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男子出境務工感染登革熱 專家:出境旅遊要做好個人防護

夏季高溫濕熱, 蚊蟲進入活躍期。 如今立秋已過, 蚊子更加肆無忌憚, 頗有“秋後蚊子猛如虎”的架勢。 這段時間也是蚊媒傳染病的多發期, 尤其是在東南亞地區, 登革熱等疾病正處於發病高峰。 專家提醒, 出境旅遊或是工作, 一定要注意做好個人防護。

登革熱、基孔肯雅熱、寨卡病毒病等都是典型的以蚊子為主要傳播媒介的傳染性疾病。 這三種疾病的病人發病症狀相似, 通常突然發病, 出現發高燒、皮疹、頭痛及全身肌肉和關節痛等症狀, 主要通過伊蚊叮咬傳播。

市疾控中心傳防科有關負責人介紹,

我市登革熱等蚊媒傳染病較周邊地區發現較少, 但偶爾幾年會出現一兩例, 基本上都是輸入性的, 多集中於暑假和春節期間。 “這與這兩段時間裡出境遊客比較多有關。 ”

據瞭解, 全球熱帶及亞熱帶地區都是登革熱、基孔肯雅熱、寨卡病毒病等蚊媒傳染病多發地區。 其中登革熱主要流行於東南亞、太平洋島嶼和加勒比海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我國各省均有輸入病例報告, 廣東、雲南、福建、浙江、海南等南方省份偶有發生本地流行。 輸入病例的主要感染來源地為東南亞及南亞地區, 如馬來西亞、緬甸、泰國、斯里蘭卡和印尼等國家, 占總輸入病例的88%。

基孔肯雅熱於1952年首次爆發於坦尚尼亞南部尼瓦拉州, 到了二十世紀60年代以後,逐漸東移至東南亞地區。

目前基孔肯雅熱在非洲次撒哈拉地區、東南亞地區、印度洋沿岸及島嶼、西太平洋地區的熱帶或亞熱帶區域呈地方性流行, 東南亞地區主要在印尼、菲律賓、泰國、越南、緬甸和印度等國家流行。

寨卡病毒最早於1947年在烏干達發現, 目前寨卡病毒病主要流行於拉丁美洲及加勒比、非洲、東南亞和太平洋島國等國家和地區。 新加坡、印度、泰國、越南和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地區目前均有本地病例報告。

市疾控中心提醒, 暑假是市民出境旅遊度假的高峰期, 而東南亞地區是出境旅遊的熱門地區, 市民在旅行時一定要注意做好防蚊工作, 如穿長袖襯衫和長褲, 注意住宿地隔蚊設施, 在外露的皮膚擦上驅蚊劑等。

旅行途中或歸來後, 若出現發熱、頭痛、關節疼痛等症狀, 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並告知醫生自己的旅遊情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