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麗江玉龍雪山腳下的派出所:酷熱的夏季都需要用火盆取暖

酷熱的夏季都需要用火盆取暖

玉龍雪山腳下的派出所

雲南網訊在麗江美麗的玉龍雪山腳下, 常年駐紮著一個只有30名警員的派出所, 他們不僅肩負著19個自然村的治安管理工作, 還要承擔景區旅遊秩序的維護任務, 稍不注意便會被遊客莫名的投訴, 但他們仍堅守在艱苦環境的一線, 每天往返于海拔3000米的山腳和4680米的雪山之上。 由於所處地理位置特殊, 這個所的值班民警們一年四季都需要在室內用火盆取暖。

玉龍山派出所冬天氣溫可到零下十幾度

房間內的牆壁被煙熏黃了

8月22日下午, 雲南網走訪了位於玉龍雪山腳下的玉龍納西族自治縣公安局玉龍山派出所。 此時, 外面正陽光明媚, 十分愜意, 剛踏進這個所的值班室,

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放置於地上的火盆, 木炭上還冒著零星的火花, 房間內的牆壁都被煙熏黃了, 格外顯眼。

夏天室外的高溫與室內的火盆形成鮮明對比

“下雨和太陽落山后, 這裡就變得特別冷。 ”來此工作已有6年的民警洪甚熙告訴雲南網,

因為玉龍山派出所所在地的海拔為3千米, 地理位置極其特殊, 所以早晚溫差較大, 雖然所裡在2007年安裝了地暖, 但僅用了一個月後就停止了, 原因是電費過高無法承擔。 他表示, 這裡冬天晚上的溫度可達到零下十多度, 平日裡只要連續下兩天的雨後, 氣溫就會驟降, 所以24小時值班時只能用火盆取暖, “外邊酷熱無比, 而山腳下很多時候過的都是‘冬天’。 ”

洪甚熙回憶稱, 夏天市局召開視訊會議的時候, 要求民警統一著裝, 因為所在地比較冷, 玉龍所的同事都穿上了大衣, 場面十分尷尬, 幸好上級領導們都能理解和明白。

風雪中值勤的民警

海拔4680米的雪山冰川公園設置有執勤點

據瞭解, 玉龍山派出所轄區有一個村委會19個自然村, 共有漢、納西、藏、彝、苗族等常駐人口2521人。 今年上半年, 進入玉龍雪山遊玩的遊客已達150多萬, 車輛、人員流動頻繁, 各景點人員密集, 治安情況複雜。 99年世博會後, 雲南旅遊業開始加速發展, 而該所的職能發生了轉化, 服務物件更多的變成了景區的遊客。 目前,班底由9名年齡均超30歲的民警和21民旅遊輔警構成,在景區內設置有4個警務亭和6個執勤點,所有的民警和輔警都按照排班表輪流分派到各個警務亭。

其中,最遠的一個警務亭位於海拔為4506米至4680米的雪山冰川公園,民警在早上8點半就要到達上面,下午返程時間則根據遊客的數量進行調整,等遊客都平安下山後他們才能離開。

34歲的民警在此工作兩年已患高血壓

“剛來的一兩年,我身體吃不消經常生病,儘管平時不抽煙不喝酒,但在34歲就得到了高血壓。”洪甚熙說,長期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下工作,所裡的3個“小年輕”扛不住已陸續離職,而老民警們的身體也各自都會有點小“問題”。7月至8月是旅遊的黃金月,有一日到訪玉龍雪山的遊客為兩萬兩千多名,已達此地能容納極限的峰值,那時發現警力遠遠不足,大家都覺得分身乏術。

據洪甚熙介紹,在2012年10月份的某一天,來自昆明的一支登山隊在未經許可的條件下,擅自攀爬還沒有開發的蓮花峰,其中有人報警稱他們的隊員出現了高原反應,請求警方協助救援。玉龍山派出所作為主要部門,第一時間聯合了其他部門一起上山救援,洪甚熙也是此次救援隊伍中的一員,背著裝備著急趕往了這海拔高、信號差的地方。終於在海拔4千米的地方同登山隊的人員相遇,但那名發生高原反應的人員已沒有了生命特徵。洪甚熙雖然是本地人,但竟也出現了高原反應,險些丟了性命,現如今回憶起來他都還心有餘悸。

“感覺生物鐘跟別人都是反的”

在別人眼中,洪甚熙每天在這風光旖旎的地方工作,讓人羡慕嫉妒,然而他卻如履薄冰,因為總會遇見一些千奇百怪的遊客。

2014年11月份,一名外省17歲左右的女學生在藍月谷拍照時,不慎將蘋果手機掉入了水深10米的湖中,洪甚熙和同事收到報警資訊後,立即趕往現場處理。因他和同事都不會游泳,只能協調管理方用工具進行打撈,由於水太深根本無法打撈到。這名女學生不僅不理解,還要求他們下水去幫她找尋,並聲稱“你們不下去,我自己跳下去,出了事你們要負責”,這一幕讓洪甚熙哭笑不得。

洪甚熙還表示,當風大的情形下,管理方從遊客安全的角度考慮將索道停運時,有的遊客卻不理解,最後連同執勤民警也一起投訴了。

他認為,物質上的困難大家都能盡力克服,精神上的壓力不是一般人能夠承受的,希望遊客之間能相互理解。儘管如此,他和同事們始終堅守在一線的崗位,已經連續6年沒有在家過過一次春節,別人放假休息的時候,他們正好上班,“感覺生物鐘跟別人都是反的。”

編輯:張瀟予

目前,班底由9名年齡均超30歲的民警和21民旅遊輔警構成,在景區內設置有4個警務亭和6個執勤點,所有的民警和輔警都按照排班表輪流分派到各個警務亭。

其中,最遠的一個警務亭位於海拔為4506米至4680米的雪山冰川公園,民警在早上8點半就要到達上面,下午返程時間則根據遊客的數量進行調整,等遊客都平安下山後他們才能離開。

34歲的民警在此工作兩年已患高血壓

“剛來的一兩年,我身體吃不消經常生病,儘管平時不抽煙不喝酒,但在34歲就得到了高血壓。”洪甚熙說,長期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下工作,所裡的3個“小年輕”扛不住已陸續離職,而老民警們的身體也各自都會有點小“問題”。7月至8月是旅遊的黃金月,有一日到訪玉龍雪山的遊客為兩萬兩千多名,已達此地能容納極限的峰值,那時發現警力遠遠不足,大家都覺得分身乏術。

據洪甚熙介紹,在2012年10月份的某一天,來自昆明的一支登山隊在未經許可的條件下,擅自攀爬還沒有開發的蓮花峰,其中有人報警稱他們的隊員出現了高原反應,請求警方協助救援。玉龍山派出所作為主要部門,第一時間聯合了其他部門一起上山救援,洪甚熙也是此次救援隊伍中的一員,背著裝備著急趕往了這海拔高、信號差的地方。終於在海拔4千米的地方同登山隊的人員相遇,但那名發生高原反應的人員已沒有了生命特徵。洪甚熙雖然是本地人,但竟也出現了高原反應,險些丟了性命,現如今回憶起來他都還心有餘悸。

“感覺生物鐘跟別人都是反的”

在別人眼中,洪甚熙每天在這風光旖旎的地方工作,讓人羡慕嫉妒,然而他卻如履薄冰,因為總會遇見一些千奇百怪的遊客。

2014年11月份,一名外省17歲左右的女學生在藍月谷拍照時,不慎將蘋果手機掉入了水深10米的湖中,洪甚熙和同事收到報警資訊後,立即趕往現場處理。因他和同事都不會游泳,只能協調管理方用工具進行打撈,由於水太深根本無法打撈到。這名女學生不僅不理解,還要求他們下水去幫她找尋,並聲稱“你們不下去,我自己跳下去,出了事你們要負責”,這一幕讓洪甚熙哭笑不得。

洪甚熙還表示,當風大的情形下,管理方從遊客安全的角度考慮將索道停運時,有的遊客卻不理解,最後連同執勤民警也一起投訴了。

他認為,物質上的困難大家都能盡力克服,精神上的壓力不是一般人能夠承受的,希望遊客之間能相互理解。儘管如此,他和同事們始終堅守在一線的崗位,已經連續6年沒有在家過過一次春節,別人放假休息的時候,他們正好上班,“感覺生物鐘跟別人都是反的。”

編輯:張瀟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