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良效中醫經典方:脾虛痰濕蒙竅,導致眩暈,有什麼好的治療思路?

如果長期飲食生冷, 肥膩難消化的飲食不加節制, 容易損傷脾胃, 導致痰濕化生。

如果痰濕上擾, 蒙蔽清竅、腦竅, 就容易出現眩暈、耳鳴、噁心等現象;

這種類型的眩暈鑒別方法有:症狀多伴有咳痰、煩悶、噁心、身重、身體浮胖、大便粘滯、舌苔白膩等。

針對脾虛痰濕蒙竅的眩暈, 中醫的經典治療思路是健脾和胃, 化痰祛濕, 清竅定眩。 最有代表性的方子是白術半夏天麻湯。

半夏白術天麻湯主要由半夏、白術、天麻、陳皮、茯苓、生薑、大棗等藥物組成, 有化痰熄風, 健脾祛濕之功效, 治療眩暈、胸膈痞悶、噁心嘔吐、舌苔白膩等症, 效果不錯。

使用體會:

我在臨床上也經常加入澤瀉湯, 由澤瀉、白術兩個藥組成, 以加強健脾利水的功效。

這個方子半夏我常用姜半夏或法半夏, 常用量15到30克, 用至30克, 未見明顯不良反應;其他藥物普遍用10到15克, 大棗滋膩, 我多去掉, 根據情況可適當加味。

加減法參考:

如果陽虛明顯的, 多加入附子、桂枝;

如果伴有睡眠障礙的多加入石菖蒲、遠志、酸棗仁;

頸椎病的, 多加入葛根、薑黃等;

如果伴有頭痛的多加入川芎、蔓荊子等;

如有噁心反胃、腹脹腹痛等現象, 多加入藿香、砂仁、蘇葉等。

如果眩暈屬於這種類型的, 就可以選擇這個方子治療, 結合症狀, 藥物可適當加減, 用量可因人而異, 在臨床上運用這種方子治療很多眩暈病人。

以上藥方和使用方法供患者、同道參考;症狀複雜時, 可以找中醫就診, 綜合調理。

關注我, 頭條號裡有更多中醫養生文章;有疑問, 可留言評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