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轉型,不懼從零開始

入伍8年, 歷經兩次部隊調整, 輾轉三省四地, 先後在3個單位4個不同崗位工作, 陸軍第78集團軍某旅連長湯新偉的這份不長的軍營履歷不可謂不豐富, “轉行”於他而言似乎並非難事。 但這次不同以往, 此輪改革中他被任命為旅重裝運輸連連長, 面對新的崗位, 他一無裝備、二無經驗、三無教材, “轉型”談何容易?但如今, 湯新偉已經帶領全連官兵梳理出重裝駕駛員選拔“三四五”法和駕駛員培訓“十步”升級法, 並編寫了一整套專業教案。 這期間, 面對新環境、新崗位、新挑戰, 他經歷了怎樣的心路歷程?如何展現出一名軍人對改革的理解與擔當?在單位組織的改革強軍典型事蹟報告會上,

他與戰友們進行了分享——

首長和同志們:

大家好!

這次改革中, 我被任命為重裝運輸連連長。 這是個全新的連隊, 人員、裝備、環境、工作性質, 一切我所熟悉的事物都發生了變化;這是個陌生的專業, 老兵、骨幹都是“白紙一張”, 都等著我這個一連之長想辦法、拿對策。 我最初也很苦惱:一無裝備、二無教材、三無經驗, 這樣的連隊怎麼帶?訓練怎麼搞?能完成任務嗎?我的眼前滿是問號。

這樣的處境, 讓我不由想起自己這些年的從軍經歷。 8年換了4個崗位, 但每個新崗位我都能儘快適應, 只有一條秘訣:不懂就學, 不會就練。 以前我能快速轉型, 現在也一樣行。

為了儘早瞭解重裝備運輸的專業基礎,

規範教學訓練, 我發動了老師、同學、戰友幫助自己儘快實現“零”的突破。 那段時間裡, 我不斷地用電話和微信向他們請教, 有些人也表現出不耐煩。 可我覺得, 只要是為了連隊發展, 受點委屈、丟點面子不算啥。 好在有教員被我的執著打動, 慷慨地為我提供了不少專業教材和教學資料。

教材有了, 新連隊建設總算是邁出第一步, 可這還遠遠不夠。 數百頁的教材短時間內讀完都很困難, 更別提要學懂學透。 我拿著教材對班長骨幹說, 別看這教材厚, 它就像牆上的磚頭, 咱們連隊剛建立時那是“兩眼一抹黑”, 現在起碼能“摸著磚牆前行”了, 大家要有信心!

話雖如此, 但我比戰士們更清楚, 改革前全軍同類型的單位有限,

也很少有部隊能夠獨立完成此類運輸任務。 我們這類新連隊的組建, 就是要打破過度依靠地方保障的壁壘。 壓在我們肩上的, 不僅是連隊的發展和榮譽, 更有組織賦予的歷史重任。

鼓足幹勁, 負重前行。 沒有裝備, 我就帶著骨幹到地方駕校, 拜經驗豐富的老司機為師, 邊學邊摸索。 旅裡還協調從外單位調來3名掛車司機, 我第一時間組織他們進行教學, 大家鑽業務、練組訓, 像是又回到學生時代。

一個人、一個本、一套教材, 是我和技術骨幹們訓練之餘的“修煉”狀態。 圍繞自學中產生的困惑和爭議, 我們廢寢忘食、共同研究、相互探討, 經常一坐就是大半宿。 所有人的努力, 在目前看來已初見成效。 我們研究編寫出一整套專業教案,

結合以往的教學經驗研究出30餘種重裝備運輸車訓練法。 這些都將成為連隊駕駛員定崗定編、能力評估的可靠依據, 也是下一步連隊訓練快速走上正軌的重要保證。

現在, 我的想法只有一個:竭盡所能培養人才, 甯要人才等裝備, 不讓裝備等人才!在這次改革大考中, 我只是普通一員, 但我深知, 守好崗、盡好責是向改革強軍交出的最優答卷。 無論我再經歷幾次換崗轉型, 只要組織需要, 我都不怕從零開始, 從頭再來!

(向 勇、劉 源、安 陽推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