐火車回成都診斷治療。這應該是最佳方案。當晚,買了最後一張站票,把小月送上了回成都的火車。

大家分析,當時小月顯然是沒有捏著刹車下滑,車速超快飄忽時,有點緊張,刹車太猛,尤其是捏死了前刹,就一個筋斗栽了出去。車子倒了,壓在她身上,順坡滑行了5米以上。著地點是右眼眶處。幸好有頭盔,救她一命哦!

赤水騎遊的第一天就出了如此的惡性事故,也給大家敲響警鐘!此去崇山峻嶺太多,坡高路陡隨處皆是,騎行必須謹慎,切忌高速下坡!長途騎行,重在安全,切記切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