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中醫教你:中藥到底應該怎麼熬?

掌握正確的中藥煎服方法, 是提高藥效以達到治療要求的重要環節。 錯誤的煎藥方法, 不僅達不到藥物本來的藥效, 還可能對人體造成傷害, 那中藥應該怎麼熬呢?

(一)煎藥工具

砂鍋、陶罐、搪瓷、不銹鋼鍋均可。 優選砂鍋, 因為砂鍋的材質穩定不會與藥物成分發生化學反應, 其傳熱均勻緩和, 這也是自古沿用至今的原因之一。

(二)煎藥前浸泡

藥物在煎煮前一定要浸泡, 這是因為來源於植物類的中藥多是乾燥品, 通過加水浸泡可使藥材變軟, 組織細胞膨脹後恢復其天然狀態, 煎藥時易於有效成分浸出。

一般以花, 葉, 莖類為主的藥物, 浸泡時間為1-1.5小時;以根, 種子, 根莖, 果實類為主的藥物浸泡時間為2-3小時。

(三)煎藥水量

水應浸過藥材面2-3cm為佳, 輕輕摁住藥材, 水面剛好漫過手背, 一些花草類的藥物吸水量較大, 在浸泡半小時後水位下降, 另加涼水至標準水位,

再開始煎煮。

(四)煎藥火候

在藥液未沸前宜用武火;沸後改用文火。

(五)煎藥時間和方法

(1)有些中藥煎法的特殊要求:如薄荷、艾葉、藿香等, 因是見熱易揮發性藥物, 要求煎煮時間要短, 一般要求後下。 如牡蠣、山甲、龜板、磁石、龍龜等, 煎煮時間宜長, 要求是先煎;又如生大黃是泄熱毒、破積滯、行淤血的主要藥物,

久煎後藥效不但減低, 反而出現了健胃、收斂和止瀉的作用。

(2)煎藥的次數:一付中藥, 一般要求煎三次為宜。 有資料表明, 每煎藥一次, 藥物的有效成分提取率為45%左右。 中藥三次煎好後, 其有效部分提取了90%以上。

除此之外, 在通常情況下, 第一次煎取的中藥濾液是花、草、葉類的有效成分, 第二次煎取的濾液為根莖藤之類的有效成分, 第三次煎取的有效成分是果實、礦物、骨類等的有效成分。 所以, 最好是將三次煎液混合後再按要求分兩次服用, 則有效成分會均衡, 所起的治療效果會更好。

(3)避免將藥物煎幹、煎焦或出現碳化, 更不宜重新加水再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