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馬雲稱30年後孩子們找不到工作?專家反駁:不需要工作

哪些工作容易被替代?

伴隨互聯網與新科技的高速發展, 部分工作甚至部分行業面臨著調整甚至消失的局面。 現實生活中,

我們已經看到有些崗位逐漸被機器、機器人所取代。

那麼, 是否可以預見, 30年後孩子都找不到工作?隨著科技的發展, 哪些行業首當其衝漸漸消失?哪些工作更容易被新技術替代?

對此,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李曉華表示:“當前機器取代人類的現象主要基於新科技、新技術, 特別是人工智慧產業的高速發展, 而實際上人工智慧在應用中受三方面因素推動:一是硬體技術, 二是深度演算法, 三是大資料。 但歸根結底, 這些資料的整合和技術的統籌, 還是需要人的控制, 高技術產業很難被取代。 ”

對於未來最容易被替代的行業, 李曉華認為主要有兩類:一是創新能力低的行業, 二是重複性勞動較多的行業。

我們會完全找不到工作?NO

對於馬雲說“我可以保證, 三十年後孩子們找不到工作”的論斷, 專家們並不認同。

李曉華認為, 對於機器搶佔人的工作的擔憂, 從工業革命時期就開始存在的, 那時還有手工業者去打砸紡織機。 但從人類社會兩三百年的發展歷程來看, 新技術、新機器取代一部人的工作的同時, 也創造了更多的崗位。

“勞動力過剩的問題, 現在也普遍存在於一些發達國家。 隨著科技的發展, 一個五口之家, 可能只需要一個勞動力參加工作, 就足以支撐整個家庭的生活, 其餘家庭成員不需要工作。 ”陸刃波補充說。

理性冷靜的看待人工智慧

在現場, 為了讓大家能更好地理解人工智慧的影響, 李曉華引用了一個形象的故事。

一個智者為國王發明了一種象棋, 國王非常喜歡, 答應獎賞智者, 智者提出按規則獎勵他大米:在棋盤上的第一個格子上放一粒大米, 第二個格子放兩粒……每一格均為前一格的雙倍。 開始時國王還可以輕鬆的負擔, 而進入下半盤米粒已經是天文數字了。

李曉華解釋道:“這近乎於人工智慧的發展狀況,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進步的突破, 未來或會出現絕對就業數量的下降。 我們可能將很快進入這下半盤棋, 人與人工智慧的競爭已經進入了一個拐點。 ”

陸刃波則表示:“即使沒有人工智慧, 世界也會不斷發生變化。 我覺得馬雲的意思就是告訴我們, 世界在不斷變化, 我們要去發現它的新趨勢。 只要能抓住新的趨勢, 我相信我們的未來就不會像他說的那麼可怕。

“未來我們的閒暇時間會大幅增加, 應該多培養一些愛好, 不要把工作的目的鎖定在賺錢多少上。 ”陸刃波如是說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